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作
空山日午東風起,
積雪半消巖下池。
逐勝不知芳草遠,
長謠石上失回期。
空山日午東風起,
積雪半消巖下池。
逐勝不知芳草遠,
長謠石上失回期。
空寂的山林里,正午時分東風輕拂;巖下池塘的積雪已消融過半。追尋勝景,未覺已行至芳草萋萋的遠方;坐在石上放歌,竟忘了返回的時間。
逐勝:追尋勝景,探訪美景。
長謠:放聲歌唱,長時間吟唱。
失回期:忘記了返回的時間。
空山:空寂無人的山林,體現幽靜之境。
此詩當為詩人春日游山時所作。從“積雪半消”可知時值冬春之交,山中仍有殘雪但東風已起,詩人在漫游山林的過程中,因景生情,即興創作此詩以記游興。
全詩以簡練筆觸描繪山中午景,通過追尋勝景、石上放歌的細節,展現詩人沉醉自然的閑適心境。詩境恬淡清新,語言質樸,體現了對自然之趣的珍視與向往。
玉符初解自逍遙,暫駕安車近九霄。無限高名齊少室,不言休績在三朝。好披云氅呼遼鶴,忽把仙巾換漢貂。御苑清明開特燕,莫辭仙醴勸金蕉。
三晉沖寒到,中州冒暑回。山川元不改,節候自相催。綠樹連天暗,紅葵向日開。太行云縹緲,搔首意徘徊。
嵐黛迢迢見鷲山,誰將一鏃破三關。暫留金界看云臥,謾倚珠林伴鶴閒。煙外鳥依晴嶂下,溪頭僧背夕陽還。諸天禮處聞清梵,燈火熒熒紫殿間。
老去都將筆硯焚,相逢相問只寒溫。更無一語堪酬對,已入維摩不二門。
煙花漸冷心猶熱,星火空寒夢未成。莫問明年明日事,深知此夜此時情。
君家集有陸參序,老筆誇張歙大州。三百年來非昔比,二千石喜得今侯。早田已槁曾關念,舊石雖奇不到收。沃沃桑麻山雨外,歸歟氓亦買羸牛。吾州可但佳山水,薰沐詩書自不同。牧守曾留今相國,郡人況有我文公。諸賢雅欲相俎豆,一念底須多缿筒。三十六峰吟更筆,只將無事過年豐。
平生自笑半非人,仿佛千年謫客身。吟嘯生涯差可比,屠沽小子詎為鄰。掛松衣袂如懸幟,臥石杯壺勝列兵。待有長言和獸語,低低莫與世人聽。
鎩羽勢無還,龍蛇吻已涎。血冠埋短翼,不許看羞顏。紋路依稀辨老松,質如琥珀半明空。我來松石身邊臥,消受千枝萬葉風。沈迷苑囿三餐夢,辜負風云萬里情。絕愛蓬蒿數枚雀,拾人牙慧足平生。
梓棺下窀穸,藥碗委泥塵。斗室遺床在,如聞痛楚呻。
寶馬香車踏軟塵,暖風不動趁游人。誰知陋巷柴門里,也有梨花一樹春。
靈湫不受污,深淺何足計。小憩松竹鳴,蕭蕭山雨至。
美人挾瑟東鄰,秾李容華若春。明眸皓齒朱唇,釵頭孔雀麒麟。斂態如啼似顰,雙蛾艷艷聊人。朱弦欲按逡巡,弱質含羞未真。羅衣璀璨生云,紅蕖文履繡裙。殷勤玉指紛綸,凄清罨抑何繁。長袖淩風自親,清歌一曲如神。金杯掩映燭銀,珠箔紅樓夜醺。纖羅十二繽紛,梁上飄飖下塵。盈盈灼灼粼粼,要妙那能具陳。夜色春寒翠裀,香風裊娜氤氳。微月娟娟欲昏,含意憐哉未伸。
劍江之水綠于酒,夜夜清光射牛斗。龍泉太阿飛上天,寶氣千年應不朽。揭陽孫子玉無瑕,云是前朝學士家。藏器待時須努力,豈無雷煥與張華。
元量清標酷似僧,詩情書意兩相承。于今自有高人處,不尚空窗尚巽升。
官署饒幽況,含毫對酒壚。春星臨曉樹,夜色滿平蕪。興劇呼明月,詩成質老奴。盤桓不成寐,清坐未言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