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坐小閣
丈室翛然一物無,平生習氣痛消除。
藥爐經卷常為伴,酒盞茶瓶自作疎。
老去頭顱休更問,本來面目竟何如。
泛觀博覽渾無用,且讀西方貝葉書。
丈室翛然一物無,平生習氣痛消除。
藥爐經卷常為伴,酒盞茶瓶自作疎。
老去頭顱休更問,本來面目竟何如。
泛觀博覽渾無用,且讀西方貝葉書。
小房間里寂靜空蕩,沒有一件多余的物品,一生的不良習慣都徹底消除了。藥爐和經卷常常陪伴在身邊,主動疏遠了酒盞和茶瓶。年紀大了就別再計較自己的境遇,自己的本性究竟是什么樣呢?廣泛地閱覽各種書籍好像都沒什么用,還是去讀那來自西方的佛經吧。
丈室:原指一丈見方的屋子,后泛指禪房或小房間。翛(xiāo)然:形容無拘無束、自由自在的樣子,這里指寂靜空蕩。
習氣:指長期形成的不良習慣或作風。
貝葉書:古代印度人用貝多羅樹葉書寫佛經,后泛指佛經。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難以確切考證。從詩的內容推測,可能是詩人晚年時期,經歷了人生的諸多起伏后,對世俗生活感到厭倦,開始轉向佛教修行,尋求精神上的寄托和內心的平靜。
這首詩主旨是詩人晚年對生活的反思和對精神解脫的追求。其突出特點是語言質樸,情感真摯。在文學史上雖可能沒有廣泛的影響力,但反映了當時一部分文人在晚年轉向宗教尋求慰藉的心態。
過埭維舟古柳根,卻扶拄杖入煙村。
印泥接跡牛羊過,投宿爭林鳥雀喧。
酒保殷勤邀瀹茗,道翁傴僂出迎門。
郊居不與人間事,惟有耕桑得細論。
晨紅才射南窗影,犀帷被誰驚起。啅雀爭枝,寒梅吐萼,攪得雪花都墜。暗香簪未。早濕了當風畫羅衣袂。簡點熏籠,辟邪爐火陷灰細。
昨宵回憶并坐。問何曾酒釅,宿酲如是。橄欖漿酸,蛤蜊湯俊,猶道不消殘醉。曲屏斜倚??磁f埽眉峰,漸低穹翠,半枕瞢騰,到日高翻睡。
病軀何處識君恩,
臥地無令四體勤。
客誦舍人詩句好,
幾將筆硯一時焚。
諸侯賓客湖南盛,東海蕭生漢帝知。前后相望真一揆,流傳況復有新詩。
鄉來識面嗟無地,今日登門可自遲。未信千巖趣歸去,近傳新把峽州麾。
平生苕霅幾扁舟,意在斯人豈漫游。聞道千巖有高隱,甚思一見苦無由。
雖云藥石稍親近,未害煙霞廑攬收。況是交承我伯父,援茲論契許前不。
目前無法,意在目前。
從上若佛若祖,天下老和尚罪過彌天。
天,天,昨夜山僧針線囊中,打失一文古老錢。
天際雪霏白,山頭草斷青。驚聞山下石,痛矣隕文星。
舅氏少寒素,苦學夜聚螢。學成名下士,才高德亦馨。
及鋒而一試,便已發新硎。獻策醇且茂,董賈對漢廷。
胸羅廿一史,手次十三經。世稱真儒者,為后學典型。
大業應壽世,長保此真形。胡年六十六,竟把程門扃。
愁云何渺渺,悲風何泠泠。昨捧天書至,乃是緋衣靈。
遂從天使去,騎鶴上帝庭。也知玉樓竣,召記不教停。
其如奇字奧,何處問元亭。后生失仰止,哭對舊書欞。
曰先生歸也,哀逝不堪聽。始信心喪者,倍愴思舊銘。
先君同硯席,約計五十齡。相期扶大雅,岳峙與淵渟。
我亦弟子痛,兼淚渭陽零。而且兒曹輩,小叩受寸筳。
嗚呼恩義重,西州即東溟。凄絕策馬慟,莫教醉后醒。
喬木參天梓木卑,陰連慈竹菉猗猗。兩京相望三千里,一日關心十二時。列鼎正當承祿食,連環又復夢歸期。黃金臺下來時路,意馬徘徊欲去遲。
柳亸鶯嬌春欲歸,伯勞東去燕西飛。故人勸酒歌金縷,游子還家戲彩衣。椿木深中辭相府,萱花叢里省慈闈。分攜動我思親念,撫景無言對夕暉。
灑淚和花飛,海似深情留戀。偷解莫愁離恨,卻在釵頭燕。
取看帶繡吹鴛雙,黛翠空煙晚。極望倍愁天遠,寄書奈無雁。
龍飛六宇漢江清,
王會千年葉頌聲。
漫說大風恩猛士,
即看霖雨慰蒼生。
曩歲屢嗟蕭補郡,此行稍喜□居中。
□□□□□□□,清議從來在澤宮。
未必諸生無郭泰,□□□□□□□。
遙知共起淹中蕝,不必畦間拾穗翁。
隔岸黃鸝弄好音,
傍溪獨聽暢胸襟。
斜陽知我囊如阮,
照得清溪盡是金。
歷盡風霜年復年,天留晚節斗繁妍。春花不比秋花瘦,此是延齡第一仙。
處士家非富貴家,偏教冷艷作春華。莫嫌老圃無顏色,又向東君殿百花。
楊白花,何不飛來卻飛去。
江南三月春草芳,楊花飛去落何處。
北海先生厭朝籍,著書高臥青霞宅。有時置酒為歡娛,獨許吾徒共春夕。
曹子乃是江海人,輦下徵書坐相迫。別來雄飲盡一斗,早踏春泥赴深酌。
是夕六街初鐙火,闐闐鼓聲喧雜坐。長安小兒競好事,喚作太平無不可。
憶昔曾經天寶年,五侯七貴朱樓邊。筑球走馬金作埒,御溝楊柳飛晴煙。
時危補闕同臺諫,下直天街尚清晏。聯袂行游燈市頭,未覺蕭條嘆羈宦。
乙丙之際風物移,春城沙滿金笳吹。醉余尖倒褰珠箔,踏歌悲樂心難知。
邇來雨散不復顧,金陵公子愁繞樹。即看明月正憐人,誰使吾曹更萍聚。
生不愿逐金張塵,遺世亦非嵇阮倫。偶然得意自杯斝,銀箏絳燭相鮮新。
酒酣起舞呼海岳,歷歷春星掛檐角。泰階漸平兵不作,花時肯惜過逢數。
汾陰有古鼎,金景歊浮云。
斡棄不知愛,瓦豆薦苾芬。
提攜向中庭,拂拭蒼蘚紋。
雖非大籀篆,彷佛猶八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