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行皇帝挽歌辭五首 其四
四海蒼生眾,真知不世逢。
方將請巡幸,然后議登封。
鑄鼎未云就,乘云安所從。
尤哀此下國,無路望髯龍。
四海蒼生眾,真知不世逢。
方將請巡幸,然后議登封。
鑄鼎未云就,乘云安所從。
尤哀此下國,無路望髯龍。
天下蒼生眾多,真切知曉皇帝是世間難遇的賢君。正準備請求皇帝巡游,然后再商議封禪之事。可鑄造鼎器還未完成,皇帝卻如乘云仙去,讓人不知追隨何處。尤其哀傷我們這些臣民,再也沒有途徑能瞻仰皇帝的風采。
蒼生:指百姓。
不世:世上少有。
巡幸:帝王出行巡視。
登封:指帝王登泰山封禪。
鑄鼎:傳說黃帝鑄鼎于荊山,鼎成后乘龍升天。這里借指皇帝離世。
乘云:比喻皇帝駕崩。
下國:指臣民。
髯龍:傳說黃帝乘龍升天,群臣抓住龍須,后龍須斷,只能望著黃帝乘龍而去。這里指皇帝。
此詩應是在皇帝駕崩后所作。當時皇帝或許有巡游、封禪等計劃,但突然離世,使得這些計劃無法實現。詩人站在臣民的角度,表達對皇帝的哀悼和惋惜。
這首挽歌辭主旨是哀悼皇帝的離世,突出特點是用典巧妙,以莊重典雅的語言表達深沉的哀思。在文學史上,此類挽歌辭體現了特定時期對帝王的尊崇和哀悼文化。
早從禁省拭華簪,遂向亨衢稅舞驂。吏部文章傳海內,儲垣星斗動天南。花宮習靜人辭席,竹院安禪佛共龕。借問焚魚甘白首,巾裾何用媚煙嵐。
清秋霜露肅祠官,帝里山川此郁盤。上谷風塵通大漠,居庸紫翠落層巒。七陵松掩金鋪暝,萬壑鐘流玉殿寒。香霧濛濛候靈蹕,星辰還仰太微看。
晴缸紅花久未落,耿耿秋思饒端倪。傾荷破月共天宇,女子墻高烏夜啼。西風已飄上林葉,北斗直掛建章城。愁人底事最堪恨,絡緯啼時無婦驚。
造物誰能寸寸量,青霄孤鶴自昂藏。幾番剡薦成蕉夢,一夕飆回散鞠場。川險定資舟楫利,劍鋒暫閟斗牛光。行休且愛初心遂,圃有霜梨粟酒香。
軍敗群僚入海居,惟君殉難一家俘。當時多少文臣在,記得寒窗讀史無。
興潑元同宇。喚君來、浮君大白,為君起舞。滿袖斑斑功名淚,百歲風吹急雨。愁與恨、憑誰分付。醉里狂歌空漫觸,且休歌、只倩琵琶訴。人不語,弦自語。詩成更將君自賦。渺樓頭、煙迷碧草,云連芳樹。草樹那能知人意,悵望關河夢阻。有心事、箋天天許。繡帽輕裘真男子,政何須、紙上分今古。未辦得,賦歸去。
芹葉蘆花岸兩邊,釣溪石畔落孤鳶。小畦引入平流水,麻稈森森已拍肩。
天馬無蹤運四時,試將六十四年推。后天八八方來數,加倍無窮自此基。
當時樂意難知覺,只道今非。玉樹鸞棲。夢穩香衾潤蝶衣。韓郎才調贏消瘦,又惹縈思。紅葉秋期。低鬢羞飲醉后題。
凍霧初開日暈青,長松落雪報新晴。茅檐聞瀑俄驚起,何處鴻門碎玉聲。
泛舟入玄夜,奄忽越江干。員景頹西林,列宿粲以繁。凝霜飛水裔,回飆蕩微瀾。孤鴻從北來,哀鳴出云間。時遷物屢變,游子殊未還。短褐不掩脛,歲暮多苦寒。悠悠念行邁,慊慊懷所歡。豈不固時命,苦辛誠獨難。感彼式微詩,喟然興長嘆。
夕陽簾半捲,樓倚碧桐陰。月上縫衣手,花開酌酒心。螢光沾雨濕,鳥影逐煙深。語罷潮雞起,星河半欲沉。
涼風吹月露,圓景動清陰。蕙風入懷抱,聞君此夜琴。蕭瑟滿林聽,輕鳴響澗音。無為澹容與,蹉跎江海心。
不敢為人累,心孤意自闌。誼衰知道喪,時邁覺情寒。社燕辭霜白,秋鴻叫樹丹。每因朝露委,都作暮齡看。
沖籬突市不逡巡,掠面驚風撲眼塵。出手推敲寧避尹,題門吟詠不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