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韻賦薝卜得松字
呼酒快勸客,教取白玉鐘。趁此清浄枝,向我幾案供。
葉豐發油綠,香心刻黃琮。向來紅紫陣,喧喧引雄蜂。
露斑衣上痕,枉負七尺筇。日暮詩興薄,幽禪苦魔攻。
猶勝坐肩輿,排門抗塵容。我祖已封侯,便當隨赤松。
呼酒快勸客,教取白玉鐘。趁此清浄枝,向我幾案供。
葉豐發油綠,香心刻黃琮。向來紅紫陣,喧喧引雄蜂。
露斑衣上痕,枉負七尺筇。日暮詩興薄,幽禪苦魔攻。
猶勝坐肩輿,排門抗塵容。我祖已封侯,便當隨赤松。
招呼著趕緊給客人斟酒,讓人拿來白玉酒杯。趁著這清凈的薝卜花枝,把它供奉在我的桌案上。它葉子繁茂,油綠發亮,花心如刻成的黃色玉琮般散發著香氣。以往那紅紫花朵的陣營,喧鬧地吸引著雄蜂。身上沾染著露水痕跡,卻白白扛著七尺竹杖。到了傍晚詩興淡薄,清幽的禪意還被煩惱侵擾。但這仍勝過坐著轎子,去登門應付世俗的面容。我的祖先已經封侯,我應當追隨赤松子去歸隱。
分韻:舊時作詩方式之一,指作詩時先規定若干字為韻,各人分拈韻字,依韻作詩。薝卜:一種花,白色,香氣濃郁。
白玉鐘:白玉做的酒杯。
黃琮:黃色的玉琮,這里形容薝卜花心的形狀。
七尺筇:七尺長的竹杖。
肩輿:轎子。
赤松:赤松子,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可能處于世俗應酬的環境中,感到厭煩,從而產生了歸隱的念頭。當時社會或許存在著一些浮躁、功利的風氣,詩人向往清凈自然的生活。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對歸隱生活的向往,突出特點是通過意象對比展現心境。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體現了詩人對精神追求和生活態度。
風剪芙蓉墜晚香。沖波難認舊鴛鴦。秋宵漸永盡思量。
幾度相逢唯夢里,疑非疑是不端詳。鷺鷥空帶滿頭霜。
秋未老。樹樹斜陽都好。霞錦云羅黏遠草。碧天開畫稿。
別后許多懷抱。又是黃花開了。落葉西風人悄悄。雁回書不到。
長驅席捲躡遐蹤,
驀地桐江一掃空。
北走天驕吾事了,
歸來袖手敢言功。
小筑三間屋,幽居春事宜。
林深知鳥樂,墻短愛梅欹。
地占金陀里,禪參玉版師。
經營真不易,誰寄草堂貲。
世間萬事盡筌蹄,塵外工夫好者希。大道精通元自在,旁門淺陋謾多岐。六年鐵冶勞經畫,九轉金丹默受持。歸去小溪溪上坐,要求消息在嬰兒。
別有金丹簡且真,不煩火候不勞神。自知自信融融樂,無慮無營盎盎春。天地游心元廣大,風云入句更精神。我將歸去償茲愿,溪上相逢只幅巾。
支川千百欲歸東,
不得江湖不會同。
可但中流能擊楫,
也知高浪要乘風。
得喪此生喻馬,
姓名與世呼牛。
栩栩莊生蝴蝶,
悠悠飄瓦虛舟。
招提臨古道,窣堵壓孤山。
十里梅花樹,都來一望間。
寂寞甘辭萬馬群,亭皋木落忽思君。
名場任世呵初佛,酒壘驚吾張異軍。
麾羽志終明澹泊,降魔道合斷聲聞。
要言莫逆應相笑,笑我窮儒有不醺。
蠟屐無論兩,杖頭寧計錢。
游經岳有五,筆斷載逾千。
細數東林事,潛傷南渡年。
尋常言笑處,忍淚不教傳。
天涯何處,芳草砌成腸斷路。
欲寄離愁,怕聽征鴻不倚樓。
琴慵酒懶,柳絮榆錢春漸晚。
拼是凄涼,夜夜燈花瘦影長。
雨霽陽景升,層巒凈新沐。無云氣自蒸,未葉山已綠。匼匝千萬峰,潑染八九屋。何來幽谷聲,丁丁響伐木。
山阿有嘉樹,葛藟其累之。涼飔急吹葉,散落江之湄。欲瞑山更寂,淺渚生漣漪。蒲稗見唼喋,遂起投綸思。得失安可知,一竿聊復持。
瀟灑幾莖竹,槎丫一株木。怪石蹲其旁,懷抱各穆穆。古色兼古心,持此媚幽獨。
灌木碧逾靜,新柳綠可數。春風江上村,殘日水西路。樵人負且趨,宛宛危橋度。極浦一帆飛,知投何處霧。
籬竹鳴颼颼,楓林落摵摵。霜風晚逾響,草屋日之夕。遠燒昏始紅,高月淡未白。牧笛忽飛聲,斷續前坡隔。柴門各家食,鐙火出樹隙。
古路寒煙平,何處見人跡。隔河種桑柘,藹藹浮晴煙。芳芷繡平楚,余霞媚遠天。前村曲澗斷,荒徑長橋連。東皋急農事,晚食遲歸田。
野渡無人喧,一篙斜照邊。結茅秋樹根,樹聲響策策。高天無片云,一室照虛白。遠籟喧更靜,落葉掃還積。孤興每獨往,涉趣愜所適。豈敢生遐心,吾廬千竹隔。知無載酒人,吾非揚子宅。
千巖窮攀躋,絕巘非人境。豈知六七家,卜筑在翠嶺。天紳奔石梁,云氣出丹井。策杖入浮嵐,微茫濕衣領。
何當笠澤游,湖天霽萬頃。七十二峰青,峰峰浸倒影。
四山暗同云,天地一何肅。衰柳凝寒煙,凍禽靜且伏。悄然孤篷底,能否斗酒足。近村無鐙火,冥濛此焉宿。
喔喔天雞鳴,晨光啟東旭。
大士千眼而明,
老子一只而盲。
或不夜能久照,
誰吁天鳴不平。
一抹煙鬟青不了。遙天幾點寒鴉小。落日掛簾鉤。捲簾人倚樓。
云帆何處度。目盡江南路。窈窕月華生。斷腸今夜明。
準擬籬東放欲齊,提壺老圃夕陽低。
那知霜信遲楓外,故靳寒香度竹西。
羯鼓未撾頻寄語,新詩將就待留題。
重陽有客曾相約,莫使行人負馬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