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雜詩 其三
幸有奇花木,能將遠客招。
佛桑然似火,鐵樹挺于蕉。
野徑多叢竹,人家隔小橋。
晝長無個事,步屟溷漁樵。
幸有奇花木,能將遠客招。
佛桑然似火,鐵樹挺于蕉。
野徑多叢竹,人家隔小橋。
晝長無個事,步屟溷漁樵。
幸好有奇異的花木,能夠招引遠方的來客。佛桑花開如火焰般艷麗,鐵樹挺拔超過香蕉樹。山野小徑有許多叢竹,農舍人家隔著一座小橋。白晝漫長無事可做,穿著木屐與漁樵之人混在一起。
佛桑:即朱槿,落葉灌木,花大紅色,原產我國,南方多栽培。
然:通“燃”,燃燒。此處形容佛桑花紅如火焰。
挺于蕉:比香蕉樹更挺拔。
步屟(xiè):穿著木底鞋行走。屟,木底鞋。
溷(hùn):混雜、混同。
此詩或為詩人游歷中山(今廣東中山或古中山地區)時所作。詩人被當地獨特的奇花異木與田園風光吸引,通過日常所見之景,記錄下旅途的閑適與對自然的親近。
全詩以“奇花木”起興,依次描繪佛桑、鐵樹、叢竹、小橋等山野景象,末句“步屟溷漁樵”收束,展現中山地區清新的田園風貌與詩人自在的生活狀態,語言質樸,畫面鮮活,富有田園牧歌式的意趣。
莫道趨時拙,書中樂未涯。
荷鋤依樹歇,聯句笑人遲。
仙去井猶在,年荒草不衰。
近來筋力減,累失看花期。
真誥巖前舊筑居,夫妻雙化是仙期。
至今耕隴桑麻地,全似桃源晉宋時。
窀穸同晨符吉卜,親朋分夜別靈帷。
詩書孫子名方盛,錦誥重恩日未遲。
直節老猶堅,棱分四角全。
自緣生處別,不逐世情圓。
夜倚閑看月,春扶醉上船。
只愁規漆者,本體失天然。
羲之趁姿媚,魯公尚氣節。黃家妙畫兼數體,圜轉之中有卓絕。
天涯明日一陽生,茅齋孤坐晝掩門。有客袖示三四紙,如覩天上五色云。
嗟余老矣豈能事書法,有會心處賞之不能輟。此書當與造化侔,生意浩然不可遏。
白首裒遺傳,難甘閟一丘。
表成趨闕拜,路左別家愁。
文字歸中秘,科名異雜流。
當年韓吏部,何自抱深憂。
同吟四十過三四,常恨詩銜欠一官。
人事中年多感慨,仕途今日更艱難。
爐亭圍坐推前輩,夜店單床定薄寒。
最喜親庭佳闕近,盡攜兒女入長安。
開匣看長劍,功名志莫酬。
中原何日復,世事與誰謀。
豪杰多相忘,干戈卒未休。
斜陽照青野,雁過亦含愁。
直道人間未可孤,朝廷有意用真儒。
故將通鑒煩司馬,不使春秋欠董狐。
握節米豬高節不,盜名齊豹得名無。
若商敗狄鏖秦事,先軫何嘗是匹夫。
萬國春回日,層成晚眺余。
江聲隔吳楚,原色到邳徐。
大閱軍容壯,狂歌客禮疎。
百年寒荻里,風雨憶吾廬。
尚有一蛩在,悲吟廢草邊。
想于深夜里,自憶早秋前。
勝負皆成夢,孤寒似可憐。
晚年飄泊老,此況亦同然。
亭臺入畫圖,石怪樹蕭疏。
池上多佳致,城中無此居。
垂楊偏稱鶴,宿鷺不驚魚。
酒罷出門去,云棱月一梳。
元氣無根株,地脈有斷絕。日月互吞吐,云霧自生滅。
楚妃結幽想,巴客答清吷。寧知莽蒼中,不假巨鼇力。
勢閱南紀浮,思隨西風發。形影寄孤舟,吾道成??舌。
笑談正凌傲,俯仰不偪側。每與景物會,未省歡娛畢。
疊翠晚愔愔,墮黃秋的的。魚龍負赑赑,獨鳥去不息。
曠原眇周抱,異境超慌惚。徑度萬頃空,忽得一拳碧。
稍稍雞犬近,依依鐘梵夕。推門月微墮,煮茗香初歇。
衣裳識霜信,瓶缽了禪悅。事定心源清,夢回斗柄直。
周游興欲盡,長往計未決。出門更回首,沙水蕩虛白。
美哉神禹功,已矣三苗國。山川長不朽,愚智俱可惜。
神交正冥冥,指點空歷歷。慎勿語俗人,桃源恐相失。
三載吳庠住,何由再合并。
老來情不舍,枕上夢頻成。
撼樹風終夜,敲窗雨數聲。
每思湖上酒,無日不同傾。
塔高鈴自語,碑斷蘇成文。
老樹擎涼月,初荷卷濕云。
螢飛臨水見,犬吠隔籬聞。
靜對高僧坐,無眠到夜分。
忘懷獨有師,每恨會時稀。
作別不得見,相尋聞已歸。
兩雞花下鬭,一蝶雨中飛。
想在陳湖寺,紉衣掩竹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