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郭伯瞻
圣門力學錢公輔,盛世能書蔡伯喈。
出處有時安義命,笑談無我見襟懷。
桂花香滿山堂閙,秋氣清連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筆健,留將大字寫磨崖。
圣門力學錢公輔,盛世能書蔡伯喈。
出處有時安義命,笑談無我見襟懷。
桂花香滿山堂閙,秋氣清連石洞偕。
只好放教椽筆健,留將大字寫磨崖。
圣門中努力學習的是錢公輔,盛世里擅長書法的是蔡伯喈。人生的出仕與隱退都有定數,應安于命運,談笑間沒有自我之見更能顯出襟懷。桂花香飄滿了山堂,秋氣清爽與石洞相連。最好讓筆力雄健,留下大字刻在山崖上。
圣門:指圣人的門下,這里泛指學問之道。
錢公輔:北宋時期人物,以力學著稱。
蔡伯喈:即蔡邕,東漢時期著名文學家、書法家。
出處:指出仕和隱退。
義命:指正義和命運。
襟懷:指胸懷、抱負。
椽筆:大筆,比喻筆力雄健。
磨崖:在山崖上刻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社會相對穩定,處于“盛世”。詩人可能與郭伯瞻相識,看到友人的襟懷和所處環境,有感而發創作此詩,表達對友人的贊賞和鼓勵。
這首詩主旨是贊賞友人的襟懷并鼓勵其留下佳作。特點是用典自然,借景抒情。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的交流和情感表達。
十載談經地,重來徑已荒。野花含宿雨,秋草上空墻。客送新醅酒,樓懸舊臥床。曉涼憑檻立,山色四蒼蒼。
故人復此地,不醉欲如何。世事杯中盡,年華鏡里過。孤云留閣樹,殘日掛煙蘿。惆悵王孫去,門前芳草多。
舍身拒敵英雄事,幾見娥眉甘殺身。
上國衣冠爭媚賊,西江巾幗此完人。
青山一角埋貞骨,碧血千秋愧貳臣。
魂魄化為精衛鳥,不隨飛燕傍東鄰。
數遍花須,吹殘柳絮,無聊掩上窗紗。深深庭院,簾幕幾重遮。漸覺相思意倦,壓繡衾、紅玉偎斜。叮嚀意,畫梁燕子,絮語莫驚它。
知伊當此際,人兒見否,幽恨空賒。乍墜來、釵鳳松卻鬟鴉。搖漾柔魂一縷,倩楊花、扶向天涯。誰催覺、枕痕印處,雙頰暈朝霞。
宛轉新詩當懺文,
心香一瓣對天焚。
波沈潭底深千尺,
春到人間少一分。
幽怨早知銜石闕,
吉祥還望現曇云。
夜臺寂寞應思我,
安得相逢李少君。
長安十丈雪,寒色滿荊榛。唯吾咫尺地,留得故園春。
十月見蘼蕪,青青似春浦。豈子歌長春,春色不敢去。
百卉皆零落,如何爾獨存。豈無冰雪苦,一意遲王孫。
自與美人期,芳草日轉碧。今日凌寒者,豈獨松與柏。
已訝雪中在,況逢燈下看。酒闌相把贈,疑是翠瑯玕。
客路遠如天上。
空倚層樓凝望。
柳色綠陰陰,
濃抵春江晴浪。
小恙。
小恙。
瘦盡春前模樣。
越王城下草青青,
眺遠須登第幾層。
白發山僧閒指點,
斜陽古木是諸陵。
此日梅花剩足依
明年歸只詠公詩
不堪霸水匆匆別
待寄越膏重覓辭
云扃終古閉,
草色綠巖腰。
鳴鳥不知處,
游蜂如見招。
洞天晴亦雨,
花氣午猶潮。
小坐無僧話,
茶香破寂寥。
昔聞王氏子,
當戶植三槐。
草木含靈氣,
兒孫列上臺。
吾家先大父,
手澤毓嘉材。
此后花黃候,
長安孰往回。
看了香梅看瑞香。月橋花檻更云窗。不知是有春多少,玉水靈山醉幾場。
閑蝶夢,褪蜂黃。盡溫柔處盡端相。珠簾十里揚州路,贏得潘郎兩鬢霜。
洛中曾為看花行,
綵檻移春尚滿城。
君自蘭臺稱賦客,
可令江左似東京。
御李今朝出郭西,桃花源水洞門迷。階前蔓草因風偃,樹里寒鴉帶日棲。十里清陰飄謝屐,千株濃綠擬蘇堤。登臨莫漫空歸去,隔岸云邀翰墨題。
豸使霜威肅八荒,名園春日餞霞觴。驄輪無自永今夕,民瘼憑誰達未央。嶺徼艱危資倚仗,臺端豐采倍尋常。欲知無限東人意,都在鴻飛九罭章。
拜奉山陵淚兩垂,
提攜鞠育賴仁慈。
松林轉盛青如許,
鬢發勞傷白所宜。
屈指多年思慕永,
深慚暮景遠來遲。
珠邱玉殿依然覲,
悲想音容寸晷移。
木摵摵兮若有聞,風回回兮吹塵。
神之來兮何暮,斗斜月落兮夜將向晨。
跪捧香兮謹以俟,久注目兮山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