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審知寄來二首 其二
書去愁難悉,詩來造愈奇。
為言僧可寓,為念橐空垂。
鳴鴂驚時晚,羈鴻暫水湄。
逆風仍上水,日月是難期。
書去愁難悉,詩來造愈奇。
為言僧可寓,為念橐空垂。
鳴鴂驚時晚,羈鴻暫水湄。
逆風仍上水,日月是難期。
書信寄去時愁緒難以全部傾訴,你寄來的詩造詣愈發奇妙。你說僧人處可以寄住,又念及行囊空空。杜鵑啼鳴讓人驚覺時光已晚,漂泊的大雁暫歇在水邊。頂著逆風還要逆水而上,相聚的日子難以期待。
次韻:依照別人詩的韻腳和用韻的次序來和詩。
悉:盡,全。
造:造詣。
橐(tuó):口袋。
鳴鴂(jué):即杜鵑鳥,常于暮春啼鳴,有提醒時光流逝之意。
羈鴻:漂泊的大雁,常用來比喻游子。
水湄:水邊。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從詩中可以推測,詩人與友人分離,友人寄詩來,詩人依韻回詩。當時詩人可能處于漂泊或艱難的處境,心中有諸多愁緒。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與友人分離的愁緒和自身處境的艱難。其特點是借景抒情,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展現了詩人日常情感的細膩表達。
修竹蔭清溪,潺湲闕塞西。
石床平有蘚,沙路潤無泥。
粉白松圍古,藍生草帶齊。
難留批勅字,救旱作云霓。
世道逢消長,人情徇愛憎。
光華如石火,明滅似風燈。
巢幕堪憂燕,垂天不羨鵬。
危心戒行險,視履益兢兢。
置俎均牢彘,峨冠信沐猴。
方矜幾上肉,已墮幄中籌。
海岳歸三尺,衣冠閟一丘。
路人猶指似,山下是鴻溝。
幾晏林間宿,初聞況夜晴。
漱寒醒客夢,飛響應山鳴。
深澗松風靜,幽人石室清。
誰人能為我,寫此入琴聲。
齊民聚百貨,貿鬻貴及時。乘此耕桑前,以助農績資。
物品何其伙,碎璅皆不遺。編??列箱筥,飭木柄镃??。
備用誠為急,舍器工曷施。名花蘊天艷,靈藥昌壽祺。
根萌漸開發,蔂載相參差。游人衒識賞,善賈求珍奇。
予真徇俗者,行觀亦忘疲。日暮宴觴罷,眾皆云適宜。
隱幾清吟久,投瓢浩歡頻。
如何爵舉日,猶是傳還人。
膠葛終當戾,洿涂偶未伸。
若嫌家監傲,殊不厚田仁。
不取歸資厚,仁風藉爾揚。
論財雖儉薄,應用極清涼。
六角價非重,九華名未光。
傾心既已久,安石勿相忘。
龍髯攀不及,鳳翼附無因。
望斷喬山路,憂深杞國人。
含生蒙舜德,率土被堯仁。
罔極何由報,徒能損百身。
休官致政老年閑,廟堂嘗享著袍冠。
調和鼎鼐施霖雨,燮理陰陽佐武桓。
念國不忘先世烈,歸鄉豈念舊廬寒。
我輩若從親炙授,儀容如在使人看。
麗藻遒文絕比肩,買符新自帝州遷。
四溟浪闊鹍須化,三島路長鸞暫閑。
桂玉擅名將繼卻,簞瓢樂道且晞顏。
前春定奮沖天翼,休抱如虹泣楚山。
昔覽傳心法,知公素學禪。
今游化成寺,使我復思賢。
大舍傾高產,多生結勝緣。
人琴雖已矣,松菊尚依然。
寶地侵蒼蘚,巍峰柱碧天。
撮衣書久失,礱石像猶全。
境寂遺塵慮,僧閑足晝眠。
欲歸情戀戀,緩轡出燕川。
北郭送陽子,日斜歸舊居。
路泥侵曉潤,晦月逼春余。
桑柘雨中綠,人煙關外疎。
依然見風俗,歸興混樵漁。
燕姞夢魂唯是見,謝家庭戶本來多。
好將綠葉親芳穗,莫把清芬借敗荷。
避世已為騷客佩,繞梁還入郢人歌。
雖然九畹能香國,不奈三秋鵜鴂何。
水軒聊得恣吟哦,拂拭衣裳塵土多。
蜀道三千里巇險,宦途五十驛風波。
暫休又作故山夢,閑唱還成勞者歌。
幾斗米牽歸未得,空憐滿眼是煙蘿。
萬壽稱觴日,天光肇祚辰。
新陽方改故,暖律已升春。
桃梗分朱戶,椒花獻紫宸。
子輿方養浩,何必造盤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