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登資福山呈胡宣教
飛屐來登最上峰,千山擁翠景無窮。
遙看云影參差外,靜聽泉聲斷續中。
今日黃花重九約,何時青眼一尊同。
好天風月閑相寄,早晚南來有過鴻。
飛屐來登最上峰,千山擁翠景無窮。
遙看云影參差外,靜聽泉聲斷續中。
今日黃花重九約,何時青眼一尊同。
好天風月閑相寄,早晚南來有過鴻。
我疾步登上資福山的最高峰,千山簇擁著翠綠,景色無窮無盡。遠遠望去,云影在參差不齊的山巒間浮動;靜靜聆聽,泉聲在斷斷續續地傳來。今天是重陽佳節,有賞菊的約定,不知何時能與您一同舉杯暢飲。這美好的風光暫且相互寄托,說不定不久后就會有您從南方來的消息。
飛屐:疾步,形容腳步輕快。
參差:高低、長短不齊的樣子。
黃花:指菊花,重陽節有賞菊的習俗。
重九:即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
青眼:表示對人喜愛或重視。
一尊:一杯酒。尊,同“樽”,酒杯。
過鴻:飛過的大雁,常用來指代書信、消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但從詩題可知是重陽節詩人登上資福山所作。當時可能詩人身處山林,在重陽佳節觸景生情,思念友人,于是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重陽登高時的所見所感以及對友人的思念。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將自然之景與個人情感巧妙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詩歌創作水平。
病馀纏縛似春蠶,
詩酒風情亦尚堪。
日落離心滿揚子,
知君江北望江南。
涼波渺渺粵江清,去國懷鄉此日情。
簾下君平宜賣卜,酒邊同父尚論兵。
上書曾隕孤臣淚,懷刺新投釣客名。
一事告公同嘆息,不如蠡種是行成。
春歸必竟歸何處,
無限春冤都未訴。
欲托流鶯問所因,
子規又叫不如去。
一篙蘆花外,飄飖蕩碧流。
憑誰擎柱手,乘我順風舟?
楊柳煙初破,芙蓉露未收。
移船向亭榭,水漲小橋頭。
青蘭無冶容,托根況幽深。和風一以拂,揚芬出中林。
灼灼桃李顏,郁郁蓬艾陰。亭亭空谷花,耿耿持素心。
芳菲不自達,感氣誰相尋。采佩愿及時,毋令霜露侵。
野鶴負標格,風塵苦憔悴。豈無霄漢心,亦為稻粱累。
靈鳳鳴朝陽,聲聞托深契。方同蓬島游,浮云欲中翳。
孤心本難群,鎩羽慚再厲。翹首霜天高,悠悠聽長唳。
妊姒興周祚,涂山啟夏王。萬方仁覆下,奕世壸儀光。
赤子天空吁,元宮地永藏。哀歌隨逝水,河漢繞天長。
翊運符坤厚,承天協睿謀。星華光帝座,月彩麗神州。
仙馭蟾宮遠,祥云鳳闕收。萬方俱失恃,揮淚濕清秋。
滔天來洚水,
震瓦戰昆陽。
此敵猶能禦,
春寒不可當。
舊苑繁華跡已淪,起衰振敝賴斯人。
竹苞松茂新居麗,木本泉源古誼敦。
自有雞豚供宴享,不教童稚鬧比鄰。
韶光半百寧終隱,行見腰金列縉紳。
解?惠山下,問道荊溪程。荊溪百里遙,蘭槳蕩空明。沿湖好青山,宛轉送我行。惠山甫見辭,陽山復來迎。東西夾畫船,依依亦多情。忽然互回合,隱若百雉城。西南豁中斷,太湖渺然平。范蠡辭越相,此口云所經。懷賢不可見,臨流濯長纓。
畫船簫鼓蕩春晴,一路青山送我行。分付舟人行莫急,看山猶自未分明。
兩岸青山隨畫船,清溪十里中洄沿。侍郎橋畔柳窣地,任昉臺邊花滿川。南國勝境有如此,東坡卜居豈徒然。誰云罨畫畫不得,恐有仙源莫浪傳。
萬山環合中獨虛,世傳內有神明墟。側身俯視驚怪吁,老眼不辨云模糊。巉巖漸下勢漸舒,石壇坡陀席可鋪。恍如身入佛老廬,四壁洶涌青紅殊。天吳紫鳳坼海圖,黿鼉?睒虎豹狙。罘罳梁柱相拄扶,靈官岌嶪高冠裾。神媼相將行步徐,七寶炫耀穹浮屠。石床橫陳丹灶孤,玄門有路忽若無。蘚磴登降我仆痡,通明有穴尋歸途。不知造化開辟初,誰此鐫刻誰剜刳。頗聞孫氏紀赤烏,霹靂下劈山之隅。人間始得窺仙都,又聞有路通太湖。金庭玉柱嚴禹書,自慚骨凡氣濁粗。欲往不得將何如,欲往不得將何如。
湖海有洞名張公,天造偉麗非人功。善權氣勢更若雄,奔流下瞰如驚虹。洞門有地平且豐,孤石涌起何巃嵷。高厓絕壁青復紅,恍如身入天帝宮。幡幢寶蓋陳西東,虺隤巨象披蒙茸。狻猊張吻吞豹熊,亭亭玉柱立當中。銀山對峙如屏風,鹽堆突兀米廩崇。畎畎畎畝水所鐘,石梁交貫空復空。人言此去路莫窮,東至扶桑西崆峒。我疑二洞俱仙蹤,地下有路應潛通。前堂后宇相始終,不然氣象胡乃同。靈山福地神所封,嗟我欲往將焉從,嗟我欲往將焉從。
憶我幼時事,南歸自番禺。三邊已澒洞,內郡猶無虞。
故居山城間,四面阛阓區。東西萬貨集,朝暮百賈趨。
諸父領賓客,衣冠一何都。觴豆日談笑,往往皆文儒。
比屋有高樓,其上娉婷姝。俠少喜酒賤,歌呼間笙竽。
無何郁攸作,一夕化為墟。朝廷易楮幣,百姓駢嘆吁。
物價漸踴貴,饑剽多流俘。我家眾長上,生近乾淳初。
曰此風俗降,歲歲有不如。老者遷化去,少者分馳驅。
生理益艱窘,口腹各自圖。書囊裹筆硯,扁舟落江湖。
茍且祿仕齒,荏苒歲月徂。乍得返鄉里,驚怛心若刳。
前輩盡黃壤,小兒皆白須。屢火不一火,坊巷非舊閭。
上冢享亭仆,訪寺詩壁污。向之紅粉面,蟻穴髑髏枯。
乃知宇宙內,萬有皆空虛。我生逼六十,偶幸全頭顱。
身閱大兵革,一思一欷歔。懷舊夢恍惚,吊往腸郁紆。
六十年間事,歷歷尚可模。我所見之人,百萬泉下俱。
神仙謂不死,終久歸于無。寄語肉食子,無以智誚愚。
無端來此結鷗盟,為愛梁溪山水清。
避世宜同鳧泛泛,安身那許鐵錚錚。
奚囊可滿新詩句,涼夢遠多舊雨情。
有醉可活須徑醉,千金莫惜一裘輕。
南國新秋至,憑高憶所歡。
欲裁芳杜曲,遙寄碧云端。
落木城邊暮,孤鴻天際看。
危岑一以眺,滄海正漫漫。
昔笑聰禿首,如韓戲觀師。
若聰今見我,汝亦有幾時。
嘖嘖雀引雛,
梢梢筍成竹。
時物感人情,
憶我故鄉曲。
十里珠簾映碧流,
絲絲金線拂船頭。
閶門過去盤門路,
一樹垂楊一畫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