贈武夷熊圣功隠士
里闬皆華族,云山獨草廬。
非求龍虎鼎,爰傍圣賢居。
石聳千尋直,溪涵萬頃虛。
文公精爽在,風月夜何如。
里闬皆華族,云山獨草廬。
非求龍虎鼎,爰傍圣賢居。
石聳千尋直,溪涵萬頃虛。
文公精爽在,風月夜何如。
鄉(xiāng)里都是富貴人家,只有你在云山之中住著草廬。你不追求煉丹修仙,卻喜歡在圣賢居住過的地方相伴。石頭高聳筆直有千尋之高,溪水包容著萬頃的虛空。文公(朱熹)的英靈尚在,這有清風明月的夜晚又是怎樣的一番景象呢。
里闬:鄉(xiāng)里。華族:富貴人家。
龍虎鼎:道教煉丹的器具,這里代指煉丹修仙之事。
爰:于是,這里可理解為“喜歡”。
千尋:古代一尋約八尺,千尋形容極高。
涵:包容。
文公:指朱熹,謚號“文”。精爽:英靈、精神。
具體創(chuàng)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當時社會可能存在追求功名利祿和煉丹修仙等風氣,而熊圣功隱士選擇親近圣賢、隱居山林。詩人可能在與熊圣功交往中,被其生活態(tài)度和精神追求所打動,從而創(chuàng)作此詩表達贊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熊圣功隱士的高尚品格和生活方式。其突出特點是將自然與人文結合,營造出獨特意境。在文學上雖不算有重大影響力,但體現(xiàn)了當時文人對隱者生活的關注和向往。
誰作輕鳶壯遠觀,似嫌飛鳥未多端。
才乘一線憑風去,便有愚兒仰面看。
未必碧霄因可到,偶能終日遂為安。
扶揺不起滄溟遠,笑殺鵬搏似爾難。
久攖末俗喧,脫就綠野靜。
方隨巾屨便,那暇賓客命。
林紅落春衰,草綠爭夏盛。
時從老農(nóng)語,久佇行子聽。
謂言勞苦后,各以閑暇慶。
時逢瓶盎酒,亦有肴核稱。
喧嘲忽無次,歌唱仍相詠。
酒闌紛起坐,白髪忽兩凴。
兒乘旁樹嬉,牛臥前籬瞑。
予方困俗累,愛此近天性。
何當從之歸,買舍與相并。
四十余年舊典章,圣君今復幸虞庠。
虎賁萬騎森羅列,雁序諸生儼綴行。
已見重準同舜帝,不須無逸戒成王。
祖宗基構隆三代,統(tǒng)業(yè)相承是肯堂。
秋日不照天,秋云自明晦。
脫葉下衰草,蜩蟬事今退。
天地功方成,草木猶怨顇。
志士感所懷,長吁下清淚。
級級躋攀險,肩輿若上天。
云端開凈剎,峰頂見平田。
水石清無價,煙霞翠滿前。
高僧卜居此,意欲斷塵緣。
十日身無一日寧,病源知向百憂生。
寒侵騏驥應方瘦,蠧滿楩楠豈易榮。
小閣晝閑書帙亂,畫堂風靜藥羅聲。
北山扶杖終歸去,寄語嵒猿莫曉驚。
長河之流幾萬里,駭若瀉自天上來。
奔湍沖山拔地走,直有到海無邪回。
人之所觀乃流沬,猶以激射憂天摧。
想其根源發(fā)聲勢,如縱烈火燒千雷。
古來走死萬萬腳,竟莫識自何來哉。
我疑鴻荒混沌日,沖破天地之元胎。
夸娥揺頭巨靈走,避不敢道曾疏開。
鋤耰之成乃畎澮,欲計議此誠可咍。
長帆大艦不敢絕,尚恐飄去無垠涯。
愚兒腳慣踏潢潦,安敢逆此加溯洄。
晚向津亭泊畫船,忽聞佳處在云煙。
松根化作千年石,山寺蒸為一澗泉。
祖意供看亭下柏,禪交同結社中蓮。
明朝輿筍還躋嶺,聊借僧房一覺眠。
飐飐樹頭葉,翻翻水中浮。
暮潮通長河,載入江海流。
顛倒?jié)窬湍纾姕S來不休。
行人坐成嘆,風惡久藏舟。
寒云慘四垂,萬景浩成悲。
白日不可見,青天自取欺。
晚煙先夜色,宿雨借寒威。
泥潦莫相涴,西風會有時。
江城酒熟賤賣醉,江人提魚不到市。
半道得錢相和歌,翁倒子扶相枕睡。
江南山髙不見天,江北水遠無復地。
馬驚墮崖舟覆波,可惜行人死聲利。
秋蟲何爾亦怱怱,何處人心與爾同。
夢枕幾年懸客淚,曉窗殘月破西風。
人思絕漠冰霜早,婦嘆窮閻杼柚空。
更有孤砧共岑寂,平明華髪滿青銅。
當世胸懷萬古淳,平生才術老經(jīng)綸。
況逢尭舜登賢日,不復伊周望古人。
得志定知移弊俗,聞風猶足警斯民。
九門無謁天旒邃,何惜長令仕為貧。
哭莫傍滄海,淚落長海流。
流深風濤多,駕蕩復我舟。
不若灑春草,荊榛蕪蔓莖。
怨氣觸草死,猶得香蘭生。
江之水兮東流,溯湍流兮寄人舟。
舟無袽兮載函重,風乘波兮棹人用。
濟不濟兮奈何,橫中流兮涕滂沱。
來何為兮不待,今雖嗟兮安悔。
舟方乘兮人不吾以,覆且溺兮我則同人死。
聲明: 本網(wǎng)站大部分資源來源于網(wǎng)絡或網(wǎng)友,僅供交流學習,如有侵犯了你的權益,請發(fā)送郵箱到feedback@deepthink.net.cn 本網(wǎng)站將在三個工作日內(nèi)移除相關內(nèi)容 刷刷題對內(nèi)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不承擔法律上的任何義務或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