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難
五十頭白翁,南北逃世難。
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萬里內,莫見容身畔。
妻孥復隨我,回首共悲嘆。
故國莽丘墟,鄰里各分散。
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
五十頭白翁,南北逃世難。
疏布纏枯骨,奔走苦不暖。
已衰病方入,四海一涂炭。
乾坤萬里內,莫見容身畔。
妻孥復隨我,回首共悲嘆。
故國莽丘墟,鄰里各分散。
歸路從此迷,涕盡湘江岸。
我這五十歲頭發已白的老翁,為躲避世間災難南北奔逃。粗布裹著枯瘦的身軀,一路奔走卻難感溫暖。身體已衰弱且疾病纏身,天下一片生靈涂炭。在這萬里乾坤之內,竟找不到一處容身之地。妻子兒女跟著我,回首往事一同悲嘆。故鄉已變成荒丘廢墟,鄰里們也各自分散。從此回家的路迷失了,我在湘江岸邊痛哭流涕,眼淚都流盡了。
世難:指社會動蕩、戰亂等災難。
疏布:粗布。
枯骨:形容身體瘦弱。
涂炭:比喻陷入災難困苦之中。
妻孥:妻子和兒女。
丘墟:廢墟。
此詩可能創作于安史之亂或其他戰亂時期。當時社會動蕩不安,百姓流離失所,詩人也親身經歷了逃難的痛苦,在這種背景下創作此詩以抒發自己的遭遇和感受。
這首詩主旨是反映戰亂給人民帶來的災難。其突出特點是情感真摯,用質樸的語言描繪出悲慘的景象。在文學史上,它是反映社會現實、表達人民疾苦的佳作,讓后人能更直觀地了解當時的社會狀況。
樂靜豈無病,好閑終有心。
爭如自得者,與世善浮沈。
小院深沉留鶴影。聽殘漏、畫樓人靜。
梅蕊橫窗,雁聲回浦,記取年時景。
試問新來誰對詠。料白燕、參差難并。
玉闕高寒,凄涼情味,夢喚梨云醒。
南柯作郡忒匆匆,
富貴原來在夢中。
蟻穴功名真猥瑣,
猶留故宅郭門東。
松風謖謖來,一片斜陽冷。
泠泠石壁泉,宛坐清虛境。
時聞樵斧聲,趵趵黃茅嶺。
庚暑既云初,甲運將復浹。正當相火行,如持溽土□。炎熾及云霄,煩燠況仆妾。
皇天不勝毒,一日思自愜。箕畢靡遑舍,巢穴徒更詟。兩腳壓嶙峋,風威振巀嶪。
滂沲驅鬼神,庭除覓舟楫。扶搖百年木,斬馘一瞬捷。豈容壺蟻蠹,諒搜芥龍厭。
我屋茅何支,彼田禾已躐。簡編恨枯槁,縱橫恣涾浥。泉酌便無情,湯餅誰為馌。
亟欲撝絺绤,從此正經蹀。矯首凌鶴翔,奮身脫鳶跕。寧知不亹亹,俄覺復燁燁。
強陰難節制,衰陽易威脅。蘊隆增幾倍,怫郁起重疊。蝗陣暫侜張,谷根自安貼。
蜩狂噪百尺,鳩慚勞兩頰。我亦悶賦詩,欲語而膽怯。
千里歸來人事改,
十年猶幸此身存。
云門外六院,茲地據丹麓。
入門仍見山,古蘚一庭綠。
松陰飐雙幡,經壇散爐馥。
龕石棲寒花,廚煙出深竹。
頗憶湛然師,塵錫參道俗。
先賢習元悟,往往寄高躅。
禪房留定云,蒲褐此間宿。
茶火伴夜深,山志靜可讀。
天風搖殿鈴,時聞暗泉續。
蒼苔一徑妙通幽,
老柏濃陰古屋留。
繼美香山誰署額,
曾傳九老集名流。
正欲秋山去,蒼藤寄此時。
老夫何所賴,一物見深知。
野步踰規矩,閒心混險夷。
清秋天地肅,寒翠入支頤。
輦路呼鸞上翠微,千年霸氣尚依稀。
蒲桃錦自秦關下,孔雀禽隨漢使歸。
嶺外河山驕左纛,臺前冠冕拜垂衣。
至今極目長安日,繚繞宮云五色飛。
征兵索賦罷何時,西蜀東韓事可危。戈戟舌端謀國少,軍麾紙上出關遲。天威未取鯨鯢僇,廟算猶同燕雀嬉。戰守茫茫紛聚訟,狐臣緯恤淚空垂。
征發傳呼獬豸威,臺臣擁傳有光輝。書生講武皆投筆,游客從戎盡著緋。使括登壇名半假,效韓驅市計全非。逍遙河上如風影,愁絕成都未解圍。
劇談世事灞河濱,
奇骨瑰姿兩絕倫。
卻訝秦無豪杰至,
坐中捫虱定何人。
能公昔開化,千載揚宗風。惜生絕學后,淪被夷教中。
衣為曲阜履,缽即鼎湖弓。在法不在物,奈何惑愚蒙。
獨有幽寂意,彌令孤賞同。丈夫人天師,夙生大智慧。
了悟開頓宗,修持入不二。自得黃梅傳,廣開眾生昧。
至今青蓮宇,宗門各精詣。云生法座上,月照空潭際。
潺潺曹溪聲,客思不遑寐。
官閒我亦何拘礙,又向天寧一借眠。
風雨凈除三伏暑,夢魂涼浸萬山煙。
窗臨木杪宜仙枕,地隔溪流斷俗緣。
寄語頻游嚴少府,幾人參破野狐禪。
浮生半日閒難得,已借僧床十日眠。
建茗幾烹嚴子瀨,牙香初散富春煙。
諸侯傳食端堪愧,山水嬉游是夙緣。
杯酒未將疑老衲,醉中元亦有真禪。
江潮夜夜驚人寐。山色催人起。
危磯鎖不住江流。何況纖纖風裊、一絲柔。
人間容易珊瑚老。且向蓬萊島。
綠蓑青箬白沙鷗。都把閑情付與、十分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