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別南昌諸友
衰顏怕被青銅見,病骨堪同瘦鶴群。
出久并荒幽徑菊,未歸長憶滿山云。
春風豈識吟人恨,夜雨頻于客舍聞。
萬柳百花好時節,別君愁緒亂紛紛。
衰顏怕被青銅見,病骨堪同瘦鶴群。
出久并荒幽徑菊,未歸長憶滿山云。
春風豈識吟人恨,夜雨頻于客舍聞。
萬柳百花好時節,別君愁緒亂紛紛。
我害怕在銅鏡中看到自己衰老的容顏,病弱的身軀仿佛能與瘦鶴為伴。離家已久,連幽徑旁的菊花也已荒蕪,未歸之時常常想念著滿山的云霧。春風哪里懂得詩人的愁恨,夜雨卻頻頻在客舍中聽聞。在這萬柳百花盛開的美好時節,與諸君分別,愁緒紛亂如麻。
青銅:指銅鏡。
堪:能夠,可以。
并荒:都荒蕪了。
吟人:詩人,這里指作者自己。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作者當時衰老多病,離家在外一段時間。可能是在南昌與友人相聚后,在萬柳百花的美好時節,因事要與友人分別,內心感慨而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與友人分別的愁緒,同時包含自身衰老多病的感慨和對故鄉的思念。其特點是情感真摯,借景抒情自然。在文學史上雖可能無重大影響,但展現了詩人細膩的情感世界。
蘇州得得上凌霄,
恰值山寒雪未消。
逗到雪消山骨露,
春風已在錦江橋。
宛如青玉管,高卓白云間。
神農有遺方,食此可駐顏。
駐顏亦何益,聊以備朝飧。
或者輕我身,飄然返故山。
江村初夏囀黃鸝,客掉猶疑春雪時。
豈有元亭堪問字,祇憐中散解相思。
紉蘭佩辱騷壇贈,種樹書惟老圃知。
十日平原今正始,云林處處待清詞。
昔年薌水上,終日掩柴關。相伴碧空猿鶴,無復夢長安。幾見林花開謝,坐數鷗群朝暮,時共野云還。不愁生白發,那用覓金丹。
到如今,芳草遠,桂枝殘。只為波濤浩蕩,舟楫怎容閑。誰作甘霖濟旱,安得鹽梅調鼐,廣廈庇酸寒。但須垂竹帛,底羨勒燕山。
萬里霜紅一抹勻,黃蘆岸渚影紛紛。
無須商略自成陣,祗管沖騰直破云。
振翮聲兼寒氣涌,射眸風隔暮煙聞。
俯看落木蕭蕭里,峰壑崚嶒各不群。
矯矯白狼,有道則游。
應符變質,乃銜靈鉤。
惟德是適,出殷見周。
花事近重陽,高人日日忙。
招邀三徑外,問訊竹籬旁。
是處吟秋色,誰家賦晚香?
蕭條休傲我,詩興倍堪償。
勝會難逢真快哉,
晴明風日共登臺。
玉壺細酌題詩罷,
綠水青山歸去來。
梅蕊猶含隔歲春。東風鉤夢起,了無痕。替人呵護有春云。凄絕處、野水照黃昏。
休更說寒溫。池萍經雨碎,易銷魂。碧桃已是嫁東君。無人管、燈火掩閑門。
雜花亂種盤渦底,
小屋深居鑒燧心。
朝市囂聲那得到,
晨昏暑氣不能侵。
綠蔭侵檐凈,紅榴照眼明。
主人開宴出傾城。正是雨馀天氣、暑風清。
別酒殷勤竟,危弦要妙聲。
年年相見豈無情。后日暮云回首、奈乘行。
一年身寄水南村,誰把禪床一席分。
去住隨緣本無意,道人蹤跡似孤云。
竹坡無物可關懷,只有青山眼為開。
未識灌溪真面目,煩君著句畫將來。
壯觀江潮拍岸時,
肯來小圃訪樊遲。
天憐無以娛嘉客,
并發春花伴桂枝。
策杖東山下,微風驅積煙。
言采九節浦,行行古澗前。
沿流入深谷,飛瀑瀉云天。
眾壑分洪流,下有大乘禪。
高人自來往,所樂非徒然。
煙嶼水花凈,風潭云樹齊。
倒藤懸宿鳥,絕壁掛晴霓。
岑寂坐忘返,空冥思欲迷。
塵纓如可浣,予亦賦幽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