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路德章芾三首 其三
賢哉子路子,德性兼剛柔。
險難極變態,志節凜高秋。
訪我大江濱,亟別挽莫留。
問子將何之,長淮理扁舟。
主人得仁賢,欲為經遠謀。
男兒處斯世,器業追前修。
努力建碩畫,勿貽師門羞。
賢哉子路子,德性兼剛柔。
險難極變態,志節凜高秋。
訪我大江濱,亟別挽莫留。
問子將何之,長淮理扁舟。
主人得仁賢,欲為經遠謀。
男兒處斯世,器業追前修。
努力建碩畫,勿貽師門羞。
你真是賢德啊,如同子路一般,品德性情兼具剛與柔。歷經了艱難險阻和世事的千變萬化,志節像深秋一樣高潔。你到大江邊來拜訪我,很快又要分別,我挽留不住。問你要到哪里去,你說要到淮河去駕著小船。主人得到你這樣仁賢之人,想要你為他做長遠謀劃。男兒生在這個世上,要在才能和功業上追趕上前代的賢人。努力去做出宏大的謀劃,不要給師門帶來羞辱。
賢哉子路子:把子路比作路德章,子路是孔子弟子,以賢德著稱。
亟:急切,很快。
之:到……去。
長淮:淮河。
經遠謀:長遠的謀劃。
器業:才能與功業。
前修:前代賢人。
碩畫:宏大的謀劃。
貽:遺留,帶來。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以推測,當時路德章要前往淮河一帶,可能是去為某位主人效力。詩人與路德章是師友關系,在友人遠行之際,寫下此詩表達贊賞與期望。
這首詩主旨是勉勵友人路德章在世上有所作為,追趕上前代賢人。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言辭懇切。在文學史上雖沒有廣泛影響力,但體現了當時文人之間相互勉勵、重視品德和功業的風氣。
一尋遺跡到仙鄉,云鶴沈沈思渺茫。
丹井歲深生草木,芝田春廢臥牛羊。
雨淋殘畫摧荒壁,鼠引饑虵落壞梁。
薄暮欲歸仍佇立,菖蒲風起水泱泱。
雨雪正霏霏,令人不憶歸。
地爐僧坐暖,山枿火聲肥。
隔紙烘茶蘂,移鐺剝芋衣。
知君在霄漢,此興得還稀。
長江落照天,物景似當年。
憶昔攜村酒,相將上釣船。
狂歌紅蓼岸,驚起白鷗眠。
今日趨名急,臨風一黯然。
萬蘂爭開照檻光,詩家何物可相方。
錦江風撼云霞碎,仙子衣飄黼黻香。
裛露早英濃壓架,背人狂蔓暗穿墻。
彩牋蠻榼旬休日,欲召親賓看一場。
郢客相尋夜,荒庭雪灑篙。
虛堂看向曙,吟坐共忘勞。
溪凍聲全減,燈寒焰不高。
他人莫相笑,未易會吾曹。
飄灑當窮巷,苔深落葉鋪。
送寒來客館,滴夢在庭梧。
逼砌蛩聲斷,侵窗竹影孤。
遙思漁叟興,蓑笠在江湖。
期君速行樂,不要旋還家。
永日雖無雨,東風自落花。
詩毫黏酒淡,歌袖向人斜。
薄暮忘歸路,垂楊噪亂鵶。
拂簷拖地對前墀,蝶影蜂聲爛熳時。
萬倍馨香勝玉蘂,一生顏色笑西施。
忘歸醉客臨高架,恃寵佳人索好枝。
將并舞腰誰得及,惹衣傷手盡從伊。
戚戚復戚戚,期懷安可釋。
百年金石心,中路生死隔。
新墳應草合,舊地空苔色。
白日燈熒熒,凝塵滿幾席。
竟日聲蕭颯,兼風不暫闌。
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漁寒。
地僻苔生易,林疎鳥宿難。
誰知苦吟者,坐聽一燈殘。
鴻鴈離群后,成行憶日存。
誰知歸故里,只得奠吟魂。
蟲蠹書盈篋,人稀草擁門。
從茲長慟后,獨自奉晨昏。
欲為皇王服遠戎,萬人金甲鼓鼙中。
陣云黯塞三邊黑,兵血愁天一片紅。
半夜翻營旗攪月,深秋防戍劒磨風。
謗書未及明君??,臥骨將軍已歿功。
悒悒復悒悒,思君安可及。
永日在堦前,披衣隨風立。
高樓暮角斷,遠樹寒鴉集。
惆悵幾行書,遺蹤墨猶濕。
煙蘿擁竹關,物外自求安。
逼枕溪聲近,當簷岳色寒。
藥苗應自采,琴調對誰彈。
待了浮名后,依君共掛冠。
丹陵五牙客,昨日羅浮歸。
赤斧尋不得,煙霞空滿衣。
試于華陽問,果遇三茅知。
采藥向十洲,同行牧羊兒。
十洲隔八海,浩渺不可期。
留空雙白鶴,巢在長松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