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吳敘浦
生年月日雖則同,學而聞道莫比蹤。
學而聞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寧論功。
一官俯首蠻貊中,幾年積弊頻年兇。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見非聞風。
孰持黃詔來自東,謂君違天合君沖。
天家誤聽州家謬,歷計月日曾未充。
使家熟視州家惜,萬里君門誰為通。
學而聞道要有用,達豈吾泰窮何窮。
君之授受遠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
龍門當日謂不遇,尹楊亦到明光宮。
生年月日雖則同,學而聞道莫比蹤。
學而聞道胡不庸,咎且不免寧論功。
一官俯首蠻貊中,幾年積弊頻年兇。
去奸植善扶疲癃,我所目見非聞風。
孰持黃詔來自東,謂君違天合君沖。
天家誤聽州家謬,歷計月日曾未充。
使家熟視州家惜,萬里君門誰為通。
學而聞道要有用,達豈吾泰窮何窮。
君之授受遠有宗,湘水浩浩湘山雄。
龍門當日謂不遇,尹楊亦到明光宮。
你我出生年月日雖然相同,但在學習和悟道方面我比不上你。你學道有成卻不被任用,過錯都難以避免,更別提論功了。你在偏遠之地為官,當地多年積弊又連年受災。你去除奸惡扶植善良,救助體弱多病之人,這些我都是親眼所見而非道聽途說。誰拿著皇帝的詔書從東方來,說你違背天意,與天意沖突。是朝廷誤聽了州官的錯誤之言,計算時間任職還未滿。上司熟視無睹州官的做法,可萬里之外的朝廷誰能為你通傳情況。學習悟道是要有作用的,顯達時并非我一人安泰,困厄時又怎會一直困厄。你所學有深遠的傳承,就像浩浩湘水、雄偉湘山。當年有人說不被賞識,但尹楊后來也到了明光宮。
莫比蹤:比不上。
胡不庸:為何不被任用。
咎:過錯。
蠻貊(mò):古代稱南方和北方落后部族,這里指偏遠之地。
疲癃(lóng):年老體弱多病的人。
黃詔:皇帝的詔書。
違天合君沖:違背天意,與天意沖突。
天家:指朝廷。
州家:州官。
使家:上司。
授受:指學問的傳承。
龍門:比喻聲望高的人的門下。
尹楊:可能指尹敏、楊終等歷史人物,這里泛指有才能后獲任用之人。
明光宮:漢代宮殿名,這里借指朝廷。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從詩中內容推測,當時友人在偏遠地區為官,努力治理地方卻遭遇誤解,不被朝廷認可。詩人可能有感于友人的遭遇,為表達對友人的支持和鼓勵而創作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對友人懷才不遇的同情與鼓勵。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通過對比和用典等手法增強表現力。在文學史上雖可能影響不大,但展現了詩人與友人之間的情誼以及對人才任用的關注。
秋深橡子熟,散落榛蕪岡。傴傴黃髪媼,拾之踐晨霜。
移時始盈掬,盡日方滿筐。幾曝復幾蒸,用作三冬糧。
山前有熟稻,紫穗襲人香。細獲又精舂,粒粒如玉珰。
持之納于官,私室無倉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
狡吏不畏刑,貪官不避贓。農時作私債,農畢歸官倉。
自冬及于春,橡實誑饑腸。吾聞田成子,詐仁猶自王。
吁嗟逢橡媼,不覺淚霑裳。
鄉國亂離后,交親半旅游。
遠聞誠可念,歸見豈無愁。
敗葦迷荒徑,寒蓑沒壞舟。
衡門終不掩,倚杖看波流。
生于顧渚山,老在漫石塢。
語氣為茶荈,衣香是煙霧。
庭從??子遮,果任獳師虜。
日晚相笑歸,腰間佩輕蔞。
一峰當勝地,萬點照嚴城。
勢異昆岡發,光疑玄圃生。
焚書翻見字,舉燧不招兵。
況遇新春夜,何勞秉燭行。
住在華陽第八天,望君唯欲結良緣。
堂扃洞里千秋燕,廚蓋巖根數斗泉。
壇上古松疑度世,觀中幽鳥恐成仙。
不知何事迎新歲,烏納裘中一覺眠。
胡虜偏狂悍,邊兵不敢閑。
防秋朝伏弩,縱火夜搜山。
鴈逆風鼙振,沙飛獵騎還。
安西雖有路,難更出陽關。
國家省闥吏,賞之皆與位。素來不知書,豈能精吏理。
大者或宰邑,小者皆尉史。愚者皆混沌,毒者如雄虺。
傷哉堯舜民,肉袒受鞭箠。吾聞古圣王,天下無遺士。
朝庭及下邑,治者皆仁義。國家選賢良,定制兼拘忌。
所以用此徒,令之充祿仕。何不廣取人,何不廣歷試?
下位既賢哉,上位何如矣。胥徒賞以財,俊造悉為吏。
天下若不平,吾當甘棄市。
游秦復滯燕,不覺近衰年。
旅貌同柴毀,行衣對骨穿。
籬寒多啄雀,木落斷浮煙。
楚夜聞鳴鴈,猶疑在塞天。
五天何處望,心念起皆知。
化塔留今日,泉鳴自昔時。
古苔生石靜,秋草滿山悲。
莫道聲容遠,長歌白雪詞。
五色香煙惹內文,石飴初熟酒初醺。
將開丹灶那防鶴,欲算棋圖卻望云。
海氣平生當洞見,瀑冰初坼隔山聞。
如何世外無交者,一臥金壇只有君。
褎然三五寸,生必依巖洞。
寒恐結紅鉛,暖疑銷紫汞。
圓如玉軸光,脆似瓊英凍。
每為遇之疎,南山掛幽夢。
茲山有石岸,抵浪如受屠。雪陣千萬戰,蘚巖高下刳。乃是天詭怪,信非人功夫。
白丁一云取,難甚網珊瑚。厥狀復若何,鬼工不可圖。或拳若虺蜴,或蹲如虎?。連絡若鉤鏁,重疊如萼跗。或若巨人骼,或如太帝符。胮肛筼筜筍,格磔瑯玕株。斷處露海眼,移來和沙須。
求之煩耄倪,載之勞舳艫。通侯一以眄,貴卻驪龍珠。厚賜以??賮,遠去窮京都。五侯土山下,要爾添嵒齬。賞玩若稱意,爵祿行斯須。
茍有王佐士,崛起于太湖。試問欲西笑,得如茲石無。
征役已不定,又緣無定河。
塞深烽砦密,山亂犬羊多。
漢卒聞笳泣,胡兒擊劒歌。
番情終未測,今昔謾言和。
農父冤辛苦,向我述其情。
難將一人農,可備十人征。
如何江淮粟,挽漕輸咸京。
黃河水如電,一半沈與傾。
均輸利其事,職司安敢評。
三川豈不農,三輔豈不耕。
奚不車其粟,用以供天兵。
美哉農父言,何計達王程。
崦里何幽奇,膏腴二十頃。
風吹稻花香,直過龜山頂。
青苗細膩臥,白羽悠溶靜。
塍畔起?鵜,田中通舴艋。
幾家傍潭洞,孤戍當林嶺。
罷釣時煑菱,停繰或焙茗。
峭然八十翁,生計于此永。
苦力供征賦,怡顏過朝暝。
洞庭取異事,包山極幽景。
念爾飽得知,亦是遺民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