寄衛(wèi)太常二首 其一
道義分明重,功名取次休。
重來踏龍尾,猶記立螭頭。
行輩云霄上,家山歲月周。
孰知為郡樂,未慊過都留。
道義分明重,功名取次休。
重來踏龍尾,猶記立螭頭。
行輩云霄上,家山歲月周。
孰知為郡樂,未慊過都留。
道義分明十分重要,功名可依次放下。再次踏上龍尾道,還記得曾站立在螭頭旁。同輩已身居高位,家鄉(xiāng)已過了不少歲月。誰能知曉擔任郡守的快樂,未能滿足路過都城時的停留之愿。
取次:依次,隨便。
龍尾:即龍尾道,是唐代大明宮含元殿前的坡道。
螭頭:宮殿前雕有螭頭形的臺階,大臣在此站立奏事。
行輩:同輩。
慊(qiè):滿足。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地點不詳。推測詩人可能有過朝堂任職經(jīng)歷,后外放為郡守。當時社會官場復雜,詩人或許對功名有了新的感悟,在路過都城時寫下此詩,抒發(fā)內(nèi)心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道義的尊崇和對功名的態(tài)度,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樸實。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思想和心境。
病渴相如思苦遲,至今夢怯草麻時。
鼎湖鑄就龍新去,云漢章成露尚垂。
冬日茅簷雖可曝,春風浴殿豈忘思。
使君自有如綸筆,會踏金鑾契主知。
結茅近市壓平川,圍棘爭門想少年。
鹿記楊侯歌始舉,鶴歸丁令化飛仙。
詩場曾作推敲手,文會今隨出入肩。
同甲唱酬殊未已,首篇聊記老而傳。
聯(lián)事麟臺里,論心鶴禁中。
賢愚雖有異,出處不無同。
解后橋山日,凄涼浙水風。
兒孫看競爽,門戶慶方隆。
安流咫尺異逾淮,有興何妨疊櫂來。
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豈難哉。
談鋒不怕通宵直,燕席寧辭逐日開。
況是上元佳節(jié)近,華燈萬點看蓮孩。
詩可弄萬象,棋能消百憂??嘁鲝涂鄳?zhàn),已過心休休。
自從識夫子,十閱長安秋。奇才揜眾俊,博物包九流。
游戲亦臻極,他人嘆無由。腳踏軟紅塵,手把大白浮。
每坐客常屈,有社誰敢投。此事聊復爾,壯懷許聞不。
殺虜盧龍溝,鐫羌西海頭。六奇蘊秘策,鑿壁那可偷。
稍見壺子機,已驚季咸儔。遂盜祖師法,敢與神秀侔。
豈如念貧績,明許余光求。故將繡段贈,不責玉案酬。
從今空囊富,免為杜陵羞。
往聞郭林山,學易之指南。
艮齋從其子,議論青出藍。
授徒蘭溪上,妙理常窮探。
真旨傳何人,著錄推靜庵。
稱疾似玄晏,觀復師老聃。
蕓蕓已歸根,吊客無多談。
世人只詠江如練,此景何曾眼中見。
露零月白人已眠,萬頃風光儂自占。
尊鱸況復生計優(yōu),酒醒還醉余何求。
有時閑看飛鴻字,斜倚篙竿不掉頭。
曉來誰誤招招渡,一笑夤緣葦間去。
拔草不拔根,塞水不塞源。忽然草生更水長,敗卻禾稼仍滔天。
老夫昔歲得淋疾,初謂一日今兩年。服藥六千六百盞,望舒二十二回圓。
偶逢周郎顧,一脈擒二豎。發(fā)藥何用多,刀圭起沉痼。
向來肝腸痛如割,今來疾痛全然脫。捉著根源盡掃除,周郎神醫(yī)天下無。
南澗有奇松,歲晚鬰青蒼。
北隴有寒梅,同傲雪與霜。
實大華更榮,二美乃相望。
我從采樵歸,聞此百步香。
不辭踐荒穢,所欣識孤芳。
可玩不可折,折枝亦何傷。
但恐入市門,羞薄時世妝。
少須子含酸,且復成其章。
味宜調(diào)鼎食,材可中虹梁。
知音不難逢,會當貢明光。
今休閣鉛黃,昔念長安遠。出游寫我憂,駕言豈顧返。
撐舟度平湖,蠟屐試疊??。境幽客更佳,風靜日亦烜。
爾仆毋告勞,我足尚忘蹇。眼明見孤山,地禁接上苑。
卻登靈隠寺,巖壑此其本。經(jīng)行盡精舍,一一為排鍵。
勝游固可繼,況乃春未晚。所嗟蟣虱臣,無術助龍袞。
頗聞議深討,將士不及飯。古稱格苗頑,不必侵自阮。
吾民戰(zhàn)吾地,甌脫未少損。愿言休王師,歲熟禾自稛。
七年束帶趁朝參,共喜儒林得指南。
經(jīng)傳注成頭未白,公卿閱徧綬猶藍。
秋來去國懷張翰,此去論詩憶鄭覃。
別酒易闌情不盡,會憑清夢聽清談。
文與年高豈樂天,字隨心正亦公權。
吟詩作賦晴窗里,問柳尋花野水邊。
喜我新巢三徑就,勞君舊句一時編。
雪舟有興休回棹,共載期追李郭仙。
講席人期相鄭覃,石渠我忝繼齊堪。
碧琳殿邃同宣召,白玉堂深接笑談。
寓直敢陪東道主,登高尚想北山南。
洞巖勝集空回首,何日芒鞵許再探。
歷歷山河一卷書,博聞疑是古潛夫。
金城未入職方考,玉座正披輿地圖。
取虢不應須假道,勝齊終恐用真儒。
從來美玉勞三獻,豈比巾箱襲碔砆。
晝攬群芳博物華,夕披眾說聚螢車。
花來北固無新唱,詩到西昆有故家。
鄉(xiāng)里孝廉流澤遠,弟兄科甲搢紳夸。
盍歸史館開群玉,徐步詞垣判五花。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