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蕊花
才入平園便有聲,唐昌觀里久知名。
已堆玉琖分金粟,更插銀花小翠罌。
蘿蔓春風藤薜長,山礬香氣晉齊盟。
世間百卉應無恨,不遇王公枉一生。
才入平園便有聲,唐昌觀里久知名。
已堆玉琖分金粟,更插銀花小翠罌。
蘿蔓春風藤薜長,山礬香氣晉齊盟。
世間百卉應無恨,不遇王公枉一生。
這花剛進入平園就聲名遠揚,早在唐昌觀里就久負盛名。它的花朵如堆積的玉盞,又似散發的金粟,還像插在小翠瓶里的銀花。它的藤蔓在春風中如薜荔般生長,有著山礬花的香氣,如同與晉人結盟。世間眾多花卉應該沒有遺憾,若沒遇到王公賞識就白活一生。
平園:可能是一個特定的園林名稱。
唐昌觀:古代道觀名,常以花卉聞名。
玉琖(zhǎn):玉杯,這里形容花的形狀。
金粟:指桂花,這里形容花蕊如金粟般。
罌(yīng):小口大腹的瓶子。
蘿蔓:藤蘿的蔓。
薜(bì):薜荔,一種藤本植物。
山礬:一種花,香氣清幽。
晉齊盟:這里是一種形象的說法,形容花與山礬花的關系如同結盟。
王公:可能指賞識這花的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定。可能是詩人在平園看到王蕊花,此花或許因曾在唐昌觀出名而備受關注,詩人被其美麗所打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花的欣賞。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王蕊花,突出其聲名和美麗。以生動的描寫和獨特的聯想展現花的特色,在花卉題材詩詞中有一定藝術價值,體現了詩人對美好事物的敏銳感知。
扁以槐堂之巨筆,銘以云谷之高辭。
鎮以平園之簽帙,照以太極之肝脾。
千巖萬壑轉芳氣,青天碧海流清規。
春晨畫出舞雩詠,夜景看成彭澤詩。
勉哉此事要真積,昔者所聞無坐馳。
愿追策驥予陶子,勿但嘐嘐如牧皮。
何物堪為壽,春山鶴算長。
云邊風馭穩,松上露巢香。
頂浴丹砂潤,翎梳白玉光。
寶圖雙象轉,長在壽星傍。
綠樹幾年栽,窗應為爾開。
陰中無暑到,缺處有風來。
長日宜佳寢,黃昏未忍回。
今年緣底事,歸思忽難裁。
圣略如天大,仁心亙古無。
神兵勝淝水,鳴劍罷伊吾。
宵旰逾三紀,歌謠遍八區。
耆龐聽遺誥,號絕更嗟呼。
買臣五十貴何疑,衣錦懷章亦未遲。
苕霅有情依輦轂,簪纓無數足親知。
只消笑向長安得,何用歌穿郢市為。
江漢沮漳吾老矣,藥囊如櫛氣如絲。
千斤黑牸將黃犢,八歲山童手堅竹。呵牛行前童御之,坤艮為謙直初六。
夷山入地山已庳,微陰更在山之麓。觀爻玩象謙復謙,不待占辭意先足。
姬公作繇更何言,利用直堪航四瀆。雖然用著體未明,后學相尋誰與告。
拳拳魯叟重抽關,此路欲行須自牧。有如子稚母更柔,弭耳阿童惟所逐。
曉隨鞭影上岡巒,暮載歌聲返茅屋。不知身大童子小,但覺氣和情性熟。
王郎于我丈人行,少秉謙爻晚尤篤。自稱身是牧牛人,不向天家請官粟。
書來蜀道告我言,牧事年來有條目。成時直到東家矩,造端先自西鄰牿。
邪閑誠存定章程,石確龍潛防反復。已將四語了卿法,更用一言從我卜。
我生冉冉向無聞,此事骎骎下喬木。三年道路寡師友,萬里奔馳妨誦讀。
角羈聞道老無成,此語最悲那可復。急須水落下夔門,走向牧齋聽一曲。
起居大國太夫人,玉帶金魚兩相門。
歲有萬千宜壽母,人生七十見重孫。
古來此事猶稀有,帝所如今亦預恩。
應是前宵度河漢,獨乘飛馭下昆侖。
天地為一家,萬人生其中。
父母甚愛之,產智牧其蒙。
雖蒙亦吾子,一一關天胸。
所以圣賢心,相傳極哀恫。
晝夜當競競,明命敢不龔。
此意一以忘,萬命為牢饔。
誰能指斯路,鄒魯兩衰公。
墮地白初形,當空黑如影。
喧豗復排拶,混沌方溟涬。
惟余塔可辨,始信江南迥。
浩蕩海揚塵,糢糊山覆頂。
梅肥頼香異,竹折傷秀挺。
瞻烏已無色,認鶴猶有脛。
簇簇歌處樓,棲棲畫中艇。
端門想班賀,沙路爭駿騁。
賦客夢游梁,逐臣悲去郢。
沾鬢不能嫌,霜毛已垂領。
吾家里曲修家木,葉如海桐實如谷。聞名謂是金作丸,見面恍驚珠奪目。
直將甘軟換嚴酸,坐使筠籠薦金屋。越山五月垂垂雨,鼎實無聲渠甚武。
雕盤供蜜漬中干,犀筯下鹽蘇齒楚。蔗糖煎實茗煎仁,枯臘猶堪詫兒女。
棱梅一種腰如束,歲歲年年官所錄。城中貴買誰得知,城外賤科人自哭。
君不見瀘戎荔子翠眉須,從來尤物非人福。
一官全似飛鴻翼,不在天南即天北。
朝辭白馬阿得脂,暮長蠻夷老夫國。
不知廣源洞里儂智高,何似仇池頂上楊難敵。
傍人自嘆吾自歌,靜處安身最長策。
蝤蛑聞說背如黿,龍眼見來形似橘。
桄榔之粉白于面,椰子之泉甘勝蜜。
婦能瀹餠兒啖果,翁自右浮還左執。
天明坐衙將吏走,飯罷收廳烏鳥佚。
人生如此亦何求,但媿君恩與民力。
君不見江陵有叟白髭須,一榻十年穿兩膝。
玉臺山里未能歸,滿世間人總可疑。
道士但行安穩處,先生應蔑刺譏詞。
重來曉日芳洲上,卻憶經年痛飲時。
未必蓬山陳少監,今朝閑暇得相思。
君不見東湖先生徐師川,雅歌清廟彈朱弦。
又不見于湖居士張安國,健語龍蛇雜矛戟。
佳人往矣不易致,見君使我心先醉。
一聞東湖名,再讀于湖詩。
恍然如見二大夫,使我真欲再拜之。
君家玉帶垂金魚,向來凜凜持鈞樞。
丈夫不要五鼎食,自向湖邊筑隠居。
小園種花復種竹,數畝宜桑亦宜粟。
人生如此復何求,把酒吟詩得自由。
客來但與談風月,萬事如今只掉頭。
夷甫風姿滿坐傾,濬沖電目照人明。
更拈秋水長天句,來映清霜十月晴。
援筆而成禰處士,搖毫不盡崔廷評。
若容跛鱉追高步,勿恤驅塵小作程。
又拖筇杖過垂虹,粉柱丹梁五十洪。
云氣深深籠薄日,波聲浩浩鼓長風。
客船破膽經塘石,漁艇輕生逐釣筒。
欲訪三高無處問,悠悠千古見冥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