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柏嶼水瘦屏
此妙伊誰得,能名惜不聞。
痕收新漲水,瘦宿暝歸云。
煙靄疑無墨,鳧鹥不亂群。
可堪擅毫素,幽討盍平分。
此妙伊誰得,能名惜不聞。
痕收新漲水,瘦宿暝歸云。
煙靄疑無墨,鳧鹥不亂群。
可堪擅毫素,幽討盍平分。
這絕妙之景是誰發現的呢,可惜沒能聽到有名之人提及。水痕隨著新漲的水退去,瘦石上棲息著傍晚歸來的云朵。煙靄朦朧仿佛不用筆墨描繪,野鴨和鷗鳥各自成群不亂。真值得揮毫潑墨來描繪,若要探尋這幽景,大家不妨平分雅興。
伊誰:誰人。
能名:有名之人。
新漲水:剛剛上漲的水。
暝:傍晚。
鳧鹥:野鴨和鷗鳥。
擅毫素:盡情揮毫潑墨,指繪畫。
幽討:探尋幽景。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在游覽柏嶼水瘦屏時,被眼前美景所震撼,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可能社會環境相對安定,詩人有閑情逸致去欣賞自然美景。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柏嶼水瘦屏的美景。其突出特點是意境清幽,語言清新。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和細膩表達。
繞舷聲震天,入望頭櫛比。
裺囊綻復裂,襁負及婦子。
青齊歲移民,遼海例轉徙。
今年重兵劫,村落化荊杞。
流亡但求活,豈曰事耒耜。
民生固在勤,何至類箠豕。
魯風嗟再變,虎兕實逼此。
淚痕漲溟渤,作賦記禍始。
四野霜晴海氣收,高城嘯侶共登樓。
旌旗雜遝連三郡,鎖鑰矜嚴重一州。
西望云山成間阻,南飛烏鵲尚淹留。
海陵自古雄爭地,煙樹蒼蒼起暮愁。
十年前此曉霜天,
驚破晨鐘夢亦仙。
一斷藕絲無續處,
寒風落葉灑新阡。
榆關玉塞靜無塵,嘉定如今第四春。兩國交馳通好使,八荒同作太平人。翠鼉鼓奏娛嘉客,白獸樽浮賞諫臣。圣歷從茲天共遠,年年玉帛會楓宸。
六龍扶輦下云間,紫殿風微響佩環。朔漠遠馳鄰國信,前星親押外朝班。九賓重譯瞻宸極,萬歲三聲繞壽山。大史預占年大有,更添喜色上天顏。
半畝松陰隱綠坡,青山云物晝峨峨。
春深雨露栽培厚,歲晚冰霜節操多。
不羨椿枝傳添圃,長疑桂影拂銀河。
秦封丁夢當年事,摩頂餐脂鬢未皤。
茅堂亦已朽,霪雨更相延。
菌耳生頹棟,苔衣上古椽。
移床如避地,欹枕自窺天。
陋巷棲遲日,蕭條恐未然。
庭樹風吹后,蒼苔雨過初。眼前猶有落花鋪。只恐明朝,還并落花無。
藤密全低戶。桐高已出閭。新條嫩葉又將舒。染就窗間,渾是綠琴書。
意可香初爇,
多情月照人。
夢游非有待,
隨意上牛津。
七月新涼風淡沱。曝衣時節陳瓜果。一葉梧桐秋色墮。情無那。撲螢戲對雙星臥。
菱角朝搴青萬朵。雞頭手擘珠千顆。不襪不巾乘小舸。新雨過。白鷗飛點溪煙破。
思君愁逐太行高,此夕芳尊任我曹。
月滿空庭生桂樹,風翻清漏落松濤。
百年道義交元古,一載天涯意轉豪。
多難獨憐余未已,卻因時事慘皮毛。
中原寥落總消魂,慷慨猶憐我輩存。
舊有奇文傾海舶,今皈禪思叩風幡。
深談六月炎蒸失,盡醉三更意態翻。
不道梁園俱是客,十年難得此宵論。
褲褶蠻韡結束輕,容參幕府學談兵。
摩云遠過閻浮界,計日應收的博城。
麾下偏裨皆壯士,軍中禮數到書生。
骕骦感贈銀蹄迅,免得長途款段行。
綠陰樂靜未號蟬,
藕葉扶嬌汎水眠。
輸殺蜂屯深閉壁,
峙糧宿飽蜜中邊。
碧紗窗下啟緘封,
尺紙從頭徹尾空。
應是仙郎懷別恨,
憶人全在不言中。
九重天路忽難通,
誰與傳書寄閬風。
鶴馭三千無處覓,
銀潢萬丈一時空。
鸚鵡洲猶自若,
銅雀臺安在哉。
老瞞真大不道,
狂生恃小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