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宗皇后挽詩
玉鎖辭椒禁,瑤宮問廣寒。
人間方祝鳦,天上忽飛鸞。
弱水三山鬲,華胥一夢殘。
圣情凝望處,仙御景云端。
玉鎖辭椒禁,瑤宮問廣寒。
人間方祝鳦,天上忽飛鸞。
弱水三山鬲,華胥一夢殘。
圣情凝望處,仙御景云端。
皇后離開了宮廷,前往那月宮仙境。人間正為她祈福祝愿,天上卻忽然傳來她如仙鸞飛升的噩耗。她仿佛去了隔著弱水三山的地方,如同華胥一夢般消逝。皇帝深情凝望,仿佛看到皇后的仙駕在云端。
玉鎖辭椒禁:“玉鎖”象征宮廷門禁,“椒禁”指后妃居住的宮殿,這里表示皇后離世。
瑤宮問廣寒:“瑤宮”指華麗的宮殿,“廣寒”即廣寒宮,代指月宮,寓意皇后仙逝。
祝鳦:古代有祭祀高禖(求子之神)時以鳦(燕子)為象征的習俗,這里表示人間對皇后的祈福。
飛鸞:鸞是傳說中的神鳥,飛鸞表示皇后像神鳥一樣飛升,指其去世。
弱水三山鬲:“弱水”是神話中難以渡過的河流,“三山”指蓬萊、方丈、瀛洲三座仙山,“鬲”通“隔”,表示陰陽相隔。
華胥一夢:華胥是傳說中伏羲的母親,曾夢游華胥國,這里指皇后的一生如夢幻般結束。
圣情:指皇帝的情感。
仙御:指皇后的仙駕。
此詩是為光宗皇后去世而作。光宗在位時間不長,其皇后的離世在宮廷中是重要事件。詩人在皇后去世時,為表達對皇后的哀悼以及皇帝的悲痛之情而創作此詩。
這首挽詩主旨是哀悼光宗皇后的離世。其突出特點是運用神話傳說和典雅的語言營造哀傷氛圍。在文學史上,它是研究宋代宮廷挽詩文化的重要資料,反映了當時宮廷禮儀和文學創作的特點。
雪溪漁隠者,郊島是前身。
乍見猶疑傲,相逢不說貧。
鶴招窮處士,梅伴老詩人。
時共論文酒,衰顏少借春。
寓舍已三遷,閑官又一年。
酒杯時樂圣,茶椀欲通仙。
愛筍從穿壁,澆花自汲泉。
誰能問前代,劉蹶與秦顛。
素琴掛壁已多時,政爾難逢鐘子期。
腹有精神方學道,面無塵土始言詩。
山童隔壁沽村醞,田叟登門送墓碑。
小市饑氓爭糴米,青州太守可能知。
一塘分雨百泉流,喜作山房信宿留。
騎馬傍門知不厭,坐床索酒合應羞。
生平仲舉延徐穉,老去文淵憶少游。
霧豹直疑斑已露,翩翩入谷有鳴騶。
繡日添漢宮,書云紀晉觀。
山家獨奚為,剛腸占易彖。
幽人意欣然,起坐視晴漢。
大化回初陽,漫漫今已旦。
川泳有游魚,云飛見翔雁。
滯留本何心,永懷發孤嘆。
誠哉利攸往,觀辭思過半。
宿雨漲溪流,江南四月秋。
市無糧得糶,田有麥難收。
官況全然冷,民饑絕可憂。
沙鷗應笑我,何日放歸舟。
久欲脫塵網,未有辟谷方。
釋然山中游,世慮可暫忘。
鷗鷺亦知幾,深入菰蒲藏。
臥舟放中流,吾不如漁郎。
春早風驅雪,天寒竹映門。
燈前終夜讀,笈內故書存。
尚覺文章貴,那矜齒爵尊。
向平愁未了,女嫁與兒昏。
松樹落釵股,曉行猶見燈。
圓亭方井水,老寺少年僧。
澗響夜疑雨,云寒春欲冰。
山僮錯相認,應道我來曾。
大令書法美少年,玉函金籥隨飛煙。
累累一百又五字,豈意近出黃??磚。
字奇文古兩超絕,保母從茲傾眾帖。
誰將瓦合嘲玉碎,一片孤衷本相接。
快劍橫斫鐵山摧,戲龍猛蹴銀河欹。
方庭無月天地黑,仰視別有星離離。
浪言貞石志千載,不及永和漥硯在。
白石已仙千里死,千百人中幾人愛。
蘭亭信美如捕風,貴耳賤目人響從。
三日嘔血饑搥胸,葉公畫龍懼真龍。
結客衛京師,棄家南斗陲。
相看各意氣,欲取遼陽歸。
事左脫身去,豈為無所為。
家藏楚王子,手執五陵兒。
泣奉先主令,白旗向天揮。
鞭尸讎必報,函首捷終馳。
力盡志不遂,以死謝漸離。
明朝交白露,此夜起金風。
燈下倚孤枕,籬根語百蟲。
梧桐何處落,杼軸幾家空。
客意驚秋半,炎涼信轉蓬。
梅霖寒似麥秋天,風葛凄凄未脫綿。
金彈落池盧橘熟,紅裙委地石榴鮮。
汨羅遺恨空千載,瀨水閑居尚一年。
蒲酒相邀須徑醉,歸尋枕席付高眠。
雙桂崢嶸萬竹間,云枝露粟綴高寒。
軒窗日日吹香過,冠蓋時時載酒看。
月里曾舂金杵臼,雨余亂點石棋盤。
乘槎仙子清如鶴,一曲霓裳舞素鸞。
喜聞潁弟與坡兄,趁小春晴野外行。
獨樹荒村生處僻,落霞孤鶩去邊明。
豳風酒食歸田樂,韶部塤箎打稻聲。
從此廣文差飯足,素餐祇愧老農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