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損之學士蘭皋亭
埼岸接芳蹊,琴觴此自怡。
林花朝落砌,山月夜臨池。
雨積蛙鳴亂,春歸鳥哢移。
惟應乘興客,不待主人知。
埼岸接芳蹊,琴觴此自怡。
林花朝落砌,山月夜臨池。
雨積蛙鳴亂,春歸鳥哢移。
惟應乘興客,不待主人知。
曲折的水岸連接著芬芳的小路,在此彈琴飲酒自我愉悅。林里的花早晨落在臺階上,山間的月亮夜里照在池塘中。雨水積聚蛙聲雜亂,春天歸去鳥聲變換。只有那乘興而來的客人,不用等主人知曉。
埼岸:曲折的水岸。
芳蹊:芬芳的小路。
琴觴:彈琴飲酒。
砌:臺階。
哢:鳥叫。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推測是詩人在拜訪張損之學士的蘭皋亭時,被亭周邊優美的自然環境所吸引,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詩人或許處于一種閑適、放松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描繪蘭皋亭的美景,展現閑適生活。其突出特點是景色描寫生動,意境清幽。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體現了當時文人對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對閑適生活的向往。
幾見花飛能上樹,難系流光,枉費垂楊縷。箏雁斜飛排錦柱,只伊不解將春去。
漫許心情黏地絮,容易飄飏,那不驚風雨。倚遍闌干誰與語,思量有恨無人處。
晴采桑,雨采桑,田頭陌上家家忙。
去年養蠶十分熟,蠶姑只著麻衣裳。
天子閉門居,
熒惑迫之走。
內園兒盡易,
關門夜亡牡。
牙官蔣元暉,
露刃誰指嗾。
遮羅收寶錄,
劫質命清酒。
多藏必厚亡,
綱墮不復紐。
固知運靡常,
天道在蒙垢。
千秋帝王家,
孤寡落人手。
爾朱負拓跋,
相習蓋已久。
青衣雖倉皇,
猶脫虎豹守。
何當戮共工,
以次跐相柳。
聽盡芭蕉雨,愁人夜不眠。
憑誰將此意,為妾到郎邊。
董子書幃正寂寥,
阮君何事顧吾曹。
兩篇有若雙瓊贈,
八句多于一字褒。
莫恨潘安頭早白,
須知郢客調彌高。
鸞凰豈是塵埃物,
待看青云振羽毛。
仙子凌波襪有塵。翰林摛藻筆如神。此花此曲兩無倫。
不與妝臺簪寶髻,卻來書閣伴幽人。恨無佳客只空尊。
春日鳴倉庚,北雁整歸翮。
故人在關外,三載猶作客。
平生論王霸,中具膽與識。
邊地多苦寒,欲以鍊筋骨。
側聞聘秦女,筐篚列圭璧。
好色而不淫,《國風》重有德。
所慮柔媚腸,恩愛漸相易。
一旦時勢來,功業不得力。
天南隔萬里,久矣無消息。
老親望門閭,幼妹事絺绤。
愿言稅歸鞅,省覲聊促膝。
和風暖萱草,皎月理琴瑟。
幸有奇花木,能將遠客招。
佛桑然似火,鐵樹挺于蕉。
野徑多叢竹,人家隔小橋。
晝長無個事,步屟溷漁樵。
空齋寂寞暮,瑯嶠涌潮新。
硤險疑迷渡,聲噓乍報春。
雪山堆日暖,鼉鼓喊沙銀。
度云寒螺蜃,微飆動甲鱗。
海門奔似馬,仙島凈無塵。
獨有江湖客,偏驚夢里親。
天意若曰汝毋北,
覆車南沙書卷濕。
汶陽風雨六幕黑,
申以東平三尺雪。
春欲暮,遙相顧。花暗柳濃何處。西風回首不勝悲,簾捲晚天疏雨。
春已去,顰不語。雙鬢翠霞金縷。舊歡新夢覺來時,淚滴枕檀無數。
疏峰矗蒼筍,密林成翠幄。
高人在深處,何以尋芳躅。
采芝青溪濱,釣魚青溪水。
不慕磻溪名,莫洗潁川耳。
景迫桑榆歡意少,相依藥椀與茶杯。
忽聞有客載醪過,誰道無人裹飯來。
家在恍驚如鶴化,歲豐未可罪龍乖。
閑吟不與君爭巧,自作村田樂散懷。
一色通身白,
天然絕點塵。
吒沙當古路,
不吼也驚人。
搆景未須奇,要稱蕭閒我。丘壑中閒謝幼輿,此意平生頗。
湍急倩山攔,峰崱將云裹。云淡山虛水自清,終老斯鄉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