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章泉
苔竹軒前筍,薰風已布陰。
清詩誰可和,白酒自成斟。
顧我塵埃跡,思君泉石心。
一貧驅就祿,不覺二毛侵。
苔竹軒前筍,薰風已布陰。
清詩誰可和,白酒自成斟。
顧我塵埃跡,思君泉石心。
一貧驅就祿,不覺二毛侵。
苔竹軒前的竹筍,在和暖的南風里已經鋪下了綠蔭。誰能和我一起吟詠清新的詩句,我只好獨自斟飲白酒。看看我沾染塵埃的行跡,想起你鐘情泉石的心境。因為貧窮而奔波去做官,不知不覺間兩鬢已生白發。
薰風:和暖的南風。
和:以詩歌酬答。
塵埃跡:指奔波于塵世的行跡。
泉石心:指喜愛山水自然的心性。
驅就祿:為了俸祿而奔走做官。
二毛:指頭發斑白。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因生活貧困而外出為官,在忙碌的塵世中,懷念起友人章泉那種寄情山水的生活,從而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的思念和對自身處境的感慨。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與對比手法運用巧妙。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真實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
逸僧戛椀為龍吟,世上未曾聞此音。一從太尉房公賞,遂使秦人傳至今。
初戛徐徐聲漸顯,樂音不管何人[辨]。似出龍泉萬丈底,乍怪聲來近而遠。
未必全繇戛者功,真生虛無非椀中。寥亮掩清笛,縈回凌細風。
遙聞不斷在煙杪,萬籟無聲天境空。乍向天臺宿華頂,秋宵一吟更清迥。
能令聽者易常性,憂人忘憂躁人靜。今日鏗锽江上聞,蛟螭奔飛如得群。
聲過陰嶺恐成雨,響駐晴天將起云。坐來吟盡空江碧,卻尋向者聽無跡。
人生萬事將此同,暮賤朝榮動還寂。
百萬精兵動,參差便渡遼。
如何好白日,亦照此天驕。
遠樹深疑賊,驚蓬迥似雕。
凱歌何日唱,磧路共天遙。
張周二夫子,詩好人太癖。更不過嶺來,如今頭盡白。
人傳禹力不到處,河聲流向西。又到處即閉戶,逢君方展眉。不知是不是,若是即大奇。
我又聞二公,心與人不同。一生常在寂寞中,有時狂吟入僧宅。錦囊鳥啼荔枝紅,有時冥搜海山腦。珊瑚枝動日杲杲,
圣君在上知不知,赤面濁醪許多好。
桑柘參桐竹,陰陰一徑苔。
更無他事出,祗有衲僧來。
壍蟻爭生食,窗經卷燒灰。
可憐門外路,日日起塵埃。
為重南臺客,朝朝會魯儒。
暄風眾木變,清景片云無。
峰翠飄簷下,溪光照座隅。
不將簪艾隔,知與道情俱。
江寺名天竺,多居躡遠蹤。
春帆依柳浦,輕履上蓮峰。
禪子兼三隱,空書共一封。
因君達山信,應向白云逢。
一自游他國,相逢少故人。
縱然為客樂,爭似在家貧。
畜恨霜侵鬢,搜詩病入神。
若非憐片善,誰肯問風塵。
下營依遁甲,分帥把河隍。
地使人心惡,風吹旗燄荒。
搜山得探卒,放火獵黃羊。
唯有南飛雁,聲聲斷客腸。
日角浮紫氣,凜然塵外清。
雖稱李太白,知是那星精。
御宴千鐘飲,蕃書一筆成。
宜哉杜工部,不錯道騎鯨。
南北如仙境,東西似畫圖。
園飛青啄木,簷掛白蜘蛛。
鄰叟教修廢,牛童與納租。
寄言來往客,不用問榮枯。
古寺章陵下,潛公住幾年。
安心生輭草,灌頂引春泉。
寂寂傳燈地,寥寥禁火天。
世間多暗室,白日為誰懸。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日成東井葉,露采北山芽。
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嘉。
投鐺涌作沫,著椀聚生花。
稍與禪經近,聊將睡網賒。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
歸去是何年,山連邏逤川。
蒼黃曾戰地,空闊養雕天。
旗插蒸沙堡,槍擔卓槊泉。
蕭條寒日落,號令徹窮邊。
歷歷數聲猨,寥寥渡白煙。
應棲多月樹,況是下霜天。
萬里客危坐,千山境悄然。
更深仍不住,使我欲移船。
我愛正考甫,思賢作商頌。
我愛揚子云,理亂皆如鳳。
振衣中夜起,露花香旖旎。
撲碎驪龍明月珠,敲出鳳皇五色髓。
陋巷蕭蕭風??,緬想斯人勝珪璧。
寂寥千載不相逢,無限區區盡虛擲。
君不見沈約道,佳人不在茲,春光為誰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