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倅寄惠四詩用昌黎和裴相韻愧不能當也走筆賦二章以謝 其二
近來人物眇江東,況也書生責勇功。
痛定卻思三策謬,歸來猶想萬山崇。
誰從荀伯官寮里,賦入昌黎句法中。
戎事尚多心事少,苦無佳語可酬公。
近來人物眇江東,況也書生責勇功。
痛定卻思三策謬,歸來猶想萬山崇。
誰從荀伯官寮里,賦入昌黎句法中。
戎事尚多心事少,苦無佳語可酬公。
近來江東人才稀少,何況一介書生卻要被要求建立勇功。傷痛平息后反思自己提出的三策是錯誤的,歸來后仍想起那崇山峻嶺。有誰能在像荀伯那樣的官寮之中,寫出如昌黎先生風格的詩句。軍事事務繁多,心事卻少了,苦于沒有好的話語來酬謝您。
眇:稀少。
責勇功:要求建立勇敢的功績。
三策:可能指作者曾提出的三條計策。
荀伯:可能是一位官員代稱。
昌黎:指韓愈,他是昌黎人,其詩歌有獨特風格。
戎事:軍事事務。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明確。從詩中可推測當時江東地區人才可能較為匱乏,作者作為書生可能曾參與軍事相關事務并提出計策,但效果不佳。友人陳倅寄詩相贈,作者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作者對自身經歷的反思和對友人贈詩的感激與愧疚。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質樸。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能反映當時文人的心境和交流情況。
故人北游久不回,
塞雁南渡聲何哀。
相思聞雁更惆悵,
卻向單于臺下來。
玉洞秋有花,蓬山夜無鬼。
豈知浮云世,生死逐流水。
瑤臺歌一曲,曲盡五煙起。
悠然望虛路,玉京在海里。
青箓秘不聞,黃鶴去不止。
愿隨執輕策,往結周太子。
常愛魯仲連,退身得其趣。
不知鴟夷子,更入五湖去。
云霞恣搖曳,鴻鵠無低翥。
萬里天地空,清飆在平楚。
藏名向寵節,辭疾去公務。
夜盡醉弦歌,日高臥煙樹。
豈嗤生前樂,千載自垂裕。
論道復論功,皆可黃金鑄。
雷息疏雨散,空山夏云晴。
南軒對林晚,籬落新蛩鳴。
白酒一樽滿,坐歌天地清。
十年身未閑,心在人間名。
永懷君親恩,久賤難退情。
安得蓬丘侶,提攜采瑤英。
五陵射雕客,走馬占春光。下馬青樓前,華裾獨煌煌。
自言家咸京,世族如金張。擊鐘傳鼎食,爾來八十強。
朱門爭先開,車輪滿路傍。娥娥燕趙人,珠箔閉高堂。
清歌雜妙舞,臨歡度曲長。朝游園花新,夜宴池月涼。
更以馳驟多,意氣事強梁。君王正年少,終日在長楊。
四十九年前及第,
同年唯有老夫存。
今日殷勤訪吾子,
穩將鬐鬣上龍門。
湛湛騰空下碧霄,
地卑濕處更偏饒。
菅茅豐草皆沾潤,
不道良田有旱苗。
青驪八尺高,俠客倚雄豪。
踏雪生珠汗,障泥護錦袍。
路傍看驟影,鞍底卷旋毛。
豈獨連錢貴,酬恩更代勞。
萍聚只因今日浪,
荻斜都為夜來風。
寶釵分股合無緣,魚在深淵日在天。得意紫鸞休舞鏡,從此蘼蕪山下過,只應將淚比黃泉。
鸞辭舊伴知何止,鳳得新梧想稱心。紅粉尚存香幕幕,愿作山頭似人石,丈夫衣上淚痕深。
舊嘗游處遍尋看,睹物傷情死一般。買笑樓前花已謝,莫道詩成無淚下,淚如泉滴亦須干。
淮淝兩水不相通,
隔岸臨流望向東。
千顆淚珠無寄處,
一時彈與渡前風。
雞樹煙含瑞氣凝,
鳳池波待玉山澄。
國人久倚東關望,
擬筑沙堤到廣陵。
一峰當勝地,萬點照嚴城。勢異昆岡發,光疑玄圃生。
焚書翻見字,舉燧不招兵。況遇新春夜,何勞秉燭行。
九枝應并耀,午夜忽潛然。景集青山外,螢分碧草前。
輝華侵月影,歷亂寫星躔。望極高樓上,搖光滿綺筵。
春山收暝色,爝火集余輝。麗景饒紅焰,祥光出翠微。
白榆行自比,青桂影相依。唯有偷光客,追游欲忘歸。
九衢塵里一書生,
多達逢時擁旆旌。
醉里眼開金使字,
紫旗風動耀天明。
朱紫花前賀故人,兼榮此會頗關身。
同年坐上聯賓榻,
芳菲解助今朝喜,嫩蕊青條滿眼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