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司勛李郎中不遇
知己知音同舍郎,如何咫尺阻清揚。
每恨蒹葭傍芳樹,
唯有早朝趨鳳閣,朝時憐羽接鴛行。
知己知音同舍郎,如何咫尺阻清揚。
每恨蒹葭傍芳樹,
唯有早朝趨鳳閣,朝時憐羽接鴛行。
你是我的知己知音,又是同舍郎,為何近在咫尺卻難見你清朗的面容。我常遺憾自己如蒹葭般卑微地傍著你這芳樹。只有在早朝時前往鳳閣,在朝堂上羨慕能與你像鴛鴦般同行。
知己知音:彼此了解、心意相通的朋友。
同舍郎:在同一官署任職的官員。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清揚:指人眉目清秀,也代指人。
蒹葭:蘆葦,這里自比身份卑微。
芳樹:比喻對方地位高貴或品德美好。
鳳閣:唐代曾將中書省改稱為鳳閣,這里指朝廷。
鴛行:指朝官的行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與李郎中是同舍郎,在朝堂共事。可能當時詩人想見李郎中卻未能如愿,在這種情境下創作此詩,反映出朝堂官員之間的交往和情感。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詩人尋友人不遇的遺憾及對友人的傾慕。其特點是情感細膩,借意象和場景抒發情感。在文學史上雖影響不大,但反映了當時官員之間的社交和情感狀況。
落帽龍山未是豪,尊前作賦勝登高。將軍詩興誇橫槊,詞客酣歌攬佩刀。世上光陰嗟過鳥,人間樂事在持螯。誰能日送東籬酒?三徑人歸已傲陶。
曲奏商聲咽竹枝,年來赤地轉堪悲。欲翻銀漢吹為雨,直恐滄溟淺作池。憂國有心空撫劍,謀生無計恥攢眉。疏狂更好耽狂藥,一任旁人笑接?。
川原望不極,孤客自登臺。
落日大荒遠,平沙秋雨來。
青門生事渺,白石壯心哀。
歸思西風后,空憐作賦才。
般若經中正續燈,
可憐白足赤髭人。
頭陀臨水曾觀影,
應識圓光寶蓋身。
故人似春色,新歲到山家。
一笑坐拈酒,滿園行看花。
別來多舊好,老去更天涯。
且喜詩情健,同吟對落霞。
德山棒頭短,
臨濟喝聲低。
不傷物義句,
趙州東院西。
征蠻夫婿貴通侯,
珠翠籠鐙夜不休。
為看鰲山如白畫,
瓦盆爭照牡丹頭。
曉起乍開簾,滿眼梨花瘦。
惱卻流鶯不住啼,明日還來否。
啼罷莫頻來,樓上雙垂手。
頰襯桃花不耐紅,暈薄非關酒。
嫣紅姹紫紛開落。驚夢情如昨。
倩魂長戀牡丹亭。剩向妖嬈銀幕囀春鶯。
眼神秋水喬梳掠。眉樣春山學。
欣將絕藝廣傳人。風義梅邊萬古定常新。
人物與江山,風流適比肩。家聲自勾漏,出守更臨川。美政人人說,新詩句句傳。五言成漫興,一見豈無緣。
試說臨川郡,江西第一州。晏王今邑子,顏謝古諸侯。未覺流風遠,端知物望優。峴山猶得擬,湛輩肯容不。
聞爾江潭賦卜居,乾坤生計只樵漁。
已知楚客傷蘭佩,不向王門曳錦裾。
歸去獨憐貧靖節,倦游誰識病相如。
安期巖畔頻回首,何日山中共結廬。
材官家里開能艷,書客瓶中供有常。怕熱卻成相對惱,過冬尚逮去年嘗。尋思仙洞兒時句,狂想涂山舊日妝。敢乞先生為下筆,紅裙白發看誰強。
小盎明燈掩映姿,淺娛齋里日長時。天生正色莊難笑,人道無情蹙自知。毒口只憑呼俗女,禪心原不惱毗離。詩家遇物須償債,誰遣折花便折枝。
華筵才唱月重輪,別調翻成破鏡吟。可嘆仙妝開半面,誰云春夜值千金?紅蓮亟吐銀燈焰,黑道輕遮桂影陰。遙憶廣寒簾幕冷,寥寥云水若為心。
深籠皓魄澹金波,淺綴疏星出絳河。幾處秋千喧士女,不知瓊闕泣嫦娥。霓裳掩袖初停曲,象板當筵且緩歌。寄語云邊修月者,好將冰鏡更重磨。
云箔霞綃卷太清,仙宮環佩正盈盈。新裁團扇呈歌態,又蹙蛾眉怨薄情。天上春陰生積靄,人間芳宴待重明。妖蟆掃盡銀蟾在,依舊同游不夜城。
倚枕看山色,開簾愛曉晴。
客愁偏對雪,春夢不離鶯。
天地悲歧路,詩書誤此生。
不知鴻與雁,底事厭南征。
何處尋羈思,河亭春水生。
柳垂三月雨,鶯送六朝聲。
無句憐桃葉,回船過冶城。
《竹枝》歌未罷,今古一關情。
豈是無仙骨,平生百念輕。
但存方寸地,吾不計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