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趙信州一叔二首 其二
官梅親手種,山閣聽僧修。
授簡慙吾事,登高企勝流。
葭莩元有托,桑梓近臨州。
媿我資身拙,從公但食謀。
官梅親手種,山閣聽僧修。
授簡慙吾事,登高企勝流。
葭莩元有托,桑梓近臨州。
媿我資身拙,從公但食謀。
親手種下官府庭院的梅花,在山間樓閣聽僧人修行。我慚愧于難以像古人一樣即席賦詩,只能仰望那些登高能賦的名流。我本就與您有葭莩般的親戚關系,而且您所任職之地臨近我的家鄉。慚愧我謀生能力太差,只能向您謀求衣食之資。
官梅:官府庭院中的梅花。
授簡:指文人聚會時,主人給客人提供紙筆,讓其賦詩作文。
慙:同“慚”,慚愧。
登高:古代有登高賦詩的傳統。
企:仰望,企及。
勝流:名流,才俊之士。
葭莩:蘆葦里的薄膜,比喻親戚關系疏遠淡薄。
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種桑樹和梓樹,后借指故鄉。
資身:謀生。
食謀:謀求衣食。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知曉。推測詩人可能因生活困頓,想到與自己有親戚關系且在信州為官的趙信州,便寫下此詩向其表達求助之意。當時社會可能存在文人生活不易、謀生艱難的情況。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向親戚趙信州表達求助之情。其特點是情感真摯,語言平實。在文學史上雖無顯著地位,但反映了當時文人的生活狀況和情感訴求。
雄跨洞庭野,楚望古湘州。何王臺殿,危基百尺自西劉。尚想霓旌千騎,依約入云歌吹,屈指幾經秋。嘆息繁華地,興廢兩悠悠。
登臨處,喬木老,大江流。書生報國無地,空白九分頭。一夜寒生關塞,萬里云埋陵闕,耿耿恨難休。徙倚霜風里,落日伴人愁。
子有山中田,何不力自耕。
曰予抱奇志,犯軷為此行。
于茲匏瓜系,曷若鳳凰鳴。
徒步未可料,一日秉國成。
老夫察時義,不待易四營。
大物苦難運,高位防易傾。
茍且忝一命,奔走疲送迎。
鄉里政自佳,歸來訓諸生。
天地元無情,汝愚信死矣。舉世嗤笑之,吾獨不如爾。
汝愚信死矣,展轉淚沾襟。一死未光明,為君恨轉深。
年少心更赤,竟以死遐荒。英魂飄何許,愿返托班行。
思君真益友,過我擬十籌。思君不可作,緘恨付春秋。
君昔抗疏日,計亦念至死。正氣由乾坤,有懷莫能止。
有懷莫能止,一死亦吾事。君氣蓋一世,君窮直至骨。
身死無所歸,妻孥無黔突。遙遙萬里道,老父訝喪紼。
生子愿聰明,為君長壹郁。
匣中寶劍夜有聲,蕭蕭班馬門前鳴。
天明未明出門去,春風吹度平涼城。
平涼城北將軍樹,舊是使君停騎處。
十年摧抑今復來,歲月蒼茫感行路。
丈夫志愿樂長征,入海真能掣大鯨。
自憐苦被儒冠誤,不得從君萬里行。
戰兢防失足,頃刻莫馳心。勿謂人誰見,當知帝汝臨。
為學不謹篤,到底是空言。猩猩與鸚鵡,孤負昊天恩。
一郡春風拂,游人畫里行。
有情山抱郭,最便水穿城。
小艇家家到,鮮風處處生。
知章歸隱后,千載鑒湖清。
沉檀應在骨,龍麝自薰心。
千載吟蘄竹,清雅少知音。
嶙峋危閣插天奇,望眼欣逢佳節時。
煙樹萬家村落遠,秋山一帶翠痕披。
龍山豪放參軍酒,藍水悲歌工部詩。
莫向西風問蕭瑟,黃花紅葉正迷離。
村南村北鵓鴣鳴,
小雨霏霏又作晴。
拂枕攲眠不成夢,
卻拖藤杖出門行。
五粒松間一草亭,四窗虛敞不須扃。
乾坤著此容吾到,江海逢人笑我醒。
寥落東林修凈社,摩挲華表蝕殘銘。
杏花滿地飄紅雪,到手深杯莫放停。
卻因明主放還山,
破帽騎驢骨相寒。
詩句眼前吟不盡,
北風吹雪滿長安。
墜溷由常事亦常,
才人竟詡足如霜。
卻教人憶泥中婢,
八字墻高似鄭鄉。
一宵丑類徙南溟,
靡待仙官敕六丁。
宗閔與紳空并世,
可憐不似鱷魚靈。
螺甲割昆崙耳,香材屑鷓鴣斑。
欲雨鳴鳩日永,下帷睡鴨春閒。
征車慣耐北風寒,檢點征衣總覺單。
古道夕陽鴉背閃,太行殘雪馬頭看。
地當河北民風健,天入中原眼界寬。
醉把吳鉤一長嘯,壯懷畢竟誤儒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