郊祀慶成詩 其四
紫畤祗堂陛,蒼龍奉駕回。
邊塵知電掃,歲稔十年開。
丹鳳覃天澤,東朝奉玉杯。
樓前呼萬歲,砰隠動春雷。
紫畤祗堂陛,蒼龍奉駕回。
邊塵知電掃,歲稔十年開。
丹鳳覃天澤,東朝奉玉杯。
樓前呼萬歲,砰隠動春雷。
在紫色祭壇的殿堂臺階上祭祀完畢,帝王乘坐的車駕由蒼龍拉著返回。邊疆的戰亂如閃電般被掃除,迎來連續十年的豐收年景。皇帝如丹鳳般廣施恩澤,還向太后敬奉玉杯。宮樓前眾人高呼萬歲,呼喊聲如隆隆春雷震動。
紫畤(zhì):古代帝王祭祀天神的地方。
祗(zhī):恭敬。
蒼龍:這里指帝王車駕。
電掃:像閃電一樣迅速掃除,指迅速平定邊疆戰亂。
歲稔(rěn):年成豐收。
丹鳳:比喻皇帝。覃(tán):延及,廣施。
東朝:指太后。
砰隠(yǐn):象聲詞,形容聲音宏大。
郊祀是古代帝王在郊外舉行的祭祀天地的重大典禮。此詩應創作于帝王郊祀之后,當時可能邊疆戰事平定,農業豐收,作者通過此詩來慶祝郊祀成功,歌頌國家的繁榮昌盛和帝王的功績。
這首詩主旨是慶祝郊祀成功,展現國家太平、豐收的景象。其突出特點是語言典雅、意境宏大。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狀況和人們對國家繁榮的美好期許。
閑卻凌云筆一枝,
藕花香里且吟詩。
平生心事無人會,
說與沙鷗儻得知。
戚里門楣邸第家,暖風爭放石榴花。
桃開春水朝承露,柹老秋山晚映霞。
鞭拂珊瑚回綵袖,詩傳芍藥付紅牙。
美人薄醉胭脂暈,笑倚朱欄鬢影斜。
偃師東行路蕭瑟,穎陽歸客懷蓬蓽。
牛二店前餐不遑,曲梁館里衣頻拂。
嵩山月色照銀鞍,自笑風埃老皮骨。
花朝已及酴醾香,豫數光州看花日。
正月西游二月還,路出梁園馬蹄疾。
中牟西更圃田西,咫尺飛沙路忽迷。
貂裘烈盡北風急,憔悴孤征凍蹇嘶。
康王城邊古臺下,堌子門外無行者。
瓊瑤宮觀白云天,楊柳無枝不堪把。
馬上思家萬里長,況乃光州非故鄉。
雪深不見一南雁,行盡關山一斷腸。
驀鞭絲、喚人離別,臨歧珍重相語。尊前只莫言憔悴,都向柳枝分付。渾欲訴,奈執手、匆匆不盡愁中緒,攀條怨縷。正南苑生涼,西山作暝,爭忍別君去。
長安道,約定歸期又誤。天涯人倦羈旅。湖云湘月家山影,并入吹笳聲暮。情更苦,說有個、方回等我江南路。憑君記取。待津舶歸來,詩筒寄到,定寫斷腸句。
貝葉重分甲乙科,殘編無奈蠹蟲何。因君一問阿難老,強記如何得許多。
書劫何須怨祖龍,南寮師弟北師公。元宵夜月春燈里,半入兒童火爆中。
收得大函萬紙馀,更尋高閣作精廬。何人卻出銀鉤手,贖取琳瑯次弟書。
禁城三五弛金吾,圣主恩深錫大酺。
燈月照中齊引白,笙歌聲里重投壺。
朋懷不盡中宵美,帝澤旁流曠世無。
醉飽敢忘葑菲采,愿傾愚悃進吁謨。
分手半秋矣,金粟又飄香。對茲云外仙艷,月姊憶瑤光。不惜兔驚折取,好趁鸞飛寄與,鏡助曉來妝。或用膽瓶供,靜倚一枝旁。
想君來,東籬下,舊芬芳。不知近日消息,可有幾分黃。倘許翠衿人到,共把白衣酒酌,小醉正無妨。我輩不櫛士,只合為花忙。
繡閣知君樂事多,
唱酬從此仿鷗波。
何須更學新眉樣,
相對雙山寫翠蛾。
晝掩雙鋪,春酣半樹,停蹤海上仙槎。故國回帆,年年夢墮天涯。金樽一任催檀板,笑依然、處士人家。只新添,上枕潮痕,點鬢霜華。
一麾人有江湖意,喜官閑載鶴,地小居蝸。留滯詩魂,此邦山水清嘉。詞流百輩音塵接,倚清琴、凈洗箏琶。更誰傳,畫稿吟身,臥樹飛霞。
天開八葉蓮花峰,
神龜引子巢其中。
千年皮骨老化石,
玉色不與凡工同。
庭院深深小閣幽,
飲思亭畔綠陰稠。
四圍種得千竿竹,
偶有風來便似秋。
萬安近說神潭茶,
頗似文當屈宋衙。
山中索居睡不足,
碾寄盍令舒眼花。
萬年枝上露華清,百子池邊月色明。宮草經秋猶自碧,君王御輦不曾行。
昭陽歌舞正淹留,羌女新來勝莫愁。曲盡胡笳十八拍,爭扶玉輦下瓊樓。
明霜無際遍秋空,海鶴歸來練影同。
艷想梨花籠玉殿,輕疑柳絮散瑤宮。
夢回湘水云初合,詩就梁園雪未融。
一曲陽春人莫和,敢將阮眼傲西風。
京洛緇塵人共厭,相逢盤礴彭岡店。
館里歌呼持濁醪,燈前拂拭看雄劍。
外黃游俠自西回,小閣杏花紅粲開。
兒童淮汝無消息,那得長安有使來。
行人問路居人笑,婦姑城北停殘照。
君不見鮑氏空能東武吟,阮公且向蓬池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