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陽樓
洞岳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霜風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洞岳之東江水西,簾旌不動夕陽遲。
登臨吳蜀橫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更憑危。
白頭吊古霜風里,老木蒼波無限悲。
巍巍岳陽樓矗立在洞庭湖之東長江之西,樓閣上的帷幔靜止不動,夕陽緩慢地下沉。我登臨的地方是當年吳國和蜀國爭奪的地方,我徘徊在這山光水色的傍晚。我漂泊萬里來此,還登高望遠,三年輾轉歷經艱難,如今更是登樓憑吊。滿頭白發的我在秋霜中憑吊古人,看著那古老的樹木和蒼茫的水波,心中涌起無限的悲愁。
簾旌:酒店或茶館的招子。
夕陽遲:夕陽緩慢地下沉。
徙倚:徘徊。
三年多難:公元1126年(宋欽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滅亡,到寫此詩時已有三年。
憑危:指登樓。危,高。
吊古:憑吊古跡。
這首詩是陳與義在北宋滅亡后,輾轉流亡到湖南岳陽時所作。當時國家動蕩不安,詩人歷經磨難,在登上岳陽樓時,感慨萬千,寫下此詩。
這首詩主旨是抒發詩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思。其特點是意境雄渾,情感深沉。它是陳與義的代表作之一,在文學史上展現了詩人在國破家亡背景下的創作風格和情感表達。
晚村一帶槿籬斜,
繞岸木棉黃作花。
今夕欲投何處宿,
夕陽紅樹有歸鴉。
人傳桂嶺與柳關,
南北相望一水間。
人物如公乃作州,
不知誰合致公侯。
清名不與官稱等,
頗解天公用意不。
聞說當年歌鹿鳴,
黃花八月牡丹生。
何人為續夷堅志,
好向橋東問姓名。
攬衣涉太行,搔首窮八荒。
上有青青冥,下有壘壘岡。
鴟鸮啼我前,虎豹嗔我旁。
回風振山谷,徬徨摧中腸。
欲舉苦無翼,神魂馳遠方。
浩歌復長嘯,哀衷鑒彼蒼。
萬古同一轍,何為自悲傷。
鹿苑遙侵夢,雞聲早喚游。出門星掛柳,入路雨橫丘。農鼓回溪剩,村炊遠樹留。喜于曾曲里,一杖系青州。
弘覺松風響,曇云滿殿凝。銜花青鳥出,摘果白猿升。到處香聞梵,頻來麈話僧。塵心山夜寂,明月對傳燈。
攀蘿躋絕巘,忽已在高旻。洞窈人逃疾,臺荒帝舍身。山山間野鶴,樹樹長龍鱗。偶坐流花澗,聽泉岸白綸。
十年騎馬聽朝雞,老竊州符簿領迷。衙鼓不聞春睡足,閉門聊喜得幽棲。
曉猿夜鶴寂無生,春至山禽百種鳴。步繞新泉聊洗耳,由來心與地俱清。
極目亭邊花定開,野棠山杏手親栽。春風拂檻知何似,應記劉郎兩度來。
憶上金華第一峰,相君官重酒樽同。夢尋絕壑誰重到,零落山桃小院風。
溪邊亂石蛟鼉臥,煙里千花錦繡圍。記得年時作寒食,山橋吹笛雨中歸。
不是心兮不是物,
那吒夜入蒼龍窟。
鐵鞭擊碎明月珠,
從教大地如翻墨。
江介秋以風,蕪城更蕭索。
叢薄隕其英,繁林紛且落。
清波何湛湛,露下警孤鶴。
蟋蟀吟荒庭,流螢照羅幕。
亭皋眺萬里,淮楚引嵩洛。
關山鴻雁來,高樓夜嚴柝。
飛蓬一失路,曹耦非所托。
推轂謝金張,回車避桑霍。
徒勤載酒人,頗哂校書閣。
樗散幸自存,雌伏祇能樂。
微尚夙所秉,因之悟龍蠖。
師行無定蹤,此去路千重。投宿月中寺,經過雪里峰。閒身臨水衲,禪意隔潮鐘。明歲西湖上,相尋九里松。
雖云游浙水,未必浙中游。遇客皆為侶,逢山便可留。獨行半風雪,一別幾春秋。所惜談詩夜,從今少惠休。
真僧欲度世,豈肯倦津梁。白足他山月,緇衣滿路霜。一燈傳異代,六祖是同鄉。此去逢行腳,新詩好寄將。
淫奔何暇擇蕕薰,
牛馬相傳讖已云。
可怪奸遺牛姓種,
也來相繼馬為君。
露冷江皋萬木秋。一林霜葉映南樓。
遙疑螮蝀天邊落,近似珊瑚海上浮。
貼水波平風日淡,隔山煙凈火云流。
年年此際深宮里,可有題詩托御溝。
看君碧眼是仙才,
誰遣江湖萬里來。
自笑已成丘壑相,
莫言麟閣與云臺。
開遍芙渠水為香,疏槐鴉影亂昏黃。
停舟待月尋佳句,卷幔吟風納晚涼。
漁笛數聲飄遠岸,茶煙一縷揚修篁。
暢舒心志逢清夏,寂寂花陰漏正長。
欲綻紅衣,將擎翠蓋,先放錢錢葉大。已自成盤休訴窄,百琲還能盛裹。
水邊樓上誰家,嬌困懵騰,五銖閒向欄干簸。不料幽潭深處,偶然輕墮。
幸值緩步江妃,將綃攬取,青蚨猶未曾破。又怕被、土花偷涴,傍綠水、鋪來停妥。
笑莢樣、苔般誰做。祇如鵝眼些兒個。只未解遮藏,彩鴛莫便一雙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