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剡溪
送客山陰路,春風散馬蹄。
縱觀神禹穴,深入子猷溪。
嫩草綠于染,珍禽嬌已啼。
去程千萬里,步步有云梯。
送客山陰路,春風散馬蹄。
縱觀神禹穴,深入子猷溪。
嫩草綠于染,珍禽嬌已啼。
去程千萬里,步步有云梯。
在山陰的道路上為客人送行,春風中馬蹄聲漸漸消散。一路盡情觀賞神禹穴的景致,又深入到王子猷曾游歷的剡溪。嫩綠的小草比染過的顏色還綠,珍貴的鳥兒嬌聲啼鳴。客人此去路程千萬里,每一步都如同踏上云梯般充滿希望。
山陰:古縣名,在今浙江紹興。
神禹穴:相傳為大禹葬地,在會稽山。
子猷溪:即剡溪,晉代王子猷雪夜訪戴逵,乘舟溯剡溪而行。
云梯:這里象征美好前程。
具體創作時間不詳。山陰、剡溪一帶風景優美,人文底蘊深厚。詩人可能在春日于此地送別友人,觸景生情創作此詩,借美景表達對友人的祝福。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并寄予美好祝愿。其特點是景中含情,將自然美與人文美結合。在文學史上雖不算著名,但展現了送別詩積極樂觀的一面。
沉吟魏晉風,念念蘇子語。憑君筆一支,清風隨贈與。
石壁高盤澗道分,夕陽鐘磬坐來聞。云堆絕壑噓龍氣,霧擁危峰下鹿群。曳杖乍招叢桂侶,吹笙遙問大茅君。移家咫尺堪忘世,那得鐘山更勒文。
何處瑤姬款戶來,薔薇花下暫裴徊。分明粉蝶通消息,未有人知一朵開。因聽簫聲一念差,碧云遮斷阿環家。春來無遣閑愁處,玉面紗巾出看花。
款壘因王化,投荒荷主恩。官為供廩餼,詔許挈兒孫。瘴雨凋胡服,蠻鄉引塞魂。分明共日月,耐可異乾坤。慘淡顏容變,軒昂故性存。彎弓望五嶺,似欲遂平吞。
百尺樓居聳碧霄,天開圖畫足逍遙。一帆春雨來湖口,兩岸青山落樹腰。夜坐翻經香欲冷,詩成倚柱酒微消。東還擬遂登臨興,慚愧無才趁早朝。
發家詩書一炬灰,祖龍當日亦驚才。凄惶沒世龍蹲叟,枉費微詞記定哀。
爨突曙煙新,蠶房絕四鄰。相逢江上路,且醉甕頭春。稚子摘紅葉,家人烹紫鱗。感君情獨厚,應不笑家貧。
春澹空山不自聊,幽花老畫國香銷。只今愁絕沅湘路,誰與侯芭賦楚招。
落霞湖上晚山稠,迂叟經年守一丘。驄馬忽傳今雨至,蘭橈多謝好風留。病從此日如輕健,詩續前題更唱酬。早晚豸冠霄漢立,林間誰與共清游。
幽禽棲穩棘枝低,黯慘江天雪四圍。明日郊原晴爛熳,好尋芳樹弄毛衣。
管城脫帽即詩成,尚挾琴書困筆耕。自可追風千里去,何妨警露九皋鳴。心于外物無榮辱,身與虛名孰重輕。醉里工為青白眼,定應阮籍是前生。
門有車馬客,錦襕烏紗巾。寒毛接短鬢,絲絲沙與塵。問子何勞勞,上書西入秦。八年始一命,官卑不救貧。冒霜揖槐柳,望灰拜車輪。一身百糾縳,形如一束薪。手纏不自解,利刃寄他人。蔗與蘗同餐,雖甘亦苦辛。
木公白發岸烏紗,金母酡顏映紫霞。老眼摩挲看流轉,桑田漸滿海東涯。
下馬如虹氣焰雄,驚人詩筆有誰同。銀鉤老字學顏體,玉振奇辭類國風。今日白衣聊養素,他年皇屋好推忠。經營江左須豪哲,占取云臺第一功。
蝶骨散馀腥,鱗粉皆沾涴。樓罅深青路影間,饜見燈蛾火。光雨翅將翕,夜蜃稽天臥。吞吐人間無盡魂,蛻濯生珠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