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吳九伯豐縣丞詩 其二
養志年方盛,持身德已明。
一官雖未達,百歲豈銷聲。
師友嗟零落,賓親自送迎。
翩翩丹旐遠,老淚亦須傾。
養志年方盛,持身德已明。
一官雖未達,百歲豈銷聲。
師友嗟零落,賓親自送迎。
翩翩丹旐遠,老淚亦須傾。
您頤養情志時正當壯年,修身立德品德已顯揚。雖只任一個小官職未能顯達,但百年之后聲名怎會消逝。師友們都感嘆您的離世,親朋好友親自為您送迎。那飄動的喪旗漸漸遠去,我也忍不住老淚縱橫。
養志:涵養心志。
持身:立身,修養自身。
未達:沒有顯達,指官職不高。
銷聲:名聲消逝。
丹旐(zhào):喪儀中用的紅色銘旌。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應是在吳九伯豐縣丞去世后,詩人為表達對他的哀悼而作。當時可能詩人與逝者有一定的交往,對其品德和才能有所了解。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吳九伯豐縣丞。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先揚后哀。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古代挽詩的常見風格和情感表達。
青松抽干龍鱗細,秋兔束毫雞距尖。
楊子擬經聊以贈,蜀麻江楮報何嫌。
善學亦善變,大鵬非自生。
神化固玄妙,天地終有形。
樂本通靈圣,誠能信窈冥。
惟憑五湖水,今古共忘情。
此蘭我何愛,對之終日坐。
萬物我一蘭,天地乃一我。
教你不肯你,
為君通一線。
若是明眼人,
覓甚臘月扇。
灼灼雞冠花,昂然當階前。
涼飆翻豈動,秋陽曜更妍。
泯彼開落跡,無為圖畫傳。
雜之百卉間,所立卓不偏。
向來絕品題,此事或當賢。
玉露凝輝粉艷新,
芳魂無意近陽春。
只愁野鹿重銜去,
零落秋香逐路塵。
一夜曉風吹斷。紅亂。點香泥。
春來何事關情最。花穗。似愁眉。
一頭城旦一胥靡,刀捉床頭兩刻之。
矯若游龍穿大壑,溫如寡母撫幺兒。
天邊暴虎憑河久,海內尋師覓友遲。
感子明珠先暗擲,還君五十六浮詞。
神仙眷屬別離輕,得意乘龍萬里行。
陸凱寄梅名士韻,王維折柳故人情。
河梁攜手懷蘇、李,服嶺題襟記范、程。
預祝使君如滿月,團圓遙夜海中生。
流水紆回枕碧邱,叢林高處豁雙眸。
嵐光遠度晴峰翠,樹影陰移法宇幽。
暫托杯中消俗累,應知物外有天游。
前騶無奈催行急,又向花源驛道脩。
圣道非一端,祇貴審其真。
殺身有時易,所難在成仁。
簞瓢食飲久南征,何忍邊城節序更。
嶺外歸途欺逼仄,人前得句感孤平。
壯懷漸負劉琨誓,孝悌難陳李密情。
抱影昏燈成寤宿,茫茫誰復問前程。
鳳皇巢扈閣,蟋蟀在西堂。
廬是承明地,園非避世墻。
清琴宵弄月,白簡晝飛霜。
采采籬邊菊,相期重晚芳。
兩傅常存好老心,
漢廷元自少知音。
歸來日日相娛樂,
賴有君王舊賜金。
江天淡淡江水平,
江岸有花紅作穗。
今日特向都城開,
晝時只合銜魚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