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芮玉山
苕溪秋碧卞峰濃,莼菜鱸魚興味中。
制錦歸來應自適,角巾行往與誰同。
才華便合為時用,士論須知得譽隆。
留取棠陰在巖邑,為公頻到詠仁風。
苕溪秋碧卞峰濃,莼菜鱸魚興味中。
制錦歸來應自適,角巾行往與誰同。
才華便合為時用,士論須知得譽隆。
留取棠陰在巖邑,為公頻到詠仁風。
苕溪的秋色碧綠,卞山的峰巒郁郁蔥蔥,你在品嘗莼菜鱸魚中享受著生活趣味。你任滿歸來應悠然自得,頭戴方巾往來時又會與誰相伴呢?你的才華本就應被當世所用,要知道士人對你的評價聲譽很高。希望你在地方上留下德政,我會常去當地詠贊你的仁風善政。
苕溪:水名。卞峰:卞山的山峰。
莼菜鱸魚:用張翰見秋風起,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遂命駕而歸的典故,指對家鄉美食的思念和閑適生活的向往。
制錦:指為官治理地方,出自《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角巾:古代隱士常戴的一種有棱角的頭巾。
棠陰:出自召公在棠樹下聽訟斷案,后人思其德,不忍伐其樹的典故,指地方官的德政。
巖邑:險要的城邑,這里指地方。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友人任地方官期滿歸來時,詩人為表達對友人的贊美、祝福和期望而作。當時社會可能相對穩定,注重士人的才華和德政。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芮玉山,贊美其才華,祝福其生活,期望其有善政。語言優美,用典恰當,體現出較高的文學水準,在送別詩中展現出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對友人的殷切期望。
誰剪冰房,層層疊就宣和粉。灞橋客醉,想蹀躞、低徊吟鬢。消盡春煙水邏,曲糝沙痕凈。怕鳳子、飛來難認。
紋簞醒。可還記、參橫月落,人去后、空香徑。家園最憶,是第一番風信。桃李那時年少,只有瑯玕并。池奩小、浸晚涼清影。
九天日影照三城,一樣光風幾樣青。鷦周自奮花間翼,滄海橫奔九萬鯨。
鯨鱗欲化三山圯,翻波擊浪三千起。長嘯一聲六合風,戢翎聊喙三江芑。
三江千里蓼蘋湄,春去秋來惡浪稀。彭澤舊垂高士譽,廣州重建運磗祠。
離離新佩南京組,巡陌不妨騎赤駑。父老爭迎卓茂來,竹馬歡見新明府。
西南欲比漢光時,一年借寇撫瘡痍。五褲不知何日再,兩岐聊篆此間碑。
攀轅不住空遐祝,黃童白叟堤邊簇。離愁萬頃波浪高,別思千重花正郁。
波浪之高高比山,春花明媚半山間。花紅浪白風光好,不換離人苦恨顏。
我高歌,君滿引,酒不傾瓶夜未闌。潮生月上孤舟發,只恐明朝相見難。
東風擊楫江陵道,吳汀楚岸多芳草。采芳紉佩及良時,日麗天和春正早。
未稅南冠為有身,
忘形爾汝見情親。
我詩速客酬嘉節,
傾蓋從前有幾人。
地近山泉水易浸,
淡云微雨況春深。
庭前有隙花栽滿,
留得墻陰種玉簪。
風絮飄殘已化萍,泥蓮剛倩藕絲縈;
珍重別拈香一瓣,記前生。
人到情多情轉薄,而今真個悔多情;
又到斷腸回首處,淚偷零。
刻意探幽人海外,精廬誰愛石塘偏。
山攢凈綠環空界,室敞低垣受遠天。
遁跡便同冀缺耨,移情虛寄子春弦。
嘉名肇錫休相訝,一記精微證水仙。
何處洞天稱小有,疏鐘點點出云間。結廬自得寰中勝,入社僧同物外閒。問字去來楊子宅,參禪日暮遠公山。總知至理歸恬澹,習靜應能共閉關。
突兀孤峰孰斗奇,地靈盤毓許先知。沖霄頭角看來近,戛石音聲識者希。亭似草廬諸葛臥,人方漁釣渭陽師。天池云雨年年在,遞看飛騰萬里時。
紫芝燁燁遍山椒,山對孤亭望不遙。睡起暝煙猶洞壑,坐看華月正云霄。清輝縹緲臨書幌,曙色依稀接綺寮。矯首乾坤吟思遠,馀醺卯酒未全消。
蒼蒼員嶠面高齋,山色岧峣夕轉佳。永日開簾來紫氣,馀暉傍戶映丹厓。牛羊已下初聞磬,鳥雀馴來尚滿階。莫怪茶壚淹坐久,晚晴瞻眺動詩懷。
百里專城傍海濆,千家雞犬日相聞。南荒卉服通朝貢,北闕龍章凈島氛。山郭但裁招隱賦,樓船何事伏波軍。勿言近市多喧雜,亭敞時堪駐白云。
山勢崚嶒躍馬來,當檐朝暮翠屏開。四時物色煙花里,百疊峰巒錦繡堆。長許臥游碧落外,何須濟勝白云隈。知君雅有看山興,不厭憑闌日幾回。
鰲戴三山弱海東,城南咫尺亦堪同。卿云繚繞孤峰外,瑞色沖騰杳靄中。影結樓臺臨絕澗,光生巖岫散晴空。高人對此自怡悅,不羨飛揚逐大風。
清江環抱號瀛州,日晚人歸古渡頭。波帶夕陽催蕩槳,潮生海月待維舟。塵途不定時來往,鷗鳥無心自去留。始識澹中馀雋永,蕭然身世即丹丘。
昔友稱君不厭頻,喜君果不負斯人。
墓田馬鬣窮交冢,寒食雞豚祔祭賓。
一事必傳成獨行,三生重話轉傷神。
秋風野笛苔溪路,石語荒林萬古情。
憶昨公持使節西,迎公曾渡石田溪。
今公復因召節至,送公亦渡石田水。
公今西來又東去,送迎車馬紛無數。
我雖憔悴不如人,倚賴故情蘄一顧。
阿兄今得太和官,買舟同載初不難。
公持使節豫章郡,蘄以過公道窘寒。
公今召節趨日邊,我雖失望猶欣然。
西江恩波千萬里,活此枯魚當易爾。
肩輿遠出畫橋西,密密人家傍柳堤。
一路山光迎客笑,半林鳩鳥背人啼。
園蔬破甲香猶濕,野筍添丁綠未齊。
自笑勞勞緣底事,浮生鎮日寄輪蹄。
千古牙琴遇子期,
高山流水慰心知。
而今也解琴中趣,
漫說知希只自怡。
不忍螢窗賺一生,
翻身義虎頂頭行。
金篦刮盡空花膜,
喜得天臺教眼明。
吹盡淮南落木風,角聲千里滿長空。更教明月來天際,無限寒光碧海中。
鐵甕城東接浦江,僂船舊部本無雙。沿邊不是無胡馬,未筑三城已受降。
江南花鳥久彫殘,誰向桑田拾玉丹。聞道重樓起天末,海風吹盡不知寒。
身出淮陰舊將家,腰弓臂箭聽胡笳。無端獨上狼山頂,射得孤鴻落遠沙。
珍第偕金枕,同歡感異株。
虞淵衣未浣,漢璽泥應濡。
疏干捎鶯羽,繁英礙蝶須。
桃蹊別弄色,泫露泣邢姝。
北轍心猶銳,南廊策不遷。
美芹干將相,采藻淑生徒。
賦鵩方強仕,聞雞漫壯圖。
未應精爽盡,丹穴有雙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