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蘇養直題孫郎中扶疏堂二首 其一
白項鴉兒趁曉啼,
梢梢寒柳出疏籬。
未飛臘雪連天白,
且看江云四面垂。
白項鴉兒趁曉啼,
梢梢寒柳出疏籬。
未飛臘雪連天白,
且看江云四面垂。
白色脖頸的烏鴉趁著清晨啼叫,細長的寒柳從稀疏的籬笆間探出來。臘月的雪還未飄飛,天空已一片雪白,暫且觀賞江面上的云層向四周低垂。
白項鴉兒:脖頸白色的烏鴉。
趁曉:趁著清晨。
梢梢:形容柳枝細長的樣子。
疏籬:稀疏的籬笆。
臘雪:臘月的雪。
垂:低垂、彌漫。
此詩為詩人與友人蘇養直同題孫郎中扶疏堂而作,約創作于冬日。扶疏堂周邊環境清幽,詩人通過描繪堂前晨景,展現對自然之趣的關注。
詩以冬日清晨扶疏堂外景色為題材,通過白項鴉、寒柳、臘雪、江云等意象,勾勒出清寂而生動的畫面,語言清新自然,體現詩人閑適的觀察與欣賞之情。
憶昔開元全盛時,海陵官漕米流脂。丁男老不識兵器,九牧長途不拾遺。宮中君明臣告老,天下夫和婦循道。蠻夷玉帛涉海來,海平遠接三山島。仁人為邦未百年,民間斗米七千錢。海陵官漕忽中阻,大舶滅沒魚龍淵。潢池弄兵本赤子,渤海老臣能料理。如何嫉作豺虎叢,島國稱孤奸萬死。花卿猛將亂國章,太阿倒持不可當。君不見木蘭殺賊謝天子,賞功豈愿尚書郎。
誰貌吳牛馱牧豎,建業徐生寓深趣。母子孤特失儔侶,行行暫息煙中樹。九十其犉何處尋,或訛或寢隔山林。牽柔折脆方為劇,詎識離群舐犢心。
江湖隨月渡,今復作秋看。夜氣涼如水,風聲沸擬灘。興從閑里得,思向靜中安。何處寄鄉夢,白云高樹端。
林皋聊寄跡,瀛海久忘情。卻老方頻檢,耽詩癖已成。晴山雙屐穩,煙水一舟輕。日上眠猶熟,心閒夢亦清。
老人村,老瓦盆。嘗作雞豚社,不識州縣門。阿翁醉倒阿婆笑,膝上咿鴉弄乳孫。
日午暄妍不似秋,磚頭溝下水停流。西邊滌垢東邊釣,清濁人間未寇讎。
復往真無策,茲行亦漫游。塵埃走劇暑,風雨占新秋。便欲還家去,其誰為汝謀。尚憐蘇季子,虛敝黑貂裘。我老不自得,每為饑所驅。漫拋青箬笠,空負白髭須。見賊猶堪斗,逢人莫問途。寰區足秀句,山澤有臞儒。地濕頻經水,田荒亦未收。斷云催雨過,漲水沒橋流。半世想高臥,十年悲遠游。藜羹不用挾,尚足誑饑喉。
桓公居漢南,睹樹感搖落。而我瀕衰年,甫植數枝弱。來者方無窮,何必在身樂。
賤子不出動經月,出門四郊多好春。微風野桃紅作陣,連雨溪水綠成鱗。楊雄為文最奇古,李白得句徒清新。只欠橋西葉徵士,酤酒一洗胸中塵。
平明古渡泊輕舟,千里風光一望收。澹澹云隨高鳥盡,悠悠河入亂山流。濤聲震岸連宵雨,浪影遙天故國秋。直上長橋尋舊跡,斷崖飛瀑冷颼颼。
紫簫吹月梨花老,碧云冉冉迷芳草。藥欄繭栗怯春寒,翠帳流蘇護鶯曉。麗人一去音塵杳,淚灑紅綃怨青鳥。新蒲細柳自年年,曲江流恨波聲小。
閑人州縣厭,賤士友朋譏。朔雪逢初下,秦關獨暮歸。寒茅下原淺,殘雪過風微。一路何相慰,唯君能政稀。
相思幾度夢中迷,卻望金門隔石溪。騏驥合馳千里足,鷡鷯分老一枝棲。門才通水勞移棹,篋尚藏書借照黎。更羨君如遠祖喜,談玄一派自關西。
霞飛嶠浦溢芳瓢,竹外王戎許費招。薄霧涌山深鳥翼,長鯨掣海壯蘭苕。好奇字覓蒼菭亂,從俗金妝野寺遙。坐久遏云云復起,氍毹南北應京潮。
兩袖明星拂絳河,天風吹客上嵯峨。無勞更覓梯仙界,半夜鞭龍入大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