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徵宇江亭談詩見贈
論詩如文教多派,能驛眾家即無害。
孤生為盜頗自封,比來稍欲觀其外。
幾人南郭空連墻,誰士郯途忽傾蓋。
細思離合似有緣,妄生分別旋自戒。
迢遙上奉一詩王,四國交侵無經界。
龂龂執律欲正誰,空使達人笑多怪。
感君廣我用意多,惟是褊心將永賴。
夜窗病渴玉泉乾,三復佳章舌根沛。
日夕西山在眼中,此乃吾家真晚翠。
論詩如文教多派,能驛眾家即無害。
孤生為盜頗自封,比來稍欲觀其外。
幾人南郭空連墻,誰士郯途忽傾蓋。
細思離合似有緣,妄生分別旋自戒。
迢遙上奉一詩王,四國交侵無經界。
龂龂執律欲正誰,空使達人笑多怪。
感君廣我用意多,惟是褊心將永賴。
夜窗病渴玉泉乾,三復佳章舌根沛。
日夕西山在眼中,此乃吾家真晚翠。
談論詩歌就像文教有諸多流派,能融匯各家所長就沒有壞處。我獨自鉆研如同占山為王,近來才想多了解外界。有不少人如南郭先生般濫竽充數,誰能像郯子途中相遇般與我傾蓋論交。仔細想來聚散離合似乎有緣分,隨意分別高下很快自我告誡。遙想尊崇一位詩壇王者,四方流派相互沖擊沒有界限。拘泥于格律想糾正誰呢,只會讓通達之人笑話太怪異。感謝你拓寬我思路用心良苦,我狹隘的心將永遠依賴你。夜晚窗前我如病中口渴泉水已干,反復讀你佳作舌根生津。早晚西山都在眼中,這就是我心中真正的晚翠之景。
驛:此處有融匯、溝通之意。
孤生:作者自指。
南郭:指南郭先生,比喻無真才實學卻混在行家里充數的人。
郯途傾蓋:郯子是春秋時郯國的國君,以賢能著稱。傾蓋指途中相遇,停車交談,車蓋相接,形容一見如故。
龂龂(yín yín):爭辯的樣子。
褊(biǎn)心:狹隘之心。
玉泉:指口中津液。
晚翠:傍晚蒼翠的山色,也有高潔之意。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推測當時詩壇流派眾多,存在一些不良現象,作者與徵宇在江亭談詩,徵宇贈詩,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創作時作者心境既有對詩壇現狀的思考,又因遇到知音談詩而愉悅。
這首詩主旨圍繞詩壇現象及與友人談詩感悟。突出特點是將議論與情感表達相結合,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詩壇交流與思考的情況。
時清只合力為儒,不可家貧與善疏。
賣卻屋邊三畝地,鄉里老農多見笑,不知稽古勝耕鋤。
秋吟一軸見心胸,萬象搜羅詠欲空。
才大卻嫌天上桂,雙美總輸張太守,二南章句六鈞弓。
天生仙檜是長材,栽檜希逢此最低。
一自舊山來砌畔,
今日偶題題似著,不知題后更誰題。
石壁早聞僧說好,今來偏與我相宜。
有山有水堪吟處,畫人畫得從他畫,六幅應輸八句詩。
此中偏稱夏中游,時有風來暑氣收。
澗底松搖千尺雨,
閑與先生話身事,浮名薄宦總悠悠。
他鄉終日憶吾鄉,
及到吾鄉值亂荒。
云外好山看不見,
許大乾坤吟未了,
揮鞭回首出陵陽。
古寺沉沉僧未眠,
支頤將客說閑緣。
一溪月色非塵世,
無由住得吟相伴,
心系青云十五年。
江寺禪僧似悟禪,壞衣芒履住茅軒。
懶求施主修真像,行人莫問師宗旨,眼不浮華耳不喧。
竹門茅屋帶村居,數畝生涯自有余。
鬢白只應秋煉句,待得功成即西去,時清不問命何如。
邯鄲李鐔才崢嶸,
酒狂詩逸難干名。
氣直不與兒輩洽,
一間茅屋住不穩,
剛出為人平不平。
九土如今盡用兵,
短戈長戟困書生。
思量在世頭堪白,
到頭詩卷須藏卻,
各向漁樵混姓名。
兄弟將知大自強,
亂時同葺讀書堂。
巖泉遇雨多還鬧,
團圓便是家肥事,
何必盈倉與滿箱。
夏辭旌旆已秋深,
永夕思量淚滿襟。
風月易斑搜句鬢,
雖有夢魂知處所,
去來多被角聲侵。
山深長恨少同人,覽景無時不憶君。
庭果自從霜后熟,
仙桂算攀攀合得,平生心力盡于文。
茅亭客到多稱奇,
茅亭之上難題詩。
出塵景物不可狀,
君今酷愛人間事,
爭得安閑老在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