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泊龜山
南灣晚泊一徘徊,小徑山間佛寺開。
石勢向人森劍戟,灘光和月瀉瓊瑰。
每傷道路銷時序,但屈心情入酒杯。
夜籟不喧群動息,長吟聊以寄余哀。
南灣晚泊一徘徊,小徑山間佛寺開。
石勢向人森劍戟,灘光和月瀉瓊瑰。
每傷道路銷時序,但屈心情入酒杯。
夜籟不喧群動息,長吟聊以寄余哀。
傍晚在南灣停船,我徘徊了一會兒,山間小徑旁佛寺的門敞開著。石頭的形狀對著人如劍戟般森然,灘頭的波光與月光交融,如瓊瑰般傾瀉。常常感傷在奔波的道路上時光流逝,只能壓抑心情把愁緒都倒入酒杯。夜里萬籟無聲,一切都安靜下來,我只能放聲長吟來寄托我余下的哀傷。
晚泊:傍晚停船靠岸。
森劍戟:形容石頭形狀像劍戟一樣林立,給人陰森的感覺。
瓊瑰:美玉,這里形容灘光和月光交織的景象。
銷時序:時光流逝。
夜籟:夜里的各種聲音。
群動息:一切活動都停止,指夜晚安靜。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在旅途奔波中,面對時光流逝、人生不如意,在傍晚泊船龜山時有感而發,當時心境落寞哀傷。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旅途的感慨和內心哀傷。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景襯情。在文學史上雖不屬特別著名之作,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一定的藝術表現力。
欲識承平事,君王五十年。
耕桑連萬里,歌吹被三邊。
德至消群慝,恩深極漏泉。
如何一朝變,群慟訴蒼天。
碧落無云玉鑒飛,凈中毫發了能窺。
光隨酒蟻斟銀榼,彩瑩歌人發瓠犀。
露重已從巾角墊,輪傾欲把斗杓攜。
醉狂直好探蟾窟,安得陵空萬仞梯。
豹隠南山鶴在陰,浮羅一望白云深。
巧工且縮居旁手,烈士誰知負壯心。
嗟我抗塵仍走路,羨君叩寂且求音。
如何東嶺神仙境,肯約衰翁數訪臨。
清晨三綠袍,羅拜北堂高。
積善因先烈,遺光及爾曹。
勿矜從事早,當念起家勞。
修立皆由己,何人可佩刀。
漕舟上太倉,一鐘且千金。
太倉無陳積,漕舟來無極。
畿兵已十萬,三垂戍更多。
廟堂方濟師,將奈東南何。
竹間構圓庵,所向自瀟灑。
珍禽弄巧舌,宛是居山野。
默坐見真心,萬緣盡虛假。
勿陋尋尺地,茲焉息意馬。
三吳高士厭英躔,乘興南來得暫延。
俗役更思拋吏幾,勝游還約泛湖船。
平生慕義如饑渴,自昔論交孰后先。
獨恨良朋不相對,一吟嘉句重悁悁。
一池春水綠于苔,水上花枝間竹開。
芳草有時依舊長,文禽無事等閑來。
年顏近老空多感,風雅含情愧不才。
獨有前人修禊在,荒亭終日此徘徊。
藹藹大農府,陰陰道南廬。
夜直何其頻,我性實已疏。
每來兀兀坐,中懷鬰不舒。
幸茲新涼至,燈火理舊書。
秋風吹我衣,浩然發歸思。
念我去江湖,人事不復記。
擾擾彌十年,忽忽都一寐。
中夜慎勿思,無枕不得睡。
山盤水轉小橋通,殿角崢嶸倚亂峰。
世上自聞真法力,巖前無復白狼蹤。
蜃噴海氣昏危塔,龍戲江聲雜暮鐘。
為愛贊公房外月,解鞍求宿愿從容。
廉良漢循吏,清簡晉名臣。
五福歸休日,三朝盡瘁身。
潛心窮圣典,遺德化鄉人。
燕翼看賢嗣,才名服搢紳。
前朝池閣盡塵埃,登覽慚無吊古才。
舊物祇余蒼石在,斷墻曾識翠輿來。
回環竹徑穿幽鳥,寂寞茅簷覆故臺。
游客靜觀興廢跡,利名心息若寒灰。
獨愛高居遠市廛,簷楹軒豁對江天。
門前一曲平橋水,舍側千畦附郭田。
鷗鳥漸能親幾杖,兒童應解愛林泉。
朝廷方待忠賢急,莫厭京塵撲馬韉。
溪光山色照天晴,開豁襟懷遠眼明。
每日風清生竹韻,有時雨過沸灘聲。
夷猶水上漁舟逸,奮迅簷前燕翼輕。
珍重老僧無個事,坐觀群動競經營。
四海蒼生眾,真知不世逢。
方將請巡幸,然后議登封。
鑄鼎未云就,乘云安所從。
尤哀此下國,無路望髯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