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
紅樹依依古驛西,一聲長是報秋期。
新晴忽見橫飛過,落晚最傷孤嘯時。
陰激英雄增感憤,潛催節物至蕭衰。
草根蟋蟀霜前鴈,共與愁人染鬢絲。
紅樹依依古驛西,一聲長是報秋期。
新晴忽見橫飛過,落晚最傷孤嘯時。
陰激英雄增感憤,潛催節物至蕭衰。
草根蟋蟀霜前鴈,共與愁人染鬢絲。
在紅樹依依的古驛西邊,蟬一聲長鳴總是預告著秋的到來。雨過天晴忽然看見它橫飛而過,傍晚時分它孤獨的鳴叫最讓人傷感。它的叫聲暗暗激發英雄增添感憤之情,悄悄催促著節令物候走向蕭索衰敗。草根的蟋蟀、霜前的大雁,它們一起讓愁人鬢發變白。
依依:形容樹枝輕柔隨風搖動的樣子。
古驛:古老的驛站。
報秋期:預告秋天的到來。
落晚:傍晚。
陰激:暗暗激發。
節物:節令物候。
鴈:同“雁”。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情感來看,可能創作于秋季,當時社會或許存在一些動蕩或詩人自身仕途不順等情況,使得詩人借蟬鳴抒發內心的感慨和愁緒。
這首詩以蟬為線索,通過描寫秋景及蟬鳴,抒發了詩人的感時傷懷和英雄遲暮的愁緒。在文學上,展現了詩人借物抒情的寫作技巧,體現了傳統詩詞借景言情的特色。
青帝初傳令,山河萬象新。
圣恩寬似海,世態樂同春。
拜闕難辭老,居官豈為貧。
京華望不遠,感激切微臣。
之子才宜獬豸冠,我才童丱即窺斑。
溟鵬已擊三千里,天驥猶遺十二閑。
五字飽聞傳有位,尺書枉用到窮山。
春風得句能相寄,待我猶存季孟間。
四海游夫子,粹學洞古今。
聞善亟推挽,常恐力不任。
時危系長才,白日已西沉。
拱木戰寒風,凄其千載心。
伯塤曾奏雅,仲氏又同參。
眼白難為俗,衫青定出藍。
綴蟲燈剪婁,談麈鼎分三。
寂寞空山曙,無從駐兩驂。
濯纓滄浪水,為愛滄浪清。
明明中興主,齋居方厲精。
疏傅不自惜,決去鴻毛輕。
濫觴爾何知,咄哉檀長卿。
煩暑斂清曉,西風生遠林。
客懷感素秋,歸夢越千岑。
祖帳城南門,藹藹萃華簪。
舉觴忽有贈,去矣無遐心。
大夫舉酒屬青衿,八十衰翁亦許臨。
要向席間明厚意,敢辭酒半效狂吟。
持身勿使虧名義,學古還須探圣心。
元日習鄉君解否,須知齒發易骎骎。
今朝三月初五,天色半晴半雨。
園林過了清明,無限落花飛絮。
釋迦慳,彌勒富。
絕憐杜宇不知時,啼得血流無用處。
千山收宿靄,一氣藹金行。
爽吹舒澄碧,晴暉麗太清。
徘徊望前嶺,徙倚步南榮。
為問莼鱸客,何須身后名。
闔閭春秋城,風煙俟時振。
乾坤不改色,民物見天定。
因仍古道漓,靡然隨俗移。
中流屹頹瀾,萬派皆東之。
沈機靜弗嘩,澄湛物斯格。
和煦生點點,陽春蘇頟頟。
翩翩不容駐,宣化思盟主。
問之何因爾,去留有常數。
真宰知何心,惜閑如惜金。
天慳不容破,破不為佞壬。
我知真宰心,暫適滄洲趣。
恐此復偶然,還須濟川具。
伽黎擁肩,不舍夜旦。革履梏足,炎熇不跣。
跡邇世相,而不動不退。心惟玄奧,則唯止唯觀。
四辯涌兮瀾翻,四筵擁兮冰泮。特旨住山,靈山未散。
洗舊講榻,萎花新換。至于戒香逆風,騰播林野。
吾嘗比之波利質多羅天樹花,此之謂也。
平常心,摩竭合。
砥柱不搖,風雷不迅。
拈了也,示祖敬。
無法商量,一印印定。
凌霄峰頂三年別,信亦不通書不達。
怡山素約已休論,更欲染云歌一缽。
鷦鷯一枝在林杪,三穴空嗟秋兔狡。
況復疎慵與世乖,乘流卻把烏藤拗。
隨流入流眼卓朔,胸中涇渭元清濁。
曲為今時一線通,老鼠何妨入牛角。
無限旁觀皆罔措,它家自有通霄路。
此理明明說向誰,笑倒無稱老禪虎。
滌噐笑相如,呼兒誦子虛。
諸公方薦鶚,仙舄已騎魚。
臨??俄翻鼎,儲林未結廬。
只成幾望月,無路問蟾蜍。
簿書塵里見清揚,握手論心味更長。
何日山林共歸去,故園花竹可游藏。
顏徒自樂一瓢飲,漢殿爭陪萬壽觴。
馬革裹尸成底事,要須高臥到羲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