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寄行甫騰叔
江浙羈棲怕雪霜,早年聽得晚年嘗。
生涯敗意多諳歷,節序隨緣少感傷。
鴨肉餛飩看土俗,糯丸麻汁阻家鄉。
二千里外尋君話,今日那堪各一方。
江浙羈棲怕雪霜,早年聽得晚年嘗。
生涯敗意多諳歷,節序隨緣少感傷。
鴨肉餛飩看土俗,糯丸麻汁阻家鄉。
二千里外尋君話,今日那堪各一方。
我在江浙一帶漂泊寄居,害怕那雪霜的寒冷,早年聽聞的漂泊之苦,到晚年才真切品嘗。一生事業不順,諸多挫折都已歷經,對于時節的變化,也能隨緣處之,少了些感傷。看到當地有吃鴨肉餛飩的習俗,而我卻因遠隔千里無法吃到家鄉的糯丸麻汁。我想在這兩千里外與你們交談,可如今卻無奈天各一方。
羈棲:漂泊寄居。
諳歷:熟悉,經歷。
節序:時節,節氣。
土俗:當地的風俗。
那堪:怎堪,怎能忍受。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晚年漂泊在江浙一帶。當時社會或許動蕩不安,詩人一生事業不順,在冬至這個團圓的節日,更加思念家鄉和友人,從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漂泊異鄉的愁苦與思鄉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生活細節和習俗展現內心感受。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重大影響,但能體現當時文人漂泊的心境和情感表達。
冷雨凄風萬木飛,年來世事不勝悲。青山白水新安道,云夢綠林夔府詩。耆舊飄零今有幾,乾坤翻覆政緣誰。鬢絲一夜三千丈,甚矣吾衰如此衰。
岡回嶺轉翠相重,覓語酬山未了工。卻恐前生是摩結,此身今落花圖中。
近來唯樂靜,移傍故城居。閑打修琴料,時封謝藥書。夜停江上鳥,晴曬篋中魚。出亦圖何事,無勞置棧車。
豸服層霄下,麟符夾道光。萬峰行瘴色,獨馬度炎荒。暮雪秦關擁,春城粵海長。轉將金掌露,移灑向扶桑。
花滿離筵酒滿瓶。摘花未語淚先零。杯行教醉莫教醒。今夜酴醾連理枕,明朝柳絮短長亭。一般杜宇兩般聽。
詞壇推定伯,論久屬名賢。奇字門人問,雄文異國傳。技慚供執役,交敢冀忘年。珍重憐才念,虛煩倒屣延。
詩成長是倩人書,最愛東家織翠裾。遠樹斷云春雨外,華星明月晚涼初。滿窗柿葉題都遍,短帽梅花畫不如。莫向墨池成久別,鵝群還欲謝崇虛。
愁中節序苦相催,可奈重陽今又來。叢菊多情頻入夢,濁醪無分且停杯。獨醒翻笑陶潛醉,高詠空憐杜甫才。未卜明年當此日,更于何地好懷開。
近日淮南見馬卿,新詩句句掇瓊英。畫船不肯留三日,先載東風過四明。
臥聽謖謖碎龍鱗,俯看蒼蒼立玉身。一舸鴟夷江海去,尚馀君子六千人。
鴛鴻陣陣落南溟,長樂鐘中黑眚行。逐客不愁人鲊甕,荷花落日第含情。
近況居然野,稱呼只墅民。有詩供課最,無債惱比鄰。性亦無嫌懶,人多不解貧。每過田父宿,吾自認吾真。
翠蔓垂檐筍過籬,幽禽終日傍窗啼。山林勝處平生事,他日何妨動我思。
廿五年來夢欲沈。麝麈蓮寸幾關心。柳絲藤蔓又而今。凈土泥翻培弱絮,愁波海轉惜冤禽。白頭禁得短長吟。
面熟前山小髻螺,綵衣竹馬舊經過。回頭四十年中事,清淚空如白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