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舂陵作
杖策行行訪楚囚,也勝流落嶠南州。
鬢絲半是吳蠶吐,襟血全因蜀鳥流。
徑窄不妨隨繭栗,路長那更聽鉤辀。
家山千里云千疊,十口生離兩地愁。
杖策行行訪楚囚,也勝流落嶠南州。
鬢絲半是吳蠶吐,襟血全因蜀鳥流。
徑窄不妨隨繭栗,路長那更聽鉤辀。
家山千里云千疊,十口生離兩地愁。
我拄著拐杖一路前行去探訪蒙難之人,這也勝過流落到嶺南荒遠之地。兩鬢白發如同吳地蠶絲般多,衣襟上的血淚全是因杜鵑悲啼而流。小路狹窄不妨礙我跟著小牛前行,路途漫長又怎能再聽那鷓鴣的啼聲。家鄉遠在千里之外,被重重云霧阻隔,一家十口生離分散在兩地,各自哀愁。
杖策:拄著拐杖。
楚囚:本指被俘的楚人,后泛指處境窘迫之人。
嶠南州:指嶺南地區。
吳蠶:吳地的蠶,這里形容白發如蠶絲。
蜀鳥:指杜鵑,傳說杜鵑啼聲悲切,能泣血。
繭栗:指小牛,這里形容山路狹窄,只能跟隨小牛前行。
鉤辀:鷓鴣的叫聲。
具體創作時間和詳細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可能處于社會動蕩時期,自身經歷漂泊,或許是去探訪蒙難友人,在途中有感而發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旅途感慨和思鄉之情。特點是意象豐富,情感深沉。它展現了詩人在困境中的復雜心境,在文學上體現了詩人對生活的感悟和情感表達能力。
張帆風尚小,出口勢愈急。扁舟已中流,前后無所及。側看岸旋轉,白浪若山岌。磔砉時有聲,百罅水爭入。
危檣聽欲折,柁柄脫操執。我有常病妻,素羸多不粒。及茲益憒亂,臥喘氣吸吸。婢姥半北人,茲險未嘗習。蒼皇面深墨,嘔噦皆膽汁。
可憐兒女輩,往往相聚泣。出門強指揮,飛沫濺衣濕。江豚踴吾前,猵獺作人立。意如驁吾嚱,出沒相百十。
呼神擲楮泉,祈佛啟經襲。是時正月尾,于節甫驚蟄。云氣作冥晦,氣候變寒澀。日中僅得止,性命危若拾。
紛然方寸亂,魂干久不集。官期幸未迫,安用苦汲汲。官兵勇貪程,一震當少戢。何如彼居民,生不出井邑。
吾田雖曠瘠,??粥粗可給。勞生嘿自慨,茅舍行且葺。
回風動木葉,
細雨濕蛛絲。
心下無閑事,
人間有此時。
微涼紗半卷,
幽夢角徐吹。
此興惟吾解,
兒曹莫使知。
問我當何之,曹亭蒼木外。
江湖水方漲,曠闊吾所愛。
微風撼晚色,爽氣回秋籟。
楊柳隠官堤,芙蕖接公廨。
白云依山起,點綴若圖繪。
何須招客游,清興自無輩。
落日更憑欄,下看飛鳥背。
去家逾年客千里,
秋風一夜歸心起。
平明騎馬出郊關,
北望邵陵程尚幾。
道旁送者皆知己,
相顧慘凄將挽止。
丈夫壯心自有圖,
暫別何須淚如水。
江州幾日到滁州,
風送征帆暮不收。
幽谷水聲先入夢,
爐峰山色遠隨舟。
素無公事多閑暇,
當有新詩自唱酬。
寂寞舊居誰復顧,
桂花深鎖一堂秋。
才喜春風昨夜歸,凌晨又見雪飄衣。
綴林似惜梅花落,撲地爭先柳絮飛。
寒氣卻回侵暖律,陰云徐上蔽晴暉。
近來四序皆無主,欲向東皇問是非。
稚柳將成線,
殘梅尚有柎。
破春寒料峭,
送晚角喑嗚。
地僻閑賓榻,
泥深隔酒壚。
此時愁寂寞,
幽悶寄操觚。
薄寒初著裌衣裳,
日景中分不短長。
池館虛明開水石,
園林搖落受風霜。
黃花滿檻金鈴秀,
白酒盈樽玉液香。
未老不須云母粉,
且教弦管奏清商。
湖應與海接,歲暮水猶多。
浄色平蒼野,余香積敗荷。
舟行依累石,鳧起散圓波。
誰似漁翁樂,鳴榔作楚歌。
送客柳亭晚,倚欄秋雨酣。
風煙滿湖上,景物似江南。
蕭灑憐神往,從容憶手談。
老來心易折,離緒已難堪。
平明大雪風怒嘷,屋上卷來亭下高。更深更密皆能到,所在紛紛如雨毛。堆床壓案掃復聚,取筆欲書冰折毫。須眉沾白催我老,自頸以下類擁袍。
此時只好閉門坐,右手把酒左持螯。奈何巑岏據聽事,千兵踏藉泥如糟。強登曹亭要望遠,紙傘掣手不可操。黑陰遮眼鋪水墨,寒氣刮耳投兵刀。
饑腸及午尚未飯,更搜詩句無乃勞。幸有使君憐寂寞,亟使兵廚分凍醪。余雖不飲為一釂,兩頰生春紅勝桃。醉眼瞢騰視天地,蜾蠃螟蛉輕二豪。勿令小暖氣便壯,自笑世間皆我曹。
一自棋輸日望之,
至今肅肅草生時。
知君苦愛刀筆吏,
使我長吟風雨詩。
已共苞稂泉浸濕,
更聽甫草馬鳴悲。
子云寂寞方無頼,
想見馨香雜祭脂。
以小能行大,天機寄物形。
沿流最有助,深壑屢嘗經。
迅速功無比,謳鴉韻可聽。
江空插羽翼,水府散雷霆。
駕浪來湘浦,搖風過洞庭。
侵凌秋島霧,破碎暮灣星。
雁鶩驚群起,蛟龍睡一醒。
浩然乘此興,東去絕滄溟。
清德如彭澤,
高名繼隠居。
弦歌非我志,
泉石愛吾廬。
世事冥心外,
門風積慶余。
魚軒偕鶴發,
歸葬引雙車。
伐竹誅茅掛織蒲,半規小榻一方爐。
不隨健鶻摩空去,且免窮猿失木呼。
自有琴書增道氣,別開世界在仙壺。
幽人欲到知何意,若說真庵彼豈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