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通司法之官括蒼
議禮蠲租兩有聲,老坡元不計身榮。
為民受屈今誰似,有子能傳近得名。
此去掾曹無暖席,是中科律定持衡。
公余更欲翻經籍,古道時才孰重輕。
議禮蠲租兩有聲,老坡元不計身榮。
為民受屈今誰似,有子能傳近得名。
此去掾曹無暖席,是中科律定持衡。
公余更欲翻經籍,古道時才孰重輕。
你在議禮和減免租稅方面都有聲望,就像蘇東坡一樣不計較自身的榮華。為百姓受委屈如今有誰能像你,有個能傳承你風范的兒子近來也出了名。此次去任掾曹之職會忙得無暇暖席,你精通科律定能秉持公平。公務之余還想翻閱經籍,古代的道德風尚和當今的才能哪個更重要呢。
蠲租:減免租稅。
老坡:指蘇東坡。
掾曹:官府中佐助官吏。
科律:法令條律。
持衡:比喻主持公平。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友人子通即將去括蒼任職司法之官,詩人為其送行而作,展現出對友人才能和品德的認可,在送行之際給予鼓勵和期許。
這首詩主旨是贊揚友人在政務上的作為和品德,期許友人到任后能繼續秉持公正、勤奮政務。其特點是情感真摯,用典恰當。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體現了當時送別詩表達對友人祝福和鼓勵的常見風格。
商飚之蕭瑟兮,百草莽其披離。何深林之敷蕙兮,藹芳華其不虧。
物有生而專媺兮,豈伊人而不然。閴濬房其窈窕兮,非從夫將孰稱賢。
媚璇源之駛瀏兮,四僊之峰其??嶪。袞衣藹其碩膚兮,笄珈配之煒曄。
有齋季女淑且明兮,天作之對奚茍求。懿玉屏之有孫兮,嗣寬閑之潔修。
面嘉命其必敬戒兮,庶幾君子之好逑。歌福履之將兮,詠室家之宜。
敝屣珠玉吾何有兮,佩禮義而服書詩。顧俗好之騖榮兮,得則盈而失則沮。
媺君子其獨不群兮,期百歲而偕處。夫何孤鸞一朝而舞鏡兮,悼亡賦而鬢霜。
念天秩之有典兮,幽明離隔其忍忘。冷辟邪而燼絕兮,疊旁行其蛛蟊。
耿松岡之夜月兮,尚欣欣以從舅姑之游。悼人命其孰司兮,參大衍其非夭。
信流芳之未沫兮,豈獨華發而曰壽。茍天理之可恃兮,君子之步其丹霄。
湯沐大國日可冀兮,尚足慰芳魂于一丘。
郊見帝兮琮璜,瑟彼瓚兮流斯黃。物有專兮靈粹,寧糅雜兮尋常。
懿君子兮毓德,可蠡測兮蘊藏。稟堪輿兮間氣,學遠紹兮皇王。
探墜緒兮鄒魯,集臯夔兮眾芳。俗????兮要艾,紛余佩兮蘭纕。
眾襜襜兮冶服,爛余裳兮織襄。石渠兮紫橐,斗樞兮萬閣。
持眾美兮效君,寧濡跡兮康國。世惛惛兮莫吾與,矯茲媚兮私處。
畦于閭兮珣琪,藝瓊蔬兮玄圃。暖晴旭兮養和,霏瑞霧兮來下。
茍昭質兮莫虧,猶可遺兮遠者。及羲鞭兮未晏,導帝之兮軌路。
偉茲帖之奇瑰兮,羌筆力之有神。走緘縢之來詔兮,并垂棘而足珍。從鯉庭而載求兮,得陳亢之異聞。書三閭之孤忠兮,將爭光兮儀鄰。
予嘗竊寘疑兮,謂意或有在也。方淳熙之繼明兮,德如天其大也。挈道統而在上兮,固無嫉邪之害也。先生之溯伊濂兮,又非沅湘之派也。
寓物以寫興兮,自前世以固然。豈先生之適正兮,乃獨取于沉淵。行或過乎中庸兮,雖為法而不可。其忠君愛國之誠兮,亦不虞乎后日之禍。
彼不學兮,周公仲尼。知莊士與醇儒兮,或羞稱之。律風雅之末流兮,若未免于或變。使交有所發兮,亦足以迪天性民彝之善。
以今日之書兮,固非出于感時。則異時之集注兮,亦何病乎俗人之悕。原屈原之心兮,宗國之楚。作春秋兮,固安在乎黜周而王魯。
先儒之心兮,百圣之矩。藏此帖兮,昭于今古。
公嘗有凈名之詩曰:殷勤顧景物,為爾老南徐。
考乎此篇,則出無晴雨之待,觀無陰霽之殊。晝呼竹輿,暮詠歸涂。既不舍于斯須,其必邇于海岳之故廬。
如曰易硯山之寶儲,登樓平章,維王及蘇,自西徂東,乃獲奠居。
此所謂舍其舊而新是圖,予固因以驗予記與跋之皆不誣也。
驥不稱其力,文當與德兼。褊能多悻悻,小器或惉惉。
行世吾誰與,窺公意自厭。秉心溫以恪,植操靜而廉。
信矣天資媺,加之學力漸。巖巖疑壁立,滟滟乃淵潛。
李杜波瀾闊,黃陳律令嚴。鏗鈜諧律呂,璀璨溢緗縑。
振采賢關辟,疏榮物議僉。董帷終日下,戴席幾重添。
江漢荊之望,龜蒙魯所瞻。鹢飛俄引卻,蝶夢一何恬。
萬里紆朱紱,孤峰對白鹽。清吟憑月檻,長嘯倚風簷。
偶過伊川洞,高褰刺史襜。簡寬疏訟缿,惻怛到窮閻。
治行流江海,除書降陛廉。六條頒屬部,五聽察蒼黔。
紫塞塵方暗,紅巾黨未殲。人情彌震洶,鄰境倍危阽。
所恃福星照,能令妖焰熸。民皆欣抃手,公亦笑掀髯。
鳳綍搜才切,驪珠信手拈。春雷掀舊蟄,秋月吐新蟾。
平似衡加石,明如鏡出奩。薦賢應受賞,端策不須占。
世路吁猶梗,宸衷祇自惔。飛書星較速,多壘日相覘。
曀霧中原慘,何時圣化霑。廟謀須謹密,人意惡猜嫌。
裘葛如無定,膏肓豈易砭。內須和鼎鉉,外亦倚珠鈐。
頃者益謀帥,胡然心執謙。有才空置散,蓄憤可能忺。
人物何其眇,公朝忌者??。幾曾明察察,競作息奄奄。
我自芻蕘侶,情酣筍蕨甜。輟耕憐觳觫,貪餌強喁??。
昔戀龜頭縮,今愁馬口箝。何階群玉府,入手萬牙簽。
憔悴投林翼,蹣跚上竹鲇。自窺談屑璨,屢詫筆鋒铦。
愧甚享金帚,慙如倚玉蒹。素懷長北闕,流景恐西崦。
天久思平治,公當贊景炎。入應扶紫極,出則擁朱綅。
謀必先康濟,才宜拔滯淹。豈聞春發育,而間物洪纖。
執御心無斁,題詩筆欠尖。清波一引手,濁水脫膠粘。
雨過春塘水慢流,喚船聊作石湖游。
水亭風檻今余幾,越壘吳臺相對愁。
笑拂壁題如覿面,憶從鄉老話遨頭。
不知化鶴曾歸否,更撚梅花一餉留。
尺瑜寸瑕,工所不棄。如公平生,抑有清議。雖翰墨之僅存,亦世俗之共毖。予獨區區于別白,是亦或出于有意。
昔鄒忠公以言得罪,士皆縮頸以避去。公乃折簡以自麗,由是而去,蓋已無懟。
然則操觚刻槧,片言幅紙,其知所以行己也必矣。以字達識,以識行字,舉一知二,茲帖之所以可貴。
金相玉質素心降,每見令人折幔幢。
亦有薦敭當使傳,若為淹泊只侯邦。
款門心訝三醫謁,藏壑舟驚半夜扛。
搔首薰風丹旐舉,些歌凄斷不成腔。
吾宗譜牒祖通義,蟬聯到公十五世。五派之分同一源,如木有本瓜有蔕。
公家門戶最赫奕,簪紱相承真鮮儷。堂堂鐵面渠州牧,能以方寸永來裔。
用之不盡地自寬,信有詩書為可繼。龍駒墮地汗流赭,修途萬里自迢遞。
箭鋒巧中由基的,桂香慳與春官第。誰知風雨短檠燈,慣作儒生窮活計。
彤檐問俗歷三州,和平斂退鋒芒銳。羹藜任笑庖煙冷,嚼蠟倦親歌舌脆。
似聞皇華催遣送,斗城未必能留滯。廣平傳緒五百年,凜凜千鈞若旒綴。
藉公一力為挽回,澡刷家聲舊芳桂。平生況耐反復看,穮蔉懸知多斂穧。
鼎來富貴正黑頭,粲粲芝蘭滿庭砌。周盟有幸聯肺腑,魯泮居然覺疣贅。
所愿宗風振寂寥,敢將末路竊聲勢。霧雨蒙蒙梅子黃,廉泉堂上薰風細。
千金稱壽意何如,自倚情親為新制。
處處名山屐齒留,盡忙也合此閑游。
重樓高壓青螺頂,二水橫分白鷺洲。
歲月盡饒僧結足,風煙耐與客消愁。
紅塵岐路重回首,車轂憧憧古益州。
兔魄烏輪西復東,流光那肯駐顏紅。
禮羅君不見溫造,志廣吾寧如孔融。
難策材駑攀逸武,相期親壽轉方瞳。
飛騰景暮何須問,圣處慙無一發功。
煌煌洛陽城,衢術萬國通。
車塵日交騖,襟期那易同。
目成者誰歟,言笑春怡融。
我自商聲歌,君亦手絲桐。
西風忽以厲,高情逐云鴻。
輟筆金鑾坡,一麾滄海東。
補過要汲直,草詔須陸公。
盈庭愕相顧,蹇蹇胡不容。
君去我獨留,我闕誰與攻。
況復狗尾續,羞顏蓮炬紅。
青煒留中分,風日和且釅。冰綃熨遠空,云錦織方甸。
農政自古然,長官欲身勸。皤皤彼黃發,懇懇余素念。
胼胝無乃勞,推瀝不敢怨。文移窘星火,日夕靦顏面。
所欣歲洊熟,況復江可堰。蒙袂奚自來,儲粟何以贍。
瓣香企璇穹,徧界雨美膳。使民樂耕桑,為國罷征戰。
堯俗可盡封,嗚呼何日見。
秦火燎原,衣冠涂炭。
繞指之柔,出乎百鍛。
如公之剛,猶死憂患。
時歟命歟,一覽三嘆。
予家有山林集,觀寶晉自制之詞,每不逮乎平日之文。豈句律之未工,疑用志之或分。
偉筆力之扛鼎,得過庭之異聞。陶冶性情,自為陽春。
既寓意于館甥,亦秘笈而自珍。
予嘗商略函書,仿佛梁塵,規矩合作,勺簫奪倫。
竊以為夫君金縷之衣,亦未足以換墨練之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