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街塔原功名之曰雪竇又謂之名利關竇言其狀關言其實也過之有感賦二口號
來往憧憧急欲飛,此關參透古來稀。老夫今日出關去,卻是罷參真欲歸。石城瓊璧聳浮屠,一竅開通作要途。為問幾人能不竇,更從竇外覓江湖。
來往憧憧急欲飛,此關參透古來稀。老夫今日出關去,卻是罷參真欲歸。石城瓊璧聳浮屠,一竅開通作要途。為問幾人能不竇,更從竇外覓江湖。
高樓乞巧。綵花飛起,云霞繚繞。金鈿七孔試穿針,裊裊。穿出雙頭巧。
戲呼烏鵲填河去。凌波步。便喚郎來渡。渡來時。赴佳期。水嬉。銀盆弄化兒。
秋風起大野,蕭颯度漢關。
求夜林聲急,方之氣候艱。
芊芊河干草,光輝幽且閑。
曄曄苑中花,睹之恍人顏。
當彼春夏景,自分常蔥殷。
天地忽變色,椽落滿秋山。
亭亭松柏姿,凌雷詎可攀。
脫得污泥氣益振,
肌膚敢道許相親。
情知水佩風裳者,
不是云腮霧閤身。
遺釵斷發填宮井,擪笛魂歸春苑影。
墻外無人三兩聲,碧墀鋪月梨花冷。
記得西園侍宴時,君王愛度《涼州詞》。
長調穿風無氣力,銅盤露賜傳催急。
白楊瑟瑟迷金碗,纖塵光掩昭華琯。
歌臺小妓慣偷吹,誤漬殘脂口香滿。
蜀山破夢漏丁丁,不敢床前自報名。
回廊弓印驚鸚鵡,夜夜親來續簫譜。
盛夏我將去,先生繡斧來。欲觀君子化,以茲暫徘徊。邂逅若疇昔,雄談何快哉。清風彌島嶼,百辟式豐裁。其如困羽檄,不待日追陪。我今整歸棹,過從無嫌猜。
所念經營者,先事去禍胎。愿言一為別,幸無忽草萊。番黎素無知,渾噩近太古。祇為巧偽引,訟爭亦肆侮。睚眥動殺機,其心將莫禦。所幸弗聯屬,社社自愚魯。
太上用夏變,衣冠與居處。使彼忘為番,齊民消黨羽。其次俾畏威,罔敢生乖迕。無虐無令傲,服勞安作苦。恩勝即亂階,煦噓鼠為虎。所以王道平,不為矯枉補。
內山有生番,可以漸而熟。王化棄不收,獷悍若野鹿。穿箐截人首,飾金誇其族。自古以為常,近者乃更酷。我民則何辜,晨樵夕弗復。
不庭宜有征,振威寧百谷。土辟聽民趨,番馴賦亦足。如何計退避,畫疆俾肆毒。附界總為戕,將避及床褥。
鳳山東南境,有地曰瑯嶠。厥澳通舟楫,山后接崇爻。寬曠兼沃衍,氣勢亦雄驍。茲土百年后,作邑不須?。近以險阻棄,絕人長蓬蒿。
利在曷可絕,番黎若相招。不為民所宅,將為賊所巢。遐荒莫過問,嘯聚藏鴟梟。何如分汛弁,戒備一方遙。行古屯田策,令彼伏莽消。
天子重海邦,宵旰念重洋。稔知民疾苦,經營固巖疆。先生代巡守,曠典豈尋常。勿虛此行行,使命乃有光。
賤子雖不才,躬踐戎馬場。居東將二載,所見頗周詳。曾將前箸借,孽丑俘且僵。承索臺灣詠,草此留別章。狂言失忌諱,意念則深長。
蕘采檄有司,白簡上朝堂。敉寧紀功德,山水并蒼泱。
憶玉蘭花下,初見芳蹤。眉欲語,意才通。衣香清更馥,膚彩瘦偏豐。人悄悄,雨濛濛,正相逢。
瑩瑩面的,窈窈趺弓。蛾黛蹙,臉朱融。柔鄉多懊惱,佳會易怔忪。長記取,裙上淚,石榴紅。
不安唐古氣堂堂,
五言直逼華子岡。
后人未識儀曹旨,
只與時賢較短長。
詩人賦物善言理,不似庭前格竹子。當知多識即是學,廢目任耳非為美。
我來蓬瀛大海東,探奇直欲窮蒼穹。周諏詢度百不厭,肯教過眼煙云空。
采輯郡志二十卷,遺書掇拾行將遍。猶慚臆斷恐失真,訂誤考疑敢云倦。
貝多羅花詩已訛,琵琶形似終如何。就中無實難偽托,佛經欲寫空槎那。
因閱長慶忽頓悟,辛夷恍與木蘭遇。內白外紫狀如蓮,點點青楊蟲食蠹。
昔人幾度上芳舟,不識征帆逐遠游。今日模糊才認得,新翻樂府卻風流。
左圖右史我中間,坐看沈煙起博山。讀罷黃庭心似水,綠陰幽鳥自間關。
信步尋詩怕雨催,手攜筇竹步蒼苔。此身自喜無馀事,閒逐浮云任往來。
潦倒無心問郭田,小樓風入抱書眠。
河清有幾人為瑞,酒熟能酣濁是賢。
但以一經傳世業,不妨雙鬢引馀年。
從來稽古高門第,可負韶光卻自憐。
小松未盈尺,心愛手自移。
蒼然澗底色,云濕煙霏霏。
栽植我年晚,長成君性遲。
如何過四十,種此數寸枝。
得見成陰否,人生七十稀。
昔年澇旱苦頻仍,南北郊關自越秦。
東浙于時猶道殣,嚴邦此地況山民。
能回涸轍西江水,頓起翳桑寒谷春。
神理因推居上坐,壓他持秉剖符人。
宮宇璇題日月明,幾經戎燼獨崢嶸。庭中欲問參天柏,一餉清風相伴行。
由晉神功竦八荒,抑奸扶運煥天章。中原正苦鯨鯢毒,應為蒼生淬劍铓。
至日西山道路長,逍遙暫喜息奔忙。無人共飲山村酒,只對清虛一炷香。
至日棲棲水竹村,晚尋凈舍拂征塵。梅花未見臨清淺,已有鳴鳩喚早春。
渴蜂銜硯水,
饑蝶嗅屏花。
楊柳東風盡日吹,
柔條應自不禁持。
都門三月傷心地,
強半青青贈別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