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稼回
雨過觀田出近垌,敝廬還喜及柴刑。
云平多稼徹天盡,黛拂遠山隨馬行。
寂寞秋風催晚角,徘徊先隴奈重城。
鄉人莫羨前驅弩,吾意何如負郭耕。
雨過觀田出近垌,敝廬還喜及柴刑。
云平多稼徹天盡,黛拂遠山隨馬行。
寂寞秋風催晚角,徘徊先隴奈重城。
鄉人莫羨前驅弩,吾意何如負郭耕。
雨停后到附近的田地去查看莊稼,很高興能回到簡陋的房屋。田野里莊稼一直延伸到天邊,青山如黛仿佛隨著馬前行。寂寞的秋風催促著傍晚的號角聲,我在祖先的墳前徘徊,無奈被城墻阻隔。鄉親們不要羨慕那些出行有護衛的人,我覺得在近郊耕田的生活更好。
垌(dòng):田地。
敝廬:破舊的房屋。
柴刑:應是“柴荊”,指用柴木做的簡陋門戶。
徹天盡:一直延伸到天邊。
黛:青黑色的顏料,這里形容遠山的顏色。
晚角:傍晚的號角聲。
先隴:祖先的墳墓。
前驅弩:出行時前面開道的弩手,代指有護衛的顯貴出行。
負郭耕:在近郊耕田。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身處鄉村,在雨過之后去查看莊稼,由此引發了對田園生活的感悟。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追逐權勢富貴的風氣,而詩人保持著對田園生活的熱愛。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富貴的淡泊。其特點是借景抒情,以鄉村景色和自身經歷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獨特的生活情趣和價值取向。
十年金馬侍龍顏,曳杖初辭玉筍班。試向上臺占氣象,歲星原自在人間。
城上春風春晝長,桃花初發萬年芳。飛來碧海三青鳥,曾見前身侍玉皇。
玉堂清切傍龍樓,曾沐銅盤掌上秋。莫問赤松舊游處,酂侯原不是留侯。
了無薏苡可囊珠,
解事家人氣甚都。
日試西川煎茗法,
半投白堊半雞蘇。
行,無端失腳墮深坑。轉得步,笑倒更幽亭。
住,一身貧到無貧處。有誰知,狎鷗并宿鷺。
坐,卻被蒲團先識破。松作聲,元是微風過。
臥,太白一峰枕頭大。伸雙腳,虛空俱踏破。
上之回,閶闔開。
鞭六龍,遍九垓。
鳴條無風,破塊無雨。
帝力何有,油油禾黍。
禹王宮殿沒煙蘿,
十載驚心戰伐過。
終古胥濤流不盡,
滿城禾黍月明多。
番湖一碧澄不流,舊山明月隨行舟。清光四垂天宇凈,水氣凜凜寒于秋。
乍入盤渦棹聲扴,近嶺回波盡圓折。布帆落處水禽啼,十里平沙踏晴雪。
孫郎濟勝天下稀,猿臂引我登危磯。天風吹入倏飄舉,衫影欲逐巖云飛。
山中露寒夜蕭爽,緣山有徑披榛上。崖回島側窮攀躋,天半惟聞屐聲響。
興盡重尋下渚船,登山臨水總堪憐。月明欲去無鄉夢,斜倚孤篷枕肘眠。
憑藉飛鴻,貽我一編,花間草堂。喜風流旖旎,小山珠玉,驚心動魄,西蜀南唐。更愛長篇,嵚崎歷落,辛陸遙遙一瓣香。吟哦久,妒金荃佳句,遂滿奚囊。
休論小弟行藏。嘆筆硯、年來已盡荒。縱勞他精衛,難填悶海,傾來米汁,莫潤愁腸。鳥亦傷心,花能濺淚,獨對東風舞一場。如何是、羨扁舟漁父,蘆荻蒼蒼。
碧云迢遞,想樓前、楊柳已成陰。應是凝妝愁望,幽思不能禁。
只道暫時分手,又誰知、流滯到而今。看青梅已老,榆錢都落,春色杳難尋。
但愿牛衣對泣,向天涯、不愿繞身金。況是窮途寥落,暗里鬢霜侵。
瘦馬殘陽芳草岸,孤燈寒雨翠羅衾。恨層山阻隔,離懷無計托瑤琴。
我讀坡詩醉眼開,
翠蛟騎取借風雷。
直教大地沾霖雨,
變作清涼不快哉。
七年善政播南疆,種得清陰十里棠。
尚有鯤沙資碩畫,遽騎箕尾返仙鄉。
藥煙集在詩成纖,梅雨聲乾恨共長。
回首公馀文宴日,獨揮老淚對斜陽。
屋角寒煙凍懶飛,
梅花零落點人衣。
石床苔冷琴書寂,
池草無言夢不歸。
孟婆且與我、做些方便。
長堤老柳作花飛,
人在湖船試祫衣。
夜雨平添三尺水,
釣師正喜鱖魚肥。
煙波浩淼道途修,
久矣華胥托夢游。
漫笑院門持缽去,
新亭何處哭神州!
鳥道艱難阻碧雞,孤城一片隴云低。
綠林初保黃花谷,赤幟遙連白馬氐。
空壁雄風頻逐北,護軍聲價又安西。
霓旌光啟蠶叢路,從此長鯨詟水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