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王文之所藏荊公帖
余行江左路,曾涉蔣山椒。
野逸思乘蹇,儀型想冠貂。
帖窺藏五世,詩續詠前朝。
永日欣無斁,巾欹膝屢搖。
余行江左路,曾涉蔣山椒。
野逸思乘蹇,儀型想冠貂。
帖窺藏五世,詩續詠前朝。
永日欣無斁,巾欹膝屢搖。
我行走在江東的路上,曾登上蔣山的山巔。向往著像山野逸士一樣騎著跛腳驢,腦海中想象著王安石那頭戴冠貂的模樣。我看到了王家收藏五代的王安石字帖,還續寫著前朝的詩篇。一整天都欣喜不已不會厭煩,頭巾歪斜,膝蓋還不時搖動。
江左:江東。
蔣山:即鐘山,在今江蘇南京。椒:山頂。
乘蹇:乘坐跛腳的驢子,指過閑散的生活。
儀型:楷模,這里指王安石的形象。冠貂:古代侍中、常侍等貴近之臣的冠飾,這里借指王安石曾居高位。
斁:厭倦。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知,詩人在行走江東途中登上蔣山,看到王文家收藏五代的王安石字帖,有感而發創作此詩。當時王安石已去世多年,其文學和政治影響力仍存,詩人對其十分敬仰。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王安石的崇敬與對其字帖的喜愛。其突出特點是將現實經歷與想象相結合,通過細節展現情感。在文學史上雖無重大影響,但反映了當時文人對前代名人的追慕和文化傳承。
日暮江頭聞竹枝,
南人行樂北人悲。
自從雪里唱新曲,
直到三春花盡時。
珠海名家上將才,
新從鯤嶼射潮回。
羨渠意氣饒魁壘,
知自趨承朵殿來。
鎮日小樓西,望遙情更迷。更吹來,暮雨凄凄。怕憶庾郎年少日,盤馬地,有春泥。
依舊白銅堤,裙腰芳草齊。水心亭,蠻榼誰攜?一片愁懷無處訴,楊柳外,亂鴉啼。
欲訴衷腸萬萬條,滿身香雪未全飄。
新絲買得剛三月,舊雨吹來似六朝。
綠影自遮南北渡,春痕分護短長橋。
五株一入先生傳,不學柔枝亂折腰。
峭寒幾日,滯天涯行色。鈿約勞伊苦相憶。怕鬘天劫換,鴆鳥欺鸞,還寄與一簡梅花消息。
姑蘇城外住,夢醒江楓,重畫旗亭酒家壁。倚枕懺飄零,碧海青天,這艷約怎時圓得。只燈火樓心預先尋,試招取離魂,小屏風側。
到門嘶騎,乍鴛衾寒破。明月懷中霎時墮。道相逢驀地,乍見翻疑,卻不信昨夜夢兒真個。
笑啼渾不慣,小握柔荑,扶入云房并肩可。方寸小韋囊,替整歸裝,還幾度詢儂勞么。更搜索柔腸話寒暄,只陣陣銷魂,口脂風過。
瑤臺鳳侶,是人天佳偶。攜酒園林此番又,向朱欄照水,翠檻眠云,消受那劫后鶯花梅柳。
沈香亭上坐,欲借丹青,畫取鴛鴦永廝守。未忍拂郎心,半晌遲疑,終究是賴伊點首。只軟語叮嚀要珍藏,怕春水池塘,又教吹皺。
將離花發,悵空桑三宿。自寫蠻箋已盈幅,替虞姬作傳,謝女鈔詩,祇博得巾幗才人輸服。
翠樽勞苦勸,一疊陽關,樂譜新翻斷腸曲。愿化作菱花,長伴妝臺,盡消受眼緣眉福。怕別后相思沒人知,拚醉倒羅幃,盡情歌哭。
秋高征袂怯西風,
寂寞郵亭倍旅悰。
獨有無心清夜月,
更深山里也相逢。
日暮忽聞訃。驀傳來、金橋厭世,痛心驚仆。三日云何成長往,莫是庸醫耽誤。廿八歲、摧殘玉樹。母老家貧情特慘,況安人、年少嬌兒孺。傷心事,竟難訴。
簞瓢陋巷安其素。最難忘、音容笑貌,翩翩風度。斷簡殘篇零落散,渺渺錢塘歸路。何日葬、半山墳墓。哭不成聲心已醉,挽斯人、未盡斯人苦。權當作,招魂賦。
屝屨送人征影遠,布裘知我涕痕零。
初愁凍雪無狐白,忽喜晴霄現卵青。
欲向華山成穩睡,不禁楚澤自長醒。
桃源自昔無秦歷,草木榮枯是瑞蓂。
北固漫誇城立鐵,錢塘休說浪翻銀。
江山不改英雄泯,宇宙無窮戰伐新。
過眼煙花空似錦,到頭富貴總成塵。
舊時都下逢除夕,果食花餳祭灶神。
六詔烽煙說不真,十年鼙鼓慘滇塵。
玉龍金馬無家別,鐵柱香巖有夢親。
庾信江南哀作賦,杜陵峽北淚沾巾。
關河萬里黃云起,渺渺愁予風打蘋。
不及摳衣拜紫巖,尚能什襲寶書函。
掃除荊棘扶初日,投畀煙嵐困老讒。
四海時無伸國論,百年人自仰臺銜。
南軒衣缽今何似,見說諸孫也不凡。
白項鴉兒趁曉啼,
梢梢寒柳出疏籬。
未飛臘雪連天白,
且看江云四面垂。
留爾紉秋桂,歸歟迫戍瓜。
定將儒術飾,肯以惠文誇。
獄敬裨王國,帷褰佐使家。
公馀更努力,學似海無涯。
扶嬌下繡幃,與郎玉相映。欲窺燕尾妝,鏡前重引鏡。
去年笑參商,今年詠鴛鴦。愿郎結同心,勿復生他腸。
律管風生消暮景,
塞原煙靜絕妖氛。
坐移殘燭光陰變,
故舊年華一夜分。
兇鋒如烈火,所至肆焚屠。
賴有雄藩耳,誰知一策無。
神昏失肝膽,恩重惜頭顱。
福命蒼生薄,君當恕小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