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黃文叔燕堂 其二
著屋圖書里,四山樓觀重。
莼添張翰思,橘當李侯封。
湖水自平淡,花枝多冶容。
興來詩已就,只可酒千鐘。
著屋圖書里,四山樓觀重。
莼添張翰思,橘當李侯封。
湖水自平淡,花枝多冶容。
興來詩已就,只可酒千鐘。
在滿是圖書的地方建造房屋,四周山巒環繞,樓觀顯得更加莊重。莼菜勾起了如張翰般的思鄉之情,橘子如同李衡所封的財產。湖水自然平靜淡泊,花枝大多艷麗多姿。興致來了詩也寫成了,只需要千鐘美酒相伴。
著屋:建造房屋。
樓觀:泛指高大的建筑物。
莼:莼菜,張翰在洛陽做官,見秋風起,想到家鄉的莼菜羹、鱸魚膾,便棄官而歸,后以“莼鱸之思”表示思鄉之情。
李侯封:三國時李衡在武陵龍陽汜洲上種橘千株,臨死時對兒子說:“吾州里有千頭木奴,不責汝衣食,歲上一匹絹,亦可足用耳。”后橘樹長成,每年獲利頗豐。
冶容:美麗的容貌,這里形容花枝艷麗。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較難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是在拜訪黃文叔的燕堂時,被堂中環境和周圍景色所感染,看到主人在充滿圖書的環境中生活,結合自然美景,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贊美黃文叔燕堂的環境和生活方式,突出其高雅閑適。特點是用典自然,寫景與抒情結合。在文學上展現了宋代文人對生活情趣的追求和詩意表達。
時事歷多艱,
愁心千萬結。
把袂對斜陽,
相看不忍別。
九曲衡峰望轉遙,秋風湘水自蕭蕭。羊垣羚峽馀妖氣,楚尾吳頭起怒潮。
萬卷奇書收薏苡,一朝信史付芻蕘。此行好慰鄉人望,贈策權當學繞朝。
傷心災難萬方多,轉語勸君毋渡河!天上星辰搖北斗,地中螻蟻夢南柯。
出山水本清如鏡,歸岫云猶淡似羅。維楚有材仍楚用,莫隨山鬼續「離騷」!
聽鼓羊城過往頻,一官贅物付沈淪。俄驚席卷新民國,竟似輪回再世人!
兵革欲銷文獻重,年華未老梓桑親。笑看司馬題橋返,挈得文君共食貧。
清漳山水多生色,印住衡山老寓公。食不累官今閔貢,舂甘賃廡古梁鴻。
秋高欲送伊人去,世亂應宜我輩窮!相士半生今有幾,昂頭欲搗碎虛空。
筆落元戎重,詩成坐客新。
譙門雙壯觀,邊將一團春。
夢破盤行玉,名存甕得銀。
衰遲亡補報,著意與民親。
龍門崇且秀,間氣鐘名賢。
卓哉卜氏子,允為群彥先。
講道師元圣,顏冉同周旋。
序詩發微旨,傳易探幽玄。
豈惟富文學,垂訓多格言。
悠悠千載下,斧屋尚巋然。
我欲薙荒穢,采蘋薦寒泉。
九原如可作,愿言為執鞭。
團扇團且潔,
不污亦不缺。
用舍惟其時,
行藏比賢哲。
寄言漢宮人,
何須中腸熱。
人亦有相愛,我爾殊眾人。
朝朝寧不食,日日愿見君。
一日不得見,愁腸坐氛氳。
如何遠相失,各作萬里云。
云高風苦多,會合難遽因。
天上猶有礙,何況地上身。
進履之心,可以授道。
惜哉師傳,未聞何奧。
歷數交游內,公家雅有連。
舍人先即世,駕部復沈泉。
遠訃聞今夏,高談記昔年。
離窮一片影,大似老夫然。
藹藹名都會,
鹓鴻共接翱。
金貂萬戶客,
鐵騎五陵豪。
夾道紅塵滿,
千門白日高。
寂寥楊子宅,
隨分守蓬蒿。
更耽擱、蘆花偎絮。燕子樓臺,柳條門戶。暮雨宵小,那是才唱,奈何許。勸君行矣,莫悵暮天云樹。樹解甚么來,會做出、多情如此。
日暮。征鴻不見,只見鷓鴣無數。難行得也,算多謝、這番分付。汝也不合出山來,替人去、聲聲為主。剩只有蠻箋題字,言愁覼縷。
少年走馬洛陽城,今作江邊瓶錫僧。說與虎頭須畫我,三更月里影崚嶒。
來日安榴花尚稀,壓墻丹實已垂垂。何時著我扁舟尾,滿袖西風信所之。
只今當代功名手,不數平生粥飯僧。獨立江風吹短發,暮云千里倚崚嶒。
平生不得吟詩力,空使秋霜入鬢垂。太岳峰前滿尊月,為君聊復一中之。
自信疏狂休問天,
三生誰共話因緣。
都門策馬居人后,
春社傳杯讓客先。
醉里扶筇梅塢月,
夢中吹笛鐵橋煙。
分明舊路君曾記,
誤落娑婆五十年。
南越稱臣漢趙佗,于今南海甚風波。高臺尚在堪朝漢,逝水如斯無渡河。幾度狐駘聞國誦,誰邊犀兕答城歌。涉川濟世元多術,寄語樓船漫戢戈。
書生無計取封侯,群盜紛紛欲效尤。遂使陳琳無罪狀,何論關羽有春秋。風來巢鵲曾思起,鼎沸江魚故自游。誰復輕身能報國,麒麟圖畫日悠悠。
香漠漠。月痕西墜銀墻角。銀墻角,央他漏鼓,把春耽擱。
自攜殘蠟牽羅幕。花須人淚飄零各。飄零各。今宵還好,恁拌眠著。
舊歲即新歲
新年即舊年
要知新歲歲
元是舊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