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張昌化合溪新亭韻 其一
不礙溪流水不平,主人平處主鷗盟。
兩峰呈秀出天造,雙澗同流到地清。
尚憶經過曾對酒,欲來登覽恨無名。
仙凡咫尺紅塵隔,草草題詩亦浪評。
不礙溪流水不平,主人平處主鷗盟。
兩峰呈秀出天造,雙澗同流到地清。
尚憶經過曾對酒,欲來登覽恨無名。
仙凡咫尺紅塵隔,草草題詩亦浪評。
溪水流動不受阻礙,水面卻不平;主人身處平和之境,與鷗鳥結盟為友。兩座山峰展現秀麗之姿,像是天工造就;兩條山澗一同流淌,到地上仍清澈見底。還記得曾經路過此地一同飲酒,如今想來登覽卻遺憾沒有合適的名義。仙境與凡世僅咫尺之遙,卻被紅塵阻隔,我匆匆題詩也不過是隨意評價罷了。
次韻:舊時古體詩詞寫作的一種方式,按照原詩的韻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主鷗盟:與鷗鳥結盟為友,指退隱江湖。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浪評:隨意評價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在游歷過程中經過合溪新亭,被當地的自然美景所吸引,回憶起曾經在此地的經歷,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或許詩人在塵世中有所羈絆,面對美景卻不能全身心投入,從而有了仙凡被紅塵阻隔的感慨。
這首詩以自然山水為主題,通過描繪山水之美,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塵世的超脫之情。對仗工整,意境清幽,在文學上展現了較高的藝術水準,體現了詩人對自然景觀敏銳的觀察力和細膩的情感表達。
春風獵獵卷雙旌,
太守開罇上子城。
地僻養成山水趣,
民和流入管弦聲。
林花遠近參差發,
野景朝昏次第生。
引領英游歸未得,
東溪遺恨幾時平。
危閣已可愛,野僧仍見邀。
灘稀逢水靜,城近覺山朝。
露發秋光潤,風吹雨意銷。
巴童不知我,孤興在漁樵。
嵯峨群峰高,
蓊鬰萬木滋。
一容樵夫手,
誤落長松枝。
煙云慘無色,
禽鳥鳴且悲。
人心不為慮,
山意從此衰。
霜風刮刮侵人膚,宿云卷卷歸江湖。
天開碧幕萬里鋪,飛出東來三足烏。
羽毛渾丹光焰敷,地下萬物凍以舒。
我今踴躍行樵蘇,白粳可糴酒可沽。
烏為母,吾為雛,致我之暖,令我之??,嗟不能報烏區區。
郊外日暖春溶溶,十里不斷人相從。
填填車馬上墳去,踏盡青草行人蹤。
松柏影重楸葉開,一區冢舍全家來。
展看酹酒聚頭哭,哭盡更把松楸栽。
隔溪青冢高巍巍,塼片露出空余碑。
子孫因官往南北,溫暖時節無人知。
虛有官階又無食,舊日松楸已荊棘。
不及尋常百姓家,泉中卻得兒孫力。
休休休,有子莫愿為公侯,有孫莫令從官游。
每到年年寒食節,尚有一杯羮,來到墳上頭。
憶昔重游樂,尋春之宛陵。
天機織出萬山錦,虹橋倒影銀河明。
游絲縈空白日暖,好鳥亂響清風生。
疊嶂樓中索美酒,坐上客子皆豪英。
諸姬合雜奏弦管,一人妙唱為井瓊。
玉板斜開厚冰裂,鴛鴦索拍秋波橫。
酒盞貪歡不知數,夢入瑤池逃宿酲。
誰知一別萬事錯,荷衣倒著來江城。
青云散盡落青野,長絲掣斷無長鯨。
鄉山好在卻歸去,當共故人吟此情。
蓬山仙子任天真,
乞領南麾奏疏頻。
金鏁闕邊辭黼座,
水晶宮里得朱輪。
公庭事簡煩丞掾,
齋閣詩多泣鬼神。
莫為行春戀苕霅,
鑾坡揮筆待詞臣。
廟食圓山忘歲年,自言耽酒未能還。
身披羽衣手提藥,時時混跡來人間。
七言四句又奇絕,固非俗士能追攀。
蓬萊卻在漳水上,鼇頭突起滄波環。
長蘿秀木鏁春色,石泉自瀉秋聲潺。
伊予來漳四十日,始造秘殿瞻威顏。
歸鞍未解疾遽作,寒氣束縛形骸跧。
夜夢青衣捧玉盤,琉璃十顆傳靈丹。
欣然投齒咀三四,若飲沆瀣生修翰。
精神頓覺枕上醒,五鼓未送蟾光殘。
明朝視事若平昔,僚吏爭賀詢其端。
真仙垂祐必終始,凡骨豈易當珍丸。
便思勇決謝塵網,往跨皓鶴參翔鸞。
吟詩賣藥同至樂,安用包羞拘一官。
燭淚漼漼罷賦詩,
幅巾乘興步東西。
銀河逼夜光芒墮,
玉宇參天次第迷。
稍夢荊江三里鵠,
忽驚漢殿五時雞。
平生出處無心較,
亦似莊周萬物齊。
中林山谷間,出沒緣畏途。
楩楠蔽白日,落落梁棟軀。
半為野火燒,摧頹委樵蘇。
清泉勞奔注,亦為勢所驅。
微芒濟物心,到海何其迂。
吾物處其一,進退難與俱。
置身木雁間,恐非斯人徒。
湘江傾瀉明河源,湘山來落如駿奔。
尋幽乘興莫辭遠,白云中有黃金園。
佛師無心法愈密,徒眾先后陳卑尊。
甘泉噴灑仙籟爽,此身已覺超籠樊。
高堂卻見山外水,古鑒磨開蒼蘚昏。
長城深鏁萬家富,老木自作千營屯。
兩洲半沒鯨鼓鬣,雙崖斗起天為門。
滄溟不識幾番變,石泐猶有濤淙痕。
茯苓愈大愈堪食,深鋤但惜傷松根。
登高覽物亦徒爾,秋色況是當離樽。
崔侯才思銳無敵,蒼鷹得兔霜翎翻。
嗟余染翰愧復正,累句何足先行軒。
故人柄政坐東府,請君獻策安黎元。
不雨九十日,火氣流郊郛。空山渴虎兕,涸泥困龍魚。農事固騷屑,令人但長吁。渺思真宰意,反復竟何如。去歲百川溢,園田變江湖。南民遂乏食,十九棄路衢。那聞今秋旱,性命當無余。祀龍稽往法,撃鼓煩群巫。
殷殷百里雷,奮自東南隅。陰云隨電合,密雨應時須。馳驅蒼黃際,慘淡氣色蘇。登樓注遠目,百憂聊滌除。
銀浪徹平地,玉繩迷太虛。日月洗塵坌,山川改焦枯。法宮朝大舜,冠珮皆鴻儒。況當禮樂新,百靈共持扶。
和氣自茲肇,風雨安敢逾。欲傳千歲音,詠言愧蘼蕪。
猛虎磨牙齒九州,禰生何事來擨。
黃云屯屯宴賓客,故衣脫去更岑牟。
漁陽摻撾曲聲苦,壯士銜悲寂無語。
漢朝社稷四百年,海瀉濤淙一抔土。
嗟哉鼓史狂而癡,天運往矣安能追。
四方血戰殊未已,三尺棁杖真何為。
君不見武昌之國鸚鵡洲,至今芳草含春愁。
可行則行止則止,死無所益令人羞。
死無所益令人羞,黃祖曹公均一丘。
嗟乎孺興之不幸兮,上有高堂白髪之慈親。孝不克以自信兮,魂將逝而復返。目冥冥而莫勝兮,顧天命之予短。業修修兮志與道配,寂不少振兮遽沉幽而終蹇。
蘭未芳兮先凋,月將升兮俄隕。孺人囂囂兮,追話言之弗足。夢悠悠兮,魂去來而數蹙。撫稚子兮秋夜長,暗明珰兮摧腕玉。
魂何知兮,興予之哀。體與道化兮,歲月徂而屢周。情纒綿兮,若俱往則已矣。詞不足以盡寄兮,托余思于江流。
勸君歸,
腰下懸金祿及兒。
家有良田秫稻肥,
種菜結實栗與梨。
江山滿目煙云披,
長年之樂吾無羈。
何須七十乃言歸,
行將七十能幾時,
分符持節力已疲。
才德及人固無盡,
此身抱病欲何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