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魏使君歸宛陵二首 其二
我無郡績合歸與,君有時名孰舍諸。
其事頗同人頗異,此心相照亦相疎。
一時風力天容改,后夜月華云氣舒。
同是江南易回首,人來多寄一行書。
我無郡績合歸與,君有時名孰舍諸。
其事頗同人頗異,此心相照亦相疎。
一時風力天容改,后夜月華云氣舒。
同是江南易回首,人來多寄一行書。
我沒有在郡里做出政績,理應歸去;你有當時的名望,誰會舍棄你呢。事情頗為相似但人卻不同,彼此內心能相互理解卻又有些疏遠。一時間狂風大作天色改變,后半夜月光清亮云氣舒卷。同樣身處江南容易回首往事,人們來往時多寄上一封信。
郡績:在郡里任職的政績。
時名:當時的名望。
孰舍諸:誰會舍棄你呢。諸,相當于“之乎”。
相疎:即“相疏”,有些疏遠。
風力:狂風的力量。
月華:月光。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在郡中任職一段時間后,看到友人魏使君有一定名望,而自己政績平平,在友人歸宛陵時所作。當時或許社會相對平穩,但詩人內心對自身仕途有所感慨。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自身與友人對比,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和日常的生活感悟。
自是神仙客,梅花亦讓青。
綠垂云葉重,黃映雪花輕。
襪小凌波穩,杯斜帶露傾。
一枝來贈我,吟幾覺春生。
背城贏一戰,璧水是儒林。
詞賦八叉手,功名寸鐵心。
程兼馳數驛,學苦惜分陰。
清獻起庚戌,長風送捷音。
商金久得柄,老火未退舍。
甑中著寰宇,赫酷甚于夏。
池湯頗殃魚,田龜應害稼。
桃笙亦漿汗,水國無涼榭。
扇揮腕欲脫,忍渴畏杯斝。
樹間寂秋聲,矩令何時下。
四序本循環,寒暑相代謝。
炎炎推不去,誰與詰造化。
人思濯清泠,風露愿一借。
再拜祈蓐收,西陸早命駕。
彼烏鵲兮,無異眾禽之鳴。
吉兇在人兮,彼鳴何心。
吁嗟人兮,萬物之靈。
不能自信兮,占吉兇于二禽。
有美英姿七尺長,桓桓威武孰能當。
保州蕭史來依德,拒逆侯生竟敗亡。
爵受重安持督節,謚書忠壯配高皇。
堂堂廟宇黃牢下,暮鼓晨鐘不暫忘。
草草登樓適,英流邁昔賢。
詩篇長慶集,人物永和年。
訪古宜聯社,傷春又禁煙。
青簾家酒賤,賸飲莫論錢。
曉來微雨過前溪,見說桃花水正肥。
人送風帆還紫闥,客隨星履近黃扉。
昔陪關上青牛到,今趁遼東白鶴歸。
留得春風滿全蜀,尚知楊柳賦依依。
饑餐匕筯飯,渴飲甆罌酒。
不忺白晝眠,時復遶庭走。
不結冷淡交,亦無名利友。
晚借竹風涼,臨池坐良久。
鐘撼雞鳴萬家起,月下紛紛白袍子。提壺挈榼春游閙,擎箱擐篋誰家徙。
通衢隘塞行人絕,露坐欠伸奴跛倚。遠聞雷噪轟應答,近亦洶洶殊聒耳。
軋然棘戶破曉色,陣腳忽移去如蟻。壯夫先入護幾案,儒雅雍容行且止。
垂髫趁哄未知苦,戴白相持嘆衰矣。自從明詔到郡國,士出深山集城市。
但能操筆不曳白,秋榜人人都準擬。分明結社戰所兵,投合主司誰得髓。
昨科試人今或亡,三年場屋能消幾。功名信分置勿言,身健頻來已堪喜。
槐黃早脫吾僥幸,因送兒曹得觀視。傍人休笑李秀才,三十年前亦如此。
午雞喔喔嶺頭聞,下嶺相將日已曛。
跨澗小橋斜貼水,懸崖峭壁冷生云。
青簾漸喚新從事,白壁猶存舊墨君。
桑柘漸濃麻麥秀,田夫村婦總欣欣。
每測南方候,時驚北客心。
一冬無雁過,三月有蛩吟。
槐暑常臨午,梅霖不待壬。
近來知節適,不怕瘴煙侵。
負郭平田闊,秋深獲課勤。
短鐮行缺月,多稼剪黃云。
舊臘占三白,今年稔十分。
太平村舍里,墮穗飽雞群。
一從棋折佐籌帷,凜凜威名塞漢知。
大范老今歸去矣,小申公為易新之。
檀溪春草輕車熟,苕霅秋莼短艇宜。
千載峴山磨不朽,重添羊杜兩豐碑。
不效癡禪誤此身,安居隨分樂天真。
閑尋草藥防醫病,廣施仙方為濟人。
學道未逢師訣竅,收心且養自精神。
修持要到無空地,掃卻從前礙眼塵。
涵育累朝士興起,薄海弦歌爭教子。
籯金世守韋一經,俎豆少成孟三徙。
盡從科舉梯進取,鶴發望深門日倚。
藝先德后已非古,心術乖違徒口耳。
天門髣髴馮為馬,陰德卻關橋度蟻。
時來乳臭亦觀光,潦倒英雄頻坎止。
棘闈投卷姑應之,桂籍題名先定矣。
可憐數千困眊氉,僅二十人夸利市。
近歲詞場尚剽拾,文體腐陳難古擬。
倩人者幸耘人貪,氣習陋污淪骨髓。
主司頭腦易冬烘,日色不迷世能幾。
所憂程文悮后學,豈但升沉系悲喜。
他人愛子亦如我,何敢庸心秦越視。
愿言通榜皆實才,如己得之無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