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童山
霍童山峰凡六六,不知仙子在何山。
秋風萬里一黃鶴,返照半林雙白鷴。
長劍氣橫霄漢外,飛泉影落畫圖間。
自憐懶作朝陽客,訪道尋真日往返。
霍童山峰凡六六,不知仙子在何山。
秋風萬里一黃鶴,返照半林雙白鷴。
長劍氣橫霄漢外,飛泉影落畫圖間。
自憐懶作朝陽客,訪道尋真日往返。
霍童山有六十六座山峰,不知仙子究竟在哪座山中。秋風中一只黃鶴在萬里長空翱翔,夕陽余暉灑在半片樹林,有一雙白鷴在其間。佩劍的劍氣仿佛橫亙在霄漢之外,飛泉的影子好似落在了如畫美景里。我自嘆懶得去做追求功名之人,每日往返于山間訪道尋真。
霍童山:山名。
凡六六:總共六十六座。
仙子:神話中長生不老且有神通的人。
返照:夕陽的余暉。
白鷴:一種大型鳥類。
長劍:這里可能象征著詩人的豪情或志向。
霄漢:云霄和天河,指天空極高處。
朝陽客:可能指追求功名利祿、向往朝堂之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可能詩人在游歷霍童山時,被其秀麗的景色所吸引,同時對世俗的功名利祿有所厭倦,從而產生了訪道尋真的想法,于是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以霍童山為背景,描繪了山中的美景,展現了詩人超脫塵世、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是特別著名,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精神世界的探索。
暝色赴春愁,歸人南渡頭。
渚煙空翠合,灘月碎光流。
澧浦饒芳草,滄浪有釣舟。
誰知放歌客,此意正悠悠。
貧居依柳市,閑步在蓮宮。
高閣宜春雨,長廊好嘯風。
誠如雙樹下,豈比一丘中。
向山獨有一人行,近洞應逢雙鶴迎。
嘗以素書傳弟子,師事少君年歲久,欲隨旄節往層城。
悵望南徐登北固,
迢遙西塞恨東關。
落日臨川問音信,
寒潮唯帶夕陽還。
風沙悲久戍,雨雪更勞師。
絕漠無人境,將軍苦戰時。
山川迷向背,氛霧失旌旗。
徒念天涯隔,中人芳草期。
欲逐淮潮上,
暫停漁子溝。
相望知不見,
終是屢回頭。
蠻歌豆蔻北人愁,松雨蒲風野艇秋。浪起??眠不得,寒沙細細入江流。
瀨頭細草接疏林,惡浪罾船半欲沈。宿鷺眠洲非舊浦,去年沙觜是江心。
一心求妙道,幾歲候真師。
丹灶今何在,白云無定期。
昆侖煙景絕,汗漫往還遲。
君但焚香待,人間到有時。
游仙洞兮訪真官,奠瑤席兮禮石壇。
忽仿佛兮云擾,有昏嫁兮嬰纏,綿歸來兮已久。
拂水競何忙,傍簷如有意。
翻風去每遠,帶雨歸偏駛。
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
吹角出塞門,前瞻即胡地。
三軍盡回首,皆灑望鄉淚。
轉念關山長,行看風景異。
由來征戍客,負得輕生義。
凄凄游子若飄蓬,
明月清樽只暫同。
南望千山如黛色,
愁君客路在其中。
十年歸客但心傷,三徑無人已自荒。
夕宿靈臺伴煙月,縱有諫書猶未獻,春風拂地日空長。
江南成久客,門館日蕭條。
惟有圖書在,多傷鬢發凋。
諸生陪講誦,稚子給漁樵。
虛室寒燈靜,空階落葉飄。
滄洲自有趣,誰道隱須招。
渭曲春光無遠近,
池陽谷口倍芳菲。
官舍村橋來幾日,
殘花寥落待君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