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南伯山行韻二首 其一
日日登山復下山,崎嶇分寸絕難攀。
已無魚腹江湖慮,肯怯羊腸道路彎。
滿目詩材供客子,一杯醽醁染衰顏。
四方弧矢男兒事,捫盡參墟莫畏艱。
日日登山復下山,崎嶇分寸絕難攀。
已無魚腹江湖慮,肯怯羊腸道路彎。
滿目詩材供客子,一杯醽醁染衰顏。
四方弧矢男兒事,捫盡參墟莫畏艱。
天天登山又下山,山路崎嶇,每走一小段都極難攀登。已無需擔憂像屈原那樣葬身魚腹,怎會害怕羊腸般彎曲的道路。滿眼都是可供作詩的素材,一杯美酒讓衰老的容顏泛起紅暈。胸懷四方、建功立業本是男兒該做的事,即便摸遍參星所在的區域也不要畏懼艱難。
醽醁(líng lù):美酒名。
弧矢:弓箭,古代男子出生,弧矢懸于門左,后以“四方弧矢”指男兒的遠大志向。
參墟:參星的分野,泛指廣闊的天地。
具體創作時間和地點不詳,但從詩中可推測詩人處于一種面臨艱難處境卻仍心懷壯志的狀態。可能當時社會環境存在一定的困難和挑戰,詩人以登山的艱難來比喻人生道路的坎坷,借此表達自己積極進取的心境。
這首詩主旨是表達男兒應心懷四方、不畏艱難的志向。其突出特點是借登山的經歷抒發情感,語言質樸卻情感強烈。在文學史上雖可能不具廣泛影響力,但展現了詩人積極向上的精神。
愁似形隨影。苦飄零、身如槁木,心如廢井。塵海迷漫無處著,常作風前斷梗。觸往事、幾番追省,十載中鉤吞不下,趁波濤、忍住喉間鯁。嘔不出、漸成癭。
眼前一片饃黏境,黑甜中癡人戀夢,達人求醒。閱盡因緣皆幻泡,才覺有身非幸。況哀樂、勞生分頒。歷亂游蜂鉆故紙,溺腥膻、醉飽憐公等,草頭露、但俄頃。
侯誰在矣,東宮詵詵。
曰保曰傅,弘道維新。
前疑協衡,顧問翼輪。
豈伊張仲,專美前津。
渙乎唐德,欽在四鄰。
齊軌上葉,永垂清塵。
打稻天如二月天,
滿村和氣樂豐年。
田翁爛醉身如舞,
兩個兒童策上船。
芝眉不見忽經旬,屢出新篇故惱人。應共翰林爭敏捷,豈如開府但清新。
雞豚且入他鄉社,桃李何殊故國春。白發蒼髯共攜手,從來管鮑兩忘貧。
甲子公今不記句,磻溪垂釣豈其人。安心有道年年健,出語無塵字字新。
斗智莫爭三十里,貪生何用八千春。直須準備新年醉,無地容錐未是貧。
晴光日日照山巾,何物還能縈此身。
小閣凝香春自盎,碧潭行影畫難真。
林稀落葉風初定,畝剩棲糧歲不貧。
笑語平生諸故舊,衰年容有未閒人。
紅葉濕枝頭,綿綿雨未收。賣花人不見,寂寞酒家樓。
墻外杏花開,鄰娃結伴來。無端深夜雨,屐齒印青苔。
前因排定莫因人,歷歷回思更慘神。
冥路無門難問信,夜臺有夢可相親。
持家課子終夫志,背義貪生恨此身。
但愿精靈猶宛在,暗培蘭桂滿庭春。
江鄉蕭颯不禁秋,古剎名山占此丘。
云護龍池迷雁塔,雨平虎跡上漁舟。
聲傳清梵疏鐘出,衣妥紅蓮極浦流。
千古宛然渾在眼,越王臺畔女墻頭。
知音古亦少,況乃今人乎。
至和動殊類,此則今世無。
舜韶舞百獸,事可觀于書。
但非耳目接,便自疑其虛。
誰謂今之人,反不如獸歟。
大音蓋希聲,聾俗或萬殊。
中孚有不化,嗟嗟乎豚魚。
光含佛火百輪妍,三五猶馀兩夕圓。上客玉毫崔液賦,使君金鏡謝莊篇。
觴飛不記紅牙箸,鉤戲爭探白腹錢。催放銀花無數樹,炎炎春色結丹煙。
南油滿注百枝燃,火里春生不夜天。露冕雙臨光乍合,冰輪兩食影仍圓。
竹林荒宴惟須達,蓮社風流可是禪。玉漏休催歸騎散,看燈未盡簡文箋。
凌云彩筆太崢嶸,萬井弦歌播頌聲。
不見應劉誇吏跡,可曾卓魯擅詩名。
蛟龍溪畔行春地,甲子門前吊古情。
防海不須煩尺組,五言君自有長城。
清都誰不愿居官,且是西湖最好山。
此地固難常養病,他鄉只可便求閒。
苦無筋力追王貢,那有心機衒孔顏。
秋入兩峰明碧落,幾多鹓鷺簇天關。
三五嫦娥月,夜色正嬋娟。自從竊藥歸去,天上幾千年。試問廣寒高處,為甚缺多圓少,此理孰為權。弦望知天定,離合可人憐。
典宮錦,歌水調,載樓船。謫仙居士何在,月色尚依然。遙想人生百歲,三萬六千良夜,能得幾時圓。莫遣金盆落,達曙照無眠。
十幅澄江練。裊香絲、文心一縷,驚才絕艷。
出水芙蕖生夢穎,豐致嫣然初見。恰又似、朝霞舒卷,張緒風流標格好,比垂楊、一樹靈和殿。眼灼灼、更如電。
思騎黃鶴尋仙眷,訴喁喁燈前才子,淚痕清泣。
怪底風人俱善感,各帶一分哀怨。記當日、春蠶絲纏。
剪彩裁云工綺語,把鴛花、金粉思量遍,成往事、說來倦。
茫茫禹跡,九域乃賓。
庶士交正,無思不順。
馬怠其衡,車曳其輪。
飛龍造造,天命有晉。