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趙紫芝為江東從事
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
山水六朝地,登臨三考時。
泥沙多舊物,風日少全碑。
正屬黃花發,愁聞有別離。
非惟篇翰奇,吏道更深知。
山水六朝地,登臨三考時。
泥沙多舊物,風日少全碑。
正屬黃花發,愁聞有別離。
你不僅詩文出眾,更深諳為官之道。江東是六朝時的山水勝地,你將在任滿三考之時去那里游覽。那里泥沙中留存著許多舊物,風雨侵蝕下完整的碑刻已少見。正值黃花盛開的時節,我卻憂愁地聽聞你要離去。
篇翰:詩文。
吏道:為官之道。
三考:古代官吏考績之制,三年一考。
黃花:菊花。
具體創作時間地點不詳。當時友人趙紫芝要去江東任職,詩人寫下此詩送別,表達對友人的情感和對江東之地的想象。
這首詩主旨是送別友人,突出特點是將對友人的贊賞與離別愁緒融入對江東歷史文化的描繪中。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展現了送別詩的常見情感與寫法。
日出鄒縣東,風清嶧山下。
沙路軟于綿,驢蹄滑如瀉。
花村一抹過,山勢轉欲罅。
澹蕩客子心,勞歌從可罷。
種處地靈偏得日,
摘時春早未聞雷。
京師萬里爭先到,
應得慈親手自開。
晚妝前。有一樹,黃金縷,倍嬋娟。
秦樓上,蠻腰樣,只思眠。
才欲抱,便如煙。
謝繡幕、輕縈姿愈俊,勝長街、拋擲堪憐。
莫倚輕狂甚,便成綿。
飄陌上,舞河邊。
絕勝王宏遣白衣,
行人不把菊花枝。
開尊滿覆舒州杓,
乘興狂歌栗里詩。
佳節可堪風雨誤,
雅懷全向使君披。
明年載酒知何處,
應記今年艤棹時。
西風蕭瑟秋氣清,明霞片片落江亭。主人載酒園林里,舊好新知喜合并。
憶昔別君芳草尚青青,君留駝嶺梅花宅,我訪仙人五石城。每恨春花不同詠,何期秋月照人明。春花秋月須臾易,回首韶光真可惜。
此日相逢當盡歡,何況飲中盡是高陽之狂客。何生犖犖迥無倫,酒后憑陵氣愈振。君家風雅馳聲早,散發披頭也自好。詹生瀟灑拔俗姿,馮生楚楚亦慕奇。風流已自足千古,意氣飛揚復一時。
我欲為君灑酒問東籬,桂花已發菊花何遲。我欲為君舞長劍,劍光四射何陸離。銀河倒壓星辰垂,值此秋光爛醉復何辭。只恐白龍今已駕,六蛟羲和控馭去如飛,對酒當歌易轉悲。不若與爾乘風上天,直把白帝羈長系,清光照酒卮。更須盡挽天河水,洗盡人間是與非,不違紅塵一事違。
已附還家信,應知去國心。
一身還我有,雙鬢為誰侵。
松藥如無恙,琴尊或可尋。
刪經存相鶴,臨帖課來禽。
小閣開蘆渚,枯棋閟橘林。
遠山春雨靜,新水夜潮深。
乘興客移棹,素心朋盍簪。
野情偏浩蕩,秋意正蕭森。
自覺忘人我,何勞問昨今。
沙田緣海稔,無藉雨為霖。
搴裳陟崔嵬,沉吟不知去。
塵襟頓蕭散,逸興迷云樹。
梅殘誰氏花,麥漲朝來雨。
鄰牧左右來,往事更相語。
預期明日晴,重作青山侶。
故人避暑焦山去,門外長江濁浪奔。
山水窟中萃奇士,昔時蘇陸今洪孫。
阮公昔年置書藏,山僧掇拾猶殷勤。
文宗萬帙歸劫火,大府充耳不欲聞。
節庵少年負奇氣,抱冰不冷火不溫。
夜深嗚嗚發高唱,驚起老蛟來叩門。
我今重蹋邯鄲道,沒踝黃塵甘躑躅。
何時歸棹向江南,萬斛春波飲寒綠。
巾車初扣槿花籬,物物來前總要詩。一句坐來模寫了,雨鳩飛下老梅枝。
紗籠解散坐門畿,生怕逢人索接籬。朝雨灑來山更凈,舂鋤恰好到方池。
解呼威羽歸丹穴,可縛單于獻漢宮。四面八方籠不住,許來分坐此山中。
隔林八十厖眉叟,理竹疏泉過一生。見說石林身健日,把書只在石中行。
夜長殘雪小樓中,
擁被閑思又一冬。
燈影易昏爐漸冷,
只消斜月五更鐘。
近日身心頑頓,恰似一片鐵板。
內無玲瓏機智,外無華藻文章。
誰能打作鄆州針,笑殺秦時?輅鉆。
四楞著地,萬事無心。
雖然看不入,畢竟撲不破。
大都好物不堅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拂駕升西嶺,
寓目臨浚波。
想望七德耀,
詠此九功歌。
龍駟釋陽林,
朝服集三河。
回首盻宇宙,
一無濟邦家。
仙樓觚闕概云霓,
奕奕威靈擁太禧。
海內兵銷無伐國,
牡荊閒偃漢宮旗。
耳墜雙珠重,眉拖半月長。未笑口生香。更簪花一朵,斷人腸。
額暖裝貂鼠,頭高作鳳凰。珠翠染花香。卻嫌人說道,似吳娘。
屐齒沉香結,釵頭小鳳毛。鬟濕桂花膏。半妝猶未就,弄檀槽。
雪粉荼蘼制,花梳茉莉裝。衣更盡情香。消魂猶未了,向平康。
珠淚成紅豆,香心作彩云。更用好花薰。倩誰遙寄去,桂林君。
一麾飄泊在天涯,寒食園林不見花。
唯有市亭酤酒客,俚歌聲到日西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