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仙吟二首 一
丹陵五牙客,昨日羅浮歸。
赤斧尋不得,煙霞空滿衣。
試于華陽問,果遇三茅知。
采藥向十洲,同行牧羊兒。
十洲隔八海,浩渺不可期。
留空雙白鶴,巢在長松枝。
丹陵五牙客,昨日羅浮歸。
赤斧尋不得,煙霞空滿衣。
試于華陽問,果遇三茅知。
采藥向十洲,同行牧羊兒。
十洲隔八海,浩渺不可期。
留空雙白鶴,巢在長松枝。
丹陵的五牙客,昨天從羅浮山歸來。像赤斧那樣的仙人尋覓不到,只有煙霞沾滿了衣裳。試著到華陽去詢問,果然遇到三茅真君知曉情況。有人到十洲去采藥,和牧羊兒一同前往。十洲隔著八海,浩渺遙遠難以企及。只留下一對白鶴,在長松樹枝上筑巢。
丹陵:傳說中的地名。五牙客:可能指具有某種仙風道骨或特殊身份的人。
羅浮:山名,在廣東,是道教名山。
赤斧:古代傳說中的仙人。
華陽:地名,傳說中仙人居住之地。三茅:指三茅真君,道教神仙。
十洲:道教傳說中的仙人居住的十個海島。
八海:泛指廣闊的海域。
具體創作時間和背景難以確切知曉。從詩的內容來看,可能創作于詩人對道家神仙思想感興趣、向往超凡脫俗生活的時期。當時道教文化盛行,文人多受其影響,追求長生、仙境成為一種文化現象,詩人或許也在這種氛圍下創作了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仙人與仙境的向往。其突出特點是充滿神秘的道教色彩,以敘事和寫景營造出奇幻氛圍。在文學史上反映了當時文人受道教思想影響的創作傾向。
百雉遙遙海上城,萬艘飛渡信神兵。濤聲總挾風威壯,殺氣先占月暈生。三令軍牙多算在,群山蠻落一時清。淩煙今日還圖畫,笑認南征節鎮名。
我聞玄烏產句曲,數千年來化為白。素質本孕瑤光星,玉姿豈比零陵石。云波日影泛參差,酒泉事遠見應稀。不向烏衣國里來,偏宜白玉堂中棲。荊花爛爛蔭修廡,藜火娟娟映雙羽。輕沾弱絮迎柳風,閑趁粉蝶度花雨。柳風花雨春未央,雕梁網戶任飛翔。影寫瑤池寧異色,泥銜珠箔但聞香。人間粉黛誰堪匹,雅黃翡翠無顏色。簾前拂羽詎相見,幕中巧語暫相識。朝朝翻玉砌,暮暮度水涯。暮度渾如侵月色,朝翻疑是帶霜華。霜華月色相凌亂,游絲冉冉迷歸翰。豈逐流鶯媚綺羅,宜隨野鶴凌霄漢。君不見啁啾叢棘紛無數,惟有皓質稱天女。高閣曾聞集上真,仙禽自合來縣圃。又不見道康堂上喚景怡,感卿盛德來相依。古來良禽多擇主,肯傍尋常庭戶飛?不信主人清比玉,請看雙燕玉為衣。
十年結一網,網魚東海邊。孔疏魚不罥,望洋思悠然。小大用各適,回橈姑舍旃。我有白玉鉤,炯炯掛青天。期將龍伯國,一舉六鰲連。
木落秋飔夜壑濺,空悲毅魄赴幽泉。自焚象齒腥讒劍,不憚雞犧種禍田。雌伏寧為萬物后,雄飛終任眾材先。芳州不忍生蘭杜,獨解蒯緱掛墓前。
天際正英英,排空忽上升。蒼梧何處出,岱岳自封興。但見奇峰聳,寧知嘉氣凝。秋風殊未起,勿用遽飛騰。不用沉河起,非關觸石升。舒張如鶴出,變化似龍興。髣髴玉山峙,依稀雪嶺凝。帝鄉乘可至,未易便超騰。
珊瑚洲畔柳,可以贈依依。自我此為客,而君遂不歸。夜吟銷畫燭,春雨共寒衣。未別先惆悵,他宵明月暉。
我行采石磯,殘雪嵌巑岏。青松出秀色,黃竹垂瑯玕。碑版懸閣道,祠宇燦林端。曾聞宮錦袍,嘯詠過前灘。供奉一云沒,太息思才難。舍舟入衢國,風疾客衣寒。
古廟臨河口,凋落無丹青。泰伯遺四海,蕭條居此庭。清風何時息,日月共千齡。拜揖冕旒下,壚上煙冥冥。
夙懷抱悁獨,行與世多忤。京華二十年,壯志遂遲暮。悠悠深巷中,盡日斷來屨。楊子獨何為,逝言遠相顧。移家濁溝上,破屋終不去。人問何以然,無乃以我故。朝過講道玄,暮過話情素。君慕哀駘他,我思黃叔度。相見各欣然,誰能詰其故。我欲永從君,君且為我住。無為忽去茲,云山恣高翥。蓬蒿張蔚宅,依然還塊處。
惟此萱樹花,亦名宜男草。君家老萊子,五十未孩抱。俄然產雙璧,芳華并國寶。異乳乃同生,以歡北堂老。
幾夜猖狂別恨侵,踏歌相送最情深。明朝獨醉黃茆店,更有何人把燭尋。
春江驟漲,曉陌微乾,斷云如夢相逐。料應怪我頻來去,似千里迢遙,傷心極目。為楚腰、慣舞東風,芳草萋萋襯綠。燕飛獨。知是誰家簫聲多事,吹咽尋常怨曲。盡教衿袖香泥涴,君不見、揚州三生杜牧。待淚華、暗落銅盤,甚夜西窗剪燭。
十載相依忍別離,梅花初發雁翔時。材當萬里祥刑起,路近三臺玉闕知。酒向蒼梧移浩蕩,人懷粵嶠意淋漓。陰符黃石兼心地,借箸真堪佐大師。
乍曦光、破曙約朋簪,高閣醉香醇。信天山箭定,金甌完整,斬卻長鯨。今際甲齊熊耳,倒海洗膻腥。漫看尾標出,爆竹盈城。八載天涯羈旅,對市橋、熙攘笑相迎。問家山猿鶴,依舊潁川晴。揮健筆、云煙落紙,趁青春、作伴舞升平。望劍外、千山開道,萬馬飛騰。
有山秋斑斕,有潭臥深碧。有塔萬木顛,下瀉孤影白。林深招提幽,紅欄出藤石。法師坐清言,淡茗二三客。為我指山樓,已置讀書席。舉世方滔滔,萬劫剩一隙。我乞龍象蹴,更挽天地坼。松風流磬起,人海散如擲。何年一局罷,再停風塵舄。回首斜照里,鐘鼓白云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