懶不作書急口令寄朝士
老病懶作書,行藏詩上見。一心不相忘,千里如對面。
我已八十翁,此身寧久絆。諸君才杰出,玉石自有辯。
隨才供任使,小大皆眾選。明君用良弼,治道方一變。
與之致太平,朝廷還舊觀。老夫眼尚明,細把諸君看。
試將草草書,用寫區區愿。一愿善調燮,二愿強加飯。
三愿保太平,官職日九轉。
老病懶作書,行藏詩上見。一心不相忘,千里如對面。
我已八十翁,此身寧久絆。諸君才杰出,玉石自有辯。
隨才供任使,小大皆眾選。明君用良弼,治道方一變。
與之致太平,朝廷還舊觀。老夫眼尚明,細把諸君看。
試將草草書,用寫區區愿。一愿善調燮,二愿強加飯。
三愿保太平,官職日九轉。
年老多病懶得寫信,行蹤行止在詩里可見。心里一直沒忘記大家,相隔千里就像對面相見。我已是八十老翁,這身子哪能長久受羈絆。各位才能出眾,是玉是石自能分辨。根據才能任用,大小職位都是眾人推選。賢明君主任用良臣,治國之道才會改變。和他們一起實現太平,朝廷恢復舊日模樣。老夫我眼睛還明亮,仔細把各位端詳。試著草草寫這封信,來表達我小小的心愿。一愿你們善于調和政務,二愿你們多吃飯保重身體。三愿國家保持太平,官職不斷升遷。
行藏:指出處或行止。
寧:豈,難道。
良弼:賢良的輔佐大臣。
調燮:調和,這里指調和政務。
九轉:多次升遷。
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從詩中“老病”“八十翁”可推測詩人年老體弱。當時可能朝廷需要賢才治理,詩人雖年老但心系朝廷,便作此詩寄給朝士,表達自己的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朝廷官員的期望和對國家太平的祝愿。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詩人關心國事的情懷。
收拾游人去,還予玉一輪。兩湖成獨往,十月夜尋春。野鴨呼名急,驚魚擲浪頻。莼煙分桂棹,直擬犯星辰。
峨眉之西古時雪,削玉娟娟嵌太空。山川只今留夜月,草木為爾回春風。閉門洛下謝過客,授簡梁園米老翁。梅花滿樹百壺酒,我欲枕石于其中。
水軍萬戶嗟何益,何者為軍何者船?料想此時為此策,權都歸已利都專。
來往憧憧急欲飛,此關參透古來稀。老夫今日出關去,卻是罷參真欲歸。石城瓊璧聳浮屠,一竅開通作要途。為問幾人能不竇,更從竇外覓江湖。
古寺更何有,當庭唯折幢。伴僧青蘚榻,對雨白云窗。暝色生前嶺,離魂隔遠江。沙洲半藜草,飛鷺白雙雙。
吾慕嚴子陵,隱居富春山。故人乘六龍,身隨魚鳥閑。羊裘大澤雪在須,忽來導從入皇都。掉頭不受諫大夫,高風逸節何代無?慎勿滄浪輕釣徒。
寂寂空巖夜,凄凄急雨寒。土酋分武帳,山鬼怪儒冠。天欲勞筋骨,人當見膽肝。忘形自高枕,睡熟夢金鑾。
翡翠如屏疊嶂圍,碧紗籠罩晚煙霏。紅裾玉面偏遙見,幾處菱歌信棹歸。
中原父老莫空談,逢著王人訴不堪。卻是歸鴻不能語,一年一度到江南。
君家族戚居崖穴,樸似羲皇上世人。夜話紅爐柴木火,晨炊青菜藿藜羹。嗟余客醉家家酒,暖此萍飄歲歲心。早為重來種棕樹,可堪羈紲正埃塵。
秦人奮戎狄,?食舉八荒。自言功德大,傳敘萬世長。鮑魚臭未絕,赤龍歘飛翔。巍巍且莫保,瑣瑣安可量。
一別風塵客恨長,鳳城燈燭記微茫。人生相見知何定,夜雨重來此對床。
三十年來立要津,虛名惹得世人嗔。獨慚知遇恩難報,夜夜東林望北辰。
長江得春風,使帆如使馬。朝發牛渚磯,暮宿白門下。
一塔垂虹亟拱宸,九川環碧浩無垠。當湖明月猶同席,隔岸青山亦故人。三十五年春未老,八千萬日雁空頻。回望年少狂何許,指點滄溟試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