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春下澣游南龕
四山如猬毛,中有線路縈。誰人導我來,得此掌許平。
雨后天宇空,夏氣和且清。休日一無事,駕言南山行。
南山有何好,翠壁列崢嶸。巨木老已仆,頼有紅石撐。
自從嚴大夫,廢興今幾更。穉干亦合抱,知幾閱晦明。
幽壑架危亭,無風涼自生。少間上絕頂,四望圍長城。
漲江籠篆紋,小市分棋枰。俛仰忘身世,獨慨呼酒傾。
何知玉堂客,分雜巴叟耕。下山喜同步,元自腳力輕。
四山如猬毛,中有線路縈。誰人導我來,得此掌許平。
雨后天宇空,夏氣和且清。休日一無事,駕言南山行。
南山有何好,翠壁列崢嶸。巨木老已仆,頼有紅石撐。
自從嚴大夫,廢興今幾更。穉干亦合抱,知幾閱晦明。
幽壑架危亭,無風涼自生。少間上絕頂,四望圍長城。
漲江籠篆紋,小市分棋枰。俛仰忘身世,獨慨呼酒傾。
何知玉堂客,分雜巴叟耕。下山喜同步,元自腳力輕。
四周的山巒像刺猬的毛一樣林立,中間有蜿蜒的小路。是誰引導我來到這里,讓我得到巴掌大的一塊平地。雨后天空空明,夏日的氣息溫和又清爽。休息日沒什么事,駕車前往南山。南山有什么好呢,翠綠的山壁高聳險峻。巨大的樹木年老倒下,幸虧有紅石支撐。自從嚴大夫之后,這里的興衰已經經歷了多少次變遷。小樹干也有合抱那么粗,可知經歷了多少個晝夜。幽深的山谷上架著高高的亭子,沒有風也自然涼爽。過了一會兒登上絕頂,四周望去如同被長城環繞。江水上漲,波紋像篆字,小集市像棋盤一樣分布。俯仰之間忘卻了自身和世事,獨自感慨著呼喚拿酒來。哪里知道玉堂的貴客,會和巴地老人一起耕作。下山時高興能一同走,原來是腳力還不錯。
季春下澣:農歷三月下旬。澣,同“浣”,唐代定制,官吏十天一次休息沐浴,每月分為上、中、下浣。
猬毛:形容山巒林立。
掌許平:巴掌大小的平地。
駕言:駕車。
崢嶸:形容山的高峻。
頼:同“賴”,依靠。
嚴大夫:具體所指待考,可能是曾對南山有過建設或影響的人。
穉干:小樹干。穉,同“稚”。
晦明:晝夜,比喻時間的變遷。
俛仰:同“俯仰”,低頭和抬頭,形容時間短暫。
玉堂客:指朝廷顯貴。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在休息日前往南山游覽。當時社會可能處于相對穩定的時期,詩人在游覽中感慨自然之美和世事變遷。
這首詩主旨是記錄南山之游,展現南山美景和詩人心境。其特點是寫景生動,情感真摯,將自然景觀與人生感慨相融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有重大影響,但體現了古代文人對自然和生活的感悟。
世贊碑文換,
穹龜上綠苔。
琵琶不可聽,
樓閣更堪哀。
竹動禪僧入,
梅香凍雀回。
開函翻內典,
日晚未歸來。
猛虎當道食,
不覺蚊虻來。
旗亭舊事,記曾經見汝,寶釵樓側。瓊樹兩行誰最少,第一屏間白晰。翠滑鸞靴,紅香桃綬,絕藝千金直。襄王筵上,纏頭眾里爭擲。
今日白發何戡,青衫司馬,仍會秋娘宅。能得幾回渾脫舞,清淺蓬萊非昔。紅豆村莊,菊花天氣,淪落無人識。棖棖邏逤,不堪聽汝重摘。
新秋雨歇凈庭柯,
憶別其如明月何。
客舍幾回瞻玉樹,
仙槎好似泛銀河。
當筵草色寒仍綠,
近塞鴻聲夜轉多。
莫道難兄懷不極,
天邊長賦郢中歌。
六籍聊遮眼,高眠傍屋牙。
春來詩得計,老去醉為家。
門映斜陽樹,山開背郭花。
鄰翁閒有約,相對話河車。
門外柳條黃。細草生香。落梅風里雪飛揚。春曖冰消溪上水,隴麥初長。
山色澹斜陽。暮靄蒼蒼。樹頭新月露微茫。人醉草堂呼不起,夢熟羲皇。
青蓮西士碧蓮仙,
幾向人間見此蓮。
雜佩半含蒼玉色,
裁霞中界雪花妍。
并頭漫紀元嘉代,
千葉虛傳太華巔。
欲制衣裳貽楚客,
恐令顏色妒芳荃。
無欲無憂且自然
草堂癡夢破青氈
看來是是非非事
挨過平平淡淡年
每在一園隨意飲
何愁萬貫少腰纏
古稀誰道為高壽
才向羲皇一覺眠
識得橙子,周匝有馀。
識得橙子,天地懸殊。
若向周匝有馀處會,理上偏枯。
若向天地懸殊處會,事上偏枯。
空山日午東風起,
積雪半消巖下池。
逐勝不知芳草遠,
長謠石上失回期。
山靈從何來,崩騰躍萬馬。
初疑夫差軍,水犀光照夜。
又疑閼于戰,聲撼武安馬。
森然毛骨竦,舌拄不能下。
對此神驂姿,可以一戰霸。
羈心似酒酦浮醅,眼前物象費鴻裁。西行又得長城窟,山昏野凍無寒梅。停車直造九折坂,云間古堞何崔巍。孤城一片插萬仞,中有白骨鎖夜臺。
當年戰伐空陳跡,落日千里但飛埃。興亡彈指何足數,回頭蠟淚又成堆。荊榛滿地悲禾黍,遐陬喜見漢尊罍。我自踟躕久不去,欲留詩句鐫城隈。
亦知片石終磨滅,忍向斷碣剔古苔。更上烽臺試遠眺,風云莽莽煙塵開。悲歌待約高岑起,只愁鼓角城頭催。
暮天搖落將安住,回車殘夢挾驚雷。猶疑征騎風雨至,況聽邊聲逼耳來。凄涼年代難復問,文未加點心生哀。
碧嶂清泉占上方,
小留連久更相羊。
市聲只隔門前水,
付與烏飛帶夕陽。
詩成邂逅得窮愁,眼見郎潛又白頭。人物向來山吏部,篇章今日謝宣州。
狗監連衡苦未平,秋成戈甲尚乘城。夢魂幾欲隨公去,為問高安路幾程。
樓上看山酒一卮,人間此樂豈兒知。秋風吹落霜前雁,寄得西來別后詩。
白發書生誰復論,蕭然深閉一蓬門。自知赤壁功名晚,羞與周郎作耳孫。
袁三柳大劉廿八,長到先生卜肆邊。
便拜逸妻為嫂氏,更沽村酒作家筵。
山公馬在何須爾,林屋丹成亦偶然。
獨此老身無藉賴,為他人擲卦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