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伯氏用介卿韻惠詩二首 其一
信筆題詩學行余,功名聊且付樵漁。
心閑獨玩三秋干,足健時看數畝蔬。
渺渺橘園聯草閣,疎疎竹徑傍田廬。
是間日有無窮趣,月淡風清靜讀書。
信筆題詩學行余,功名聊且付樵漁。
心閑獨玩三秋干,足健時看數畝蔬。
渺渺橘園聯草閣,疎疎竹徑傍田廬。
是間日有無窮趣,月淡風清靜讀書。
隨意提筆作詩學習之余,暫且把功名之事交給打柴捕魚之人。內心閑適獨自賞玩深秋的樹干,腿腳靈便時去看看幾畝菜地。茫茫橘園與草閣相連,稀疏竹徑挨著田園房舍。這里每天有無盡樂趣,在月色淡、風兒靜時靜心讀書。
信筆:隨意書寫。
行余:做事之余。
三秋干:深秋的樹干。
疎疎:同“疏疏”,稀疏的樣子。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厭倦功名利祿、向往田園生活的心境,在田園中創作此詩以表達自己的生活態度和情感。
主旨是表達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對功名的淡泊。其特點是描繪田園景致生動,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體現了當時部分文人對田園生活的追求。
城郭紛紛老倦尋,幅巾來寄北山岑。長遭客子留連我,未快穿云涉水心。
吹角峰頭曉散軍,橫空萬騎下氤氳。前旌已帶洗兵雨,飛鳥猶驚卷陣云。南畝漸忻農事動,東山休共凱歌聞。正思鋒鏑堪揮淚,一戰功成未足云。
釵斜粉褪晚妝殘,指冷慵將綠綺彈。蓬島思遷悲不易,瑤臺欲返覺真難。自憐玉骨年年瘦,誰惜羅衣葉葉寒。我是璇宮仙子降,林逋休作美人看。
永興寺里蘭亭帖,千古高風不可攀。卻笑昭陵藏不得,又隨金盌出人間。
團枝紅實見秋成,曾按方書合五行。不遣漢宮涂屋壁,此間吞餌得長生。
昨夕今朝跡已陳,頭顱種種歲華新。土牛郭外才驅厲,綵燕筵前已得春。對酒不應談世事,賞心剛喜及良辰。坐中潦倒誰應甚,老我頹然第一人。
伯兮憐叔也,猶著密縫衣。萬里長于役,何年卻賦歸。越山薇露長,沅水雁秋飛。倚望勞慈母,書來慎莫稀。
昔在西京日,縱觀質前聞?;驶示裴槔铮械谄鹬扉T。借問所居誰,丞相大將軍。平明事游謁,車馬若云屯。芍藥調羹鼎,狒狖鑄酒樽。頌聲美東魯,逸奏出西秦。回風薄蘭氣,十里揚清芬。東家有狂生,容顏若中人。謬言擬宣尼,幽思切玄文。著書空自苦,名宦乃不振。悠悠千載下,安有揚子云。
攬衣起聞雞,寤寐恒展轉。懷親念已頻,覲主顏覺靦。欲尋舊籬落,聽吠山家犬。
我曾讀易披韋編,乾龍飛躍當天淵。神物變化不可測,千古惟聞爻象傳。忽驚波濤捲虛壁,真見群龍紛糾纏。分明五色照雙眼,崢嶸頭角爭蜿蜒。須鬣獰張紫戟豎,睛瞳閃爍金鉦懸。前拿后攫爪牙露,左卷右舒鱗甲堅。居中夭矯更雄健,簸弄明月驪珠員。翻身怒擊海水黑,噓氣暝結陰云玄。揮霍疑驅鬼神會,淋漓訝與河潢連。乘潮欲掣鉅鰲足,鼓浪正涌饑蛟涎。鯨鯢喪膽深竄伏,鯤鵬矯翼遙騰騫。陽侯馮夷駭且怖,一吸愁將空百川。望中慘淡白日晦,凄風颯颯來狂顛?;秀遍L空灑飛雨,霹靂破山揮電鞭。噫嘻好手豈易得,經營筆底何精專。奇形異狀恣揮寫,直與造化工相宣。想當盤礴何處見,禹門西上春風前。僧繇已矣所翁死,絕藝信足追前賢。古來好龍惟葉公,君今志尚亦復然。高堂懸此靜相對,坐覺窗戶生云煙。嗟哉粒食民所天,旱暵每憂民瘠捐。便當叱起作霖去,四海常令歌有年。
乾居冠峻,岳承級通。明宮星辰,綴琨棟云。霧彌璇墉,攝齊入金。門拜肅窺,天容俯躬。覽八表辨,方識疆封。西北拱王,室舟車方。
投跡處田野,野僧日相親。晝棋松下石,夜榻山中云。流水何處鳴,澗芳漱馀春。濯足坐芳澗,浩歌復誰聞。
八月寒塘靜不波,暗香微掠妒顰蛾。木蘭雙槳歸何處,霜入蓬根野鶩多。
春風藹藹春日暄,肅將王命臨梁園。梁園景物由來勝,開府至今康萬姓。憶昔先公曾此署,余方舞象隨朝暮。風塵荏苒幾經年,秉節重游感慨素。主翁矯矯誇人龍,開閣滿座意豪雄。三生不負盱山斗,五夜尊前肝膈剖。狂呼長嘯發酣馀,傾蓋勞君故非偶。我歌酒倒樽,我醉月傾輪。曾聞嵩岳關賢佐,愿祝君家作甫申。
我來鄱君山水州,山水入眼常遲留。絕境遙通云錦洞,清音下瞰琵琶洲。干越亭前晚風起,湖入鄱陽三百里。曉來一雨洗新秋,身在江東畫圖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