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徐季節先生 其二
年過八十更精神,佚我房中自在身。
檢點欺心無一發,薰涵和氣似三春。
莫疑見識驚流俗,自是淵源到古人。
前輩雕零公又往,哀哀令我涕沾巾。
年過八十更精神,佚我房中自在身。
檢點欺心無一發,薰涵和氣似三春。
莫疑見識驚流俗,自是淵源到古人。
前輩雕零公又往,哀哀令我涕沾巾。
徐先生年過八十依然精神矍鑠,遠離塵世在自己的一方天地自在生活。他一生問心無愧,周身散發的和氣如同陽春三月。不要懷疑他的見識會讓世俗之人驚嘆,他的學問淵源直追古人。前輩們紛紛凋零,如今先生又離我而去,哀傷之情讓我淚水沾濕了巾帕。
佚:通“逸”,逸樂、自在。
檢點:檢查、查點。
欺心:違背良心。
薰涵:熏陶浸潤。
流俗:指社會上流行的風俗習慣,多含貶義,這里指世俗之人。
淵源:比喻事物的本源。
雕零:同“凋零”,指人死亡。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推測,當時可能社會上一些有學識、有品德的前輩陸續離世。詩人與徐季節先生相識,先生以其高尚的品德和淵博的學識贏得詩人敬重,先生的去世讓詩人深感哀傷,從而創作此詩表達悼念。
這首詩主旨是悼念徐季節先生,突出了先生的精神風貌和高尚品德。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平實的語言展現出對逝者的敬意與哀思。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傳統挽詩悼念逝者、贊美品德的功能。
粒粒珊瑚金盒貯。正別緒、腸千縷。幾猜認、東風梅蕊吐。人道是、春何苦。春道是、人何苦。
怨曲頻拈纖手數。欲寄與、天涯阻。向窗外、輕調鸚鵡語。花道是、鵑啼雨,鵑道是、花啼雨。
繆簉康莊列大夫,沈研歷久到盤盂。
囊馀佔畢乾螢火,家有凌云舊履鳧。
般若初心依耋老,參同內事靳儒臞。
吐音愨讱嘗聞見,邂逅周旋只小巫。
今人那似古人賢,一鍤隨身日醉眠。此老有靈應笑我,區區常費買山錢。
寸田尺地可長久,此訣劉郎卻未傳。他日馭風蓬島去,謾留陳跡在山巔。
鄉國亂離后,交親半旅游。
遠聞誠可念,歸見豈無愁。
敗葦迷荒徑,寒蓑沒壞舟。
衡門終不掩,倚杖看波流。
隔岸群峰帶鶴汀,水添夜雨芷蒲青。展書每向船頭讀,風外沙鷗亦慣聽。
山鳥山花別有春,薜蘿補屋凈無塵。簞瓢自得貧中樂,肯逐京華旅食人。
肩輿度嶺曉穿云,不惜攀躋到夕曛。
松徑風微猿抱子,芝田雨過鹿呼群。
霓旌縹緲來金母,羽蓋翩翻降道君。
仙境泬寥人境遠,四時風月許誰分。
沙陀行盡見南山,
過卻中京更少寒。
欲寄梅花無處覓,
祇將書去報平安。
商聲摧木落,生意在松柯。
大化已如此,孤貞奈若何。
采芝山邃窅,捧檄歲蹉跎。
出處悲身世,秋風感慨多。
勞生衰病漸侵尋,說劍當歌已不禁。
藏谷本來無得喪,溷茵隨處有升沈。
三分自定孫劉計,九辯誰知屈宋心。
海上盧敖招手語,莫將白發換黃金。
久別相看慰所思,送君惟有淚臨歧。
黃沙莽莽無窮意,不為尊前感別離。
赤水玄珠何處尋,覺來大地悉黃金。
金陵紫塞迢迢道,碧海青天夜夜心。
潯陽人已遠,汴上客如何。
以我陸沉久,思君蓬轉多。
風煙不終夕,天地一悲歌。
差慰窮愁色,清光滿薜蘿。
時平淮戍罷屯兵,市屬王孫未易名。
燈火如螢樓月暗,帆檣為幕島煙生。
東坡曾記沐猴戲,北使猶傳銀鑄城。
四十二灣皆種柳,綠陰三面鏡中行。
百戰慘何極,藐躬當劫余。
蒼黃事戎馬,寂寞置琴書。
淚為群黎灑,家無擔石儲。
自知狂足哂,舉世可容予。
隔林桂館隱,翹企曉光微。
笛弄梅初綻,琴彈雪正飛。
著書窺妙理,問字露玄機。
腳疾時能愈,來尋叩石扉。
一回轉意光,
千里絕情方。
悟后夢醒后,
孤然坐古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