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折庭桂寄玉雯姊,即詢菊花消息
分手半秋矣,金粟又飄香。對茲云外仙艷,月姊憶瑤光。不惜兔驚折取,好趁鸞飛寄與,鏡助曉來妝。或用膽瓶供,靜倚一枝旁。
想君來,東籬下,舊芬芳。不知近日消息,可有幾分黃。倘許翠衿人到,共把白衣酒酌,小醉正無妨。我輩不櫛士,只合為花忙。
分手半秋矣,金粟又飄香。對茲云外仙艷,月姊憶瑤光。不惜兔驚折取,好趁鸞飛寄與,鏡助曉來妝。或用膽瓶供,靜倚一枝旁。
想君來,東籬下,舊芬芳。不知近日消息,可有幾分黃。倘許翠衿人到,共把白衣酒酌,小醉正無妨。我輩不櫛士,只合為花忙。
我們分手已經大半年了,如今桂花又散發著香氣。面對這如在云外的仙艷桂花,我想起了像月中仙子般的你。我不顧驚擾玉兔折下桂花,趁著信使趕快寄給你,助你晨起梳妝??梢杂媚懫縼砉┓钏?,靜靜地倚在花枝旁。想象著你來到東籬下,那里有舊日的芬芳。不知如今菊花的消息,可有幾分變黃了。倘若允許我這個女子前去,和你一起飲著白衣人送的美酒,小醉一場也無妨。我們這些巾幗女子,就該為花而忙碌。
金粟:桂花的別稱。
月姊:指月中仙子,這里借指對方?,幑猓含幑庑?,此處可能代指美好事物或人。
兔驚:傳說月中有玉兔搗藥,折桂可能會驚擾玉兔。
鸞飛:可能指信使。
膽瓶:頸長腹大的花瓶。
翠衿人:指女子。
白衣酒酌:用陶淵明重陽日白衣人送酒典故。
不櫛士:指巾幗女子,不束發簪冠的士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詞中可推測,作者與友人分別已有一段時間,在桂花飄香的時節,觸景生情,思念友人,同時也對菊花的狀態感興趣,可能是作者與友人有賞菊的約定或共同愛好,在這種心境下創作了此詞。
這首詞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盼相聚之情。其突出特點是意象優美、情感細膩,運用典故增添文化底蘊。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女子的才情和情感世界。
仙翁何日夢邯鄲,夢盡榮華午未殘。我已塵中三十載,勞勞方嘆路行難。
荏苒逢人日,齋居集客星。梅紅臨碧水,鵝白換黃庭。剪綵慚三徑,斷金守一經。夜來杯酒別,眼自為君青。
掩卻菱花,收拾翠鈿休上面,金蟲玉燕鎖香奩,恨厭厭。云鬟半墜懶重篸,淚侵山枕濕,銀燈背帳夢方酣,雁飛南。
花滿枝。蝶滿枝。客舍懨懨臥病時。愁聞春鳥啼。為相思??嘞嗨?。相別常多相見稀。纏綿無了期。
老天何苦。偏把寒香慳勒住。簾外冰霜。折取新苞置暖房。計生眉睫。瑜亮當年鏖赤壁。不待東風。硬著心腸用火攻。
周公作周禮,本以致太平。后來講求者,往往亂自生。一悲新室篡,再苦新法行。善哉豫公語,萬古當作程。關雎與麟趾,此化何時明。
行羅漢慈,破劫賊故。行菩薩慈,安眾生故。行如來慈,續慧命故。行平等慈,又且如何。嶺云海月俱耕遍,拽耙拖犁卒未休。
夜半橋上星,如螢拂衣袂。為摘歲精來,欲驗偷桃事。
負汝逃生出四圍,饑寒奔走入山隈。父從舊友干衣去,母向鄰家借米回。早是幼時長處困,誰知嫁后又逢災。佳人命薄誠如此,毀璧長歌心更哀。
無限乾坤有限人,爭名不若樂于貧。腳磨老繭近犀甲,手結新疤類兔唇。未把文章期奮發,還將韻句壓艱辛。婆娑世界一游客,那片閑云是我身。
一枝楚云晴靄靄,千里清風掃淮海。蛟藏鯨戮毒霧消,四民毛發俱瀟灑。日若爐兮冰若山,勁節棱棱終不改。
夜來窗戶涼,一枕聽秋雨。曉起絕飛埃,門前有流水。
數閒茅屋起云峰,明月天高睡正濃。乍覺夜傾千丈雨,不知風度一山松。人閒拍岸驚秋浪,海底喧天怒老龍。洗盡生平塵垢慮,浩然爽氣溢心胸。
人世有生皆我寄,看來造物亦兒戲。身為蝴蝶何關夢,飯熟黃粱自有時。形影不煩相贈答,死生同是一希夷。濁醪到手能成醉,此趣陶潛或可知?
宵旰需賢表薦紳,秩宗首選贊華勛。官聯天府璇璣象,帝闡河圖琬琰文。曾聽簫韶瞻曉日,仰攀弓劍泣秋云。小臣作頌稱仁圣,湛露承恩未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