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
烏紗巾上是黃塵,落日荒原更恐人。
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為神。
亦知遠役能添老,無柰高眠不救貧。
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難得自由身。
烏紗巾上是黃塵,落日荒原更恐人。
竹里怪禽啼似鬼,道傍枯木祭為神。
亦知遠役能添老,無柰高眠不救貧。
此地到城惟十里,明朝難得自由身。
烏紗巾上沾滿了黃色的塵土,落日下的荒原更讓人恐懼。竹林里怪禽啼叫像鬼嚎,路旁的枯木被當作神來祭祀。也知道遠行服役會讓人變老,無奈高枕而眠也無法擺脫貧困。此地距離城只有十里路,到了明天就難得有自由之身了。
烏紗巾:古代官員或文人常戴的一種頭巾。
黃塵:黃色的塵土,這里指旅途的風塵。
恐人:使人恐懼。
怪禽:奇怪的鳥。
遠役:遠行服役。
高眠:高枕而眠,指安閑度日。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遠行服役的途中。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百姓生活困苦,詩人為生活所迫不得不遠行服役,內心充滿無奈和憂慮。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遠行服役的無奈與對自由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通過環境描寫渲染氣氛,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不一定有重大影響,但生動展現了古代文人在困境中的心境。
出家要省緣,省緣易入道。
如何無事人,摟攬閑煩惱。
奔走富貴門,莊嚴房舍好。
不知被物使,區區真到老。
不貪以為寶,日用無欠少。
一裘聊御寒,百味無過飽。
堪嗟塵世人,經營長擾擾。
衣底摩尼珠,光明都昧了。
報國竟無補,敢辭山路遙。
晚寒生竹徑,新漲斷溪橋。
奔走真逋客,安閑愧老樵。
令人欲心折,風雨夜瀟瀟。
綸掖瑣闈曾并直,賢關蕓閣早聞名。
追陪每憶同清禁,邂逅開懷在赤城。
良會惟知文字飲,高歌應有鬼神驚。
相逢一笑真何樂,寄此樽前莫逆情。
制作三王舊,憂勤一紀余。
豈惟成禮樂,真欲混車書。
黼扆猶丹陛,??輪忽紫虛。
帝鄉歸路穩,無復顧樓居。
胡兒倚劍摩崆峒,范陽兵火燒天紅。
潼關失守大將死,鑾輿播遷岷峨中。
貔貅兵甲照冰雪,戈頭盡是生民血。
鯨海揚波魚鼈腥,中原盡作天山月。
二公擐甲怒攙槍,極鬬軍前皆眥裂。
食窮愛妾膏斤斧,愁蹙蛾眉氣如縷。
花鈿寶髻誰復收,壯士相看泣如雨。
霜刀抉齒肉未寒,再造皇家有英主。
雄心義骨填溝壑,不得生榮肩李郭。
論功初入鸛鵲樓,圖形已入麒麟閣。
名湯并利火,古今燒殺人。
只貪炙手熱,應笑甑生塵。
虎口都忘險,龍鱗不怕嗔。
利名心未足,衰老已及身。
今代麒麟第一功,十年勛德與天通。
豈知樂圣銜杯地,長在重溟倒景中。
避寵不妨成遠別,養花無意在珍叢。
角巾私第何須問,自有公言滿舜聽。
刀上有少蜜,小兒爭欲舐。
花底藏毒蛇,老翁不瞥地。
割舌與傷身,皆從貪愛起。
世上聰明人,往往皆如是。
美食意生貪,粗食心起怒。
喃喃嗜飽滿,殊不知來處。
人生一飯間,貪嗔癡悉具。
智者善思惟,莫為??啜悮。
??新藁秸,補此茅屋漏。
問云力田人,歲事苦耘耨。
終年手足胝,得此以自覆。
香秔一過眼,糠核余滿竇。
嵯峨遠游冠,過我田里居。
手談達要妙,心計有卷舒。
把握殺活機,操持開闔樞。
總總如亂兵,紛紛若奔車。
觀者皆怵惕,敵人更揶揄。
一著起疲廢,萬口驚喧呼。
巧思自神授,智慧非常拘。
又聞風鑒精,許與且不渝。
群公贈詩文,稱述良非虛。
自昔少兼能,今挾二術俱。
奕秋與許負,異世同一軀。
惜哉惟藝名,問學當何時。
一日復一日,百年如此耳。
那將千百計,來日何窮已。
逝者不可追,來者安可知。
正恐聞道晚,勿言功用遲。
自戴淵明漉酒巾,食鮭甘作庾郎貧。
雖無殘菊簪華髪,賴有青山似故人。
幾處鴉鳴牛背雨,經年衣犯馬蹄塵。
待攜神武朝衫去,還我煙溪漱石身。
傷嗟富貴家,殺害無虛日。
食羊割奶膀,烙鱉呼卒律。
物有千般痛,汝無一念恤。
福力忽然終,黃連猶是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